体验南戏活化石莆仙戏
参观涵江华侨纪念馆
在莆田学院听取莆田特色文化讲座
拓展运动
参观福建华侨华人与抗日战争图片展
参观林则徐纪念馆
参观福州马尾中国船政博物馆
参观厦门胡里山炮台
“一踏进绶溪公园,映入眼帘的便是满目青翠,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微风伴着大自然独特的清香,拂过面颊。沿着一条小路往前走,沿途的美景令人陶醉hellip;hellip;”新加坡女生李婧莆田文化寻根之旅的随行日记中,写下她的所见所闻。
7月27日至8月2日,来自印尼、新加坡、意大利、加拿大、苏里南、多米尼加、澳大利亚、台湾、香港、澳门10个国家和地区的32名海外及港澳台青少年、归侨侨眷子女,齐聚莆田,参加由莆田市侨联举办的“莆田市侨联2015年侨界青少年文化寻根夏令营”活动。
市侨联主席陈锦堂介绍说,为期七天的夏令营,侨界青少年的寻根足迹遍及莆田、福州、龙岩、厦门、泉州。营员们参观了学校、纪念馆、博物馆、民俗文化村等,接受爱国主义、莆田市情教育。此外,还学习表演莆仙戏,野外拓展训练等体验项目。大家在快乐中学习中华文化,在互相交流中增进友谊。
感受莆田的美,在于风光秀丽,在于文化底蕴
莆田的美,不仅在于风光秀丽,而且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开营仪式结束后,营员们在领队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莆田学院,市侨联邀请莆田学院原统战部部长、研究员陈天宇老师上一节《关于莆田特色地域文化泛淡》讲座,让营员们收获良多。
“这次莆田之旅,我第一次知道了小小的莆田竟然是道德名邦,文献名邦,商贾名邦!我们莆田的女神有妈祖、陈靖姑、吴圣天妃、钱四娘hellip;hellip;”一位营员在日记中写下他的收获。
莆田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莆仙戏就是一个杰出的代表。在夏令营活动正式开始的第二天,营员们去莆仙大剧院观看了四部经典的莆仙戏剧。《迎春牵狗》无物胜有物,《春草闯堂-抬轿子》生动有趣,《状元与乞丐》妙趣横生,《种瓜得瓜》则情趣盎然。营员们深深爱上了这古老的莆仙戏,一些营员还上台跟着演员们学习表演,表情生动活泼,动作惟妙惟肖。
那些营员们可能不知道的历史
“鸦片战争”、“甲午海战”、“洋务运动”、“放眼看世界”、“师夷制夷” hellip;hellip;这些熟悉却陌生的字眼,营员们大多数都只是在历史课本中看到,或者从老师的口中得知,而参加这次夏令营却能够去中国船政博物馆、林则徐纪念馆,厦门胡里山炮台等地实地了解中国的近代史。一个营员在日记中写道:“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作为华侨的后代,我们有必要去认识这段历史。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模型令人印象深刻,通过参观学习,我更加明白这段历史意义。”
营员们还了解先辈们的爱国爱乡以及闽台交流史,参观了莆田学院及校史馆,参观了涵江华侨纪念馆、福建省华侨文化展示中心赤子情怀—福建华侨华人与抗日战争图片展、陈嘉庚故居及陵园、纪念馆,还参观了泉州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当这些历史生动地呈现在营员们的眼前时,大家又被深深地震撼,都为福建华人华侨抗战卫国的贡献以及对中国的教育事业的支持等行为感到骄傲和倾慕。
红色之旅激发爱国情怀
在夏令营过去一半后,营员们来到了龙岩,他们参观了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组成部分——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村。来自香港的陈永煌在随行日记中写下:“经常在媒体上了解土楼如何有特色,今天终于有机会亲眼看到,果然,古人的智慧非同凡响,土楼规模宏伟,每部分也有其功用,能防震、防水,确实厉害,当中振成楼内部空间设计精致,变化众多,富丽堂皇。”
在龙岩的第二天,营员们前往古田参观瞻仰古田会议会址、纪念馆。“参观完古田会议、纪念馆,有两句话铭记我心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古田会议永放光芒。通过参观古田会议,接受了爱国教育,进一步加深了我们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加强了我们的爱国精神。”营员王驰慜在日记中真切地写道。
我们的团队叫中国队
32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少年因缘相聚。缘为血缘,缘为地缘。短短的七天里,营员们同吃同住同行,一起活动,一起参观,一起训练,从陌生到熟悉,结下深厚的友谊。
夏令营期间,天天高温,营员们战胜酷暑,有的营员克服了身体不适和心理的障碍,坚持完成行程;有的营员是第一次过集体生活,坚持天天自己洗衣服。令他们印象深刻的是, 7月27日后黄村野外拓展训练。
“对即将开始的拓展训练,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烈日熏烤,磨练着我们的意志,不少营员身体不适,退了下来,我还是克服了恐惧的心理,勇敢地留下来,我在心里为自己鼓掌。接着,大家随机抽号,分成三个组,每个组得想出一个队名,团队标志和队歌。大家只有通过交流,讨论,才可以选出自己的队长,确定自己队的名字、标志和队歌,我们给自己队起了名字叫中国队。多响亮的名字。接着是做游戏,就是大家一起用一个手指托着一根杆,慢慢地往下移,在下移的过程中,需要整个队步调一致,才能顺利完成任务。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其实不容易,谁要是快了,或是慢了都不行,这个游戏,让我明白团体合作的重要性。通过一个下午的训练,我们和组员互相间更加熟悉,更加了解,也明白了团队作用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一个营员记下了训练活动的点点滴滴。
“倒数第二天了,心里有些不舍。虽然夏令营很短,但我认识了不少的朋友,了解了一定的文化知识,还是很不错滴!”营员李燕在日记中写道。纵使有千般不舍,但离别的一刻终究是要来临。8月2日11点,市侨联组织举行了闭营仪式,32位海外及港澳台青少年、归侨侨眷子女的夏令营活动正式结束。(时报记者 郑育俊 通讯员 郑荔川 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