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造就新秀抒壮志 育成英才献青春
【发布日期:2015-09-0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时报记者 凌明信 文/图

引万道清泉润祖国花朵,倾一腔热血铸人类灵魂。
黑板一方演绎幽微世界,讲台三尺集成浩翰乾坤。
每年的九月,是开学季,这个时段的人们,最感兴趣的也许是讨论有关读书和教育的话题。身边的老师,特别是好教师,更是人们所津津热道的。人们对好教师对名师的赞美和期待, 总是溢于言表。名师的成长之路,可能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在这期间,名师们志在校园培桃李、乐为祖国育英材,一身正气传道义、两袖清风著文章,一头黑发来园圃、两鬓白霜对栋梁。他们可能在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他们可能在美丽的校园拉住求学的小手,几十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让梦想成真。“名师”——这是社会对他们的最直接的评价和最动听的颁奖词。这几年,莆田涌现出一大批的名师工作室,名师们积极承担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工作任务,通过“传、帮、带”,把自己的教学所得无私地传授给青年教师,指导他们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标精神,使年青教师成为学校乃至全市学科领域的教学骨干。名师的辐射效应正在加强,名师的整体队伍正在扩容,他们为莆田的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支撑起文献名邦教育的美好明天。
“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道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撒播着希望hellip;hellip;”。是呀,老师们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他们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他们把忠诚献给最壮丽的事业,值得感动,值得尊敬。在教师节来临时,本报推出一批功成名就的老教师,重温他们的教育人生、育人之路、高尚情操。往事依旧历历在目,风采依旧楚楚动人,祝愿老教师、新教师节日快乐。

这是一张朱国容老师弥足珍贵的老照片。9月7日上午,当他把珍藏多年的老照片交给记者时,说:“看到照片,自己十几年前辅导周腾的情景历历在目。”时光可以流逝,却冲刷不了记忆的河床。

金牌路上奋斗演绎成壮举
□教师档案:莆田一中生物老师 朱国容

一个呕心沥血为教育事业奋斗了30多年的名师,一位心中只有学生的金牌导师,30多年来,他共培养出国际生物奥赛金牌1人、全国一等奖15人、省一等奖32人,人称“金牌教头”。他就是福建省第三届杰出人民教师、莆田一中特级教师朱国容。
朱国容1956年出生,高中毕业后因种种原因,回到老家种田放牛、上山砍柴hellip;hellip;不过他从来没有放弃学习的机会,恢复高考后,他考上了福建师范大学,就读生物专业。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莆田一中工作,从此开始了教学生涯。朱国容老师教书,不但能面向全体学生,受到所有学生的欢迎,还擅长培养尖子,历届高考和生物奥赛,所教学生的成绩均名列全市乃至全省前茅。值得一提的是:1988年,他辅导的12名学生,参加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取得囊括全市前12名的突出成绩。在生物高考成绩方面,1986年取得一个全省第一名,囊括全市前3名;1989年取得一个全省第二名,囊括全市前7名;1992年取得囊括全市前5名;2004年取得全省第一名(理综满分)的优异成绩。2003年、2004年、2005年、2007年连续多年获“莆田市优秀园丁奖”。朱老师精湛的教学技巧和幽默的语言艺术给历届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多年来,所教班级的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量化评估),他总是名列第一,被评为“莆田一中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在搞好课堂教学不误行政事务的同时,他还不惜牺牲休息时间(包括双休日和寒暑假)辅导学生参加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取得优异成绩。获省一等奖以上55人次,其中全国一等奖15人、二等奖8人,省一等奖32人,是全省指导学生获奖数量最多且级别最高的指导教师。值得一提的是,以他为主教练辅导的周腾同学,参加第十五届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荣获金牌。这是莆田市有史以来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五个学科国际奥林匹克竞赛所获得的唯一的一块金牌,也是福建省近十几年国际生物奥赛唯一的金牌。为了这块金牌,他和合作伙伴共奋斗了1100多个日日夜夜,他除了每天熬夜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假日,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功课,又能在竞赛方面取得好成绩,他总是利用寒、暑假和周末,给学生辅导生物竞赛课程,连春节也只休息大年三十、初一、初二三天。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朱国容总结出了“三心”作法:在思想上正面诱导,做学生的知心人;在学习上因材施教,做学生的有心人;在生活上热忱关怀,做学生的贴心人。朱老师以他的“三心”作法,加上娴熟的教学技能,他的课堂深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特别好,受到所有学生的欢迎。
2006年年底,他在去龙岩一中学习取经的路上不幸发生车祸,导致内脏挫裂伤做肠部分切除手术。出院后,医生建议休息三个月,而他才休息不到一个月,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即重返课堂。他所教的这个班,当年学生的高考成绩特别突出,600分以上共有40多人,被清华、北大录取9人。
教育故事:竞赛路上的“拼命三郎”
夺得一枚世界金牌,要经过5次选拔大赛,前后要经历6次理论考试,5次实验考试和2次口试,任何一次失误,都意味着将与金牌无缘。夺金之路是那么遥远,希望是那么渺茫,许多老师因而对辅导竞赛望而生畏,不愿做无谓的牺牲,但朱国容老师却始终坚持着。
为使参赛的学生能学好生物学课程,取得竞赛好成绩,朱国容老师的工作量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他不但要经常冒寒风、顶烈日、忍伤痛到海边、山上、田园、河边、池塘、水库等地方采集标本供实验用,花费大量时间培养实验材料,还要经受实验反复失败的挫折。有时做好一个实验就要花几个小时,甚至一天的时间。而竞赛要做的实验不下300个。为了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朱老师给自己订下一个信条,那就是高效生活。每一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每一秒钟都不能浪费。从备课、处理行政事务到吃饭、睡觉都要专注,一切高效运转。由于寒、暑假和周末,学生没有上课,学习效果特别好,效率特别高,是竞赛辅导的最佳时机。为此,朱老师和竞赛学生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假日,连过春节也只休息大年三十、初一、初二三天。辅导竞赛十年来,他的日子一直都是这么过的。难怪朱老师的妻子会这样说他:“他心中只有工作,只有竞赛,没有老婆、孩子,没有这个家。”许多知情的人也都称他是“拼命三郎”。
春华秋实:打造出一枚国际生物奥赛金牌
朱老师对周腾的竞赛辅导是从2001年7月开始的。为了夺得金牌,他和周腾同学共同奋战了1100多个日日夜夜,度过一道又一道难关。由于调整及时,计划周密,措施得当,辅导取得显著的成效,周腾终于在市选拔赛中获得第一名,在省赛中又以高出第二名30多分的突出成绩一举夺魁,顺利入选由3人组成的福建省代表队,参加在四川成都举行的全国大赛。这为金牌的获得迈好了第二步。当年的国际生物奥赛在澳大利亚举行。澳大利亚的教育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偏西方化,这对我国选手来说是极大的挑战。由于培训科学周密,准备充分且有针对性,周腾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并最终在国际生物奥赛中一举摘金。
2004年7月16日,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传来喜讯,莆田一中周腾同学在第十五届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勇夺金牌。消息传来,莆田一中一片沸腾,全校师生欣喜若狂,奔走相告,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作为周腾的主要指导教师,朱国容老师深知这枚金牌的珍贵和它背后的艰辛,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枚金牌凝聚着周腾和指导教师们无尽的热血和汗水,更抒写着朱老师十年如一日坚持奥赛辅导的金牌梦。

特级老师教书育人五十载
□教师档案: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 戴子山

出生于教师家庭,父母是中小学教师,受到家庭教育的熏陶,戴子山从小就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1958年他考进福建师院物理系,1962年毕业后回到母校仙游一中当教师。接下了父辈的教鞭,从此作为一名辛勤的园丁在教坛耕耘不息,至今仍在劳作,屈指算来,已有五十余载。他传帮带过多位物理教师,如仙游一中物理组长陈元业,也在物理教学中取得突出成绩,而被评为全县十佳教师。在退休前,戴子山几年又不辞辛劳奔走于全县各中学,巡回听课指导,推动物理教改,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2000年后自己退而不休,继续在民办育英、现代中学任教,迄今又历时十五年。
教育故事:连续担任廿三年班主任
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起,戴子山连续担任了廿三年的班主任,直到后来担任了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