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田:独特民俗闹元宵
【发布日期:2016-02-23】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时报记者 翁志鹏 文/图

南坛文章宫“跑轿”现场

火树银花“不夜天”

“福首筵”引人围观

分发“丁饼”现场

元宵“游灯”活动

渡岭村女子“九鲤舞”

山村特色供品

农历正月十一是北高镇院后村闹元宵的日子,当天,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看到,长长的元宵巡游队伍经过时,在沿途路旁会一些人向过往的群众分发带有大红“丁”字的饼。据当地村民介绍,每年元宵这天,去年家中生了男孩的人家都会在巡游队伍经过的路旁向过往的群众分发“丁饼”,通过这样的方式,主要意思是告诉其他人其家中添了男丁,同时,也是和其他人一起分享快乐。
随着夜幕降临,院后村的元宵重头戏才算正式开始,吃过晚饭后的村民齐聚一起,观看精彩刺激的“摆棕轿”活动,院后村的“摆棕轿”也有自己的特色,五架“棕轿”一起围着院中点起的火堆绕行,每个“棕轿”由两个人一起配合操作,伴随着一旁鼓声的节点,时而飞快的“按阵”穿行,时而越过熊熊燃烧的火堆,场上“摆棕轿”的人默契配合,围观的群众鼓掌呐喊声一片。“我们村lsquo;摆棕轿rsquo;是按一个一个家族顺序进行的,在每个家族的老屋前举行lsquo;摆棕轿rsquo;,只要想一展身手的人都可以参与进来,lsquo;摆棕轿rsquo;不仅要有一定的体力和技巧,更重要的是需要团队配合”。现场一位刘姓村民说,通过“摆棕轿”活动,大家齐聚一起,不但丰富了节日的文化活动,也放松一下平时的工作压力,同时还增进大家之间的感情交流,是一件非常愉快又特别有意义的事。
家家红灯高挂,户户彩旗飘扬。农历正月十三是北高镇渡岭村庆元宵的第一天,当天上午,记者刚刚进入该村就被浓厚的节日气氛深深感染了,只见该村到处张灯结彩,人头攒动,男女老少脸上映着笑容,一片欢乐祥和的节日景象。下午两时许,渡岭村今年轮值福首的村民纷纷“起炉”,从各自家中前往该村中心广场集中。随着几声轰响的“四门铳”声响,喜庆的锁呐声便随之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巡游活动正式开始,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是几位扛着一面大旗的年轻人,随后的是福首灯、女子九鲤表演队、军乐队,紧接着的是令人眼花缭乱的五色彩旗,在队伍后面是5位手捧“福首炉”,身穿中式蓝色长袍的“福首”,每个“福首”的身后都有一个人撑着一把凉伞,吸引了不少众人的目光。近千人的队伍沿着乡间小道逶迤前行,形成乡村一道独特而又靓丽的风景线。队伍在锣鼓和鞭炮声中巡游村境,群众夹道观看、迎接,队伍途经之处,家家户户忙不迭地燃放鞭炮,焚香祷告。
莆田元宵节期间,每个村都有若干名福首,有些村的福首是以年龄顺序轮值,有的地方则是通过抓阄来决定的。“当上福首是一份荣耀,很多人都非常重视,当年有人当上福首,其亲戚要准备lsquo;红盘rsquo;前来贺喜,在元宵期间,去福首家看lsquo;福筵rsquo;也是当地村民闹元宵活动中的又一个节目”。渡岭村村民蔡文勇告诉记者。当晚,吃过晚饭的村民三五成群前往今年福首家中参观“福筵”,村民蔡树堂今年荣膺福首,记者在采访时看到,其家中到处张灯结彩,装扮的富丽堂皇,大厅中间几张八仙桌拼起的“筵席”上整齐有序摆放着各种供品,琳琅满目的供品让人目不暇接,也吸引了很多村民前来参观,蔡树堂的家人会为每位前来参观的村民分发香烟、喜糖等,一起分享幸福与平安。
在莆仙,人们谈到元宵时,总离不开灯这个话题,莆仙人的灯至今还保持着古代宫灯的形状。在莆仙,元宵节的灯跟内地截然不同,人们不是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观灯,而是大家或抬或举着灯巡游的。据民间游传,可能是因为莆仙在古代时地广人稀,中原移民来到这里以后,发现把灯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前去观看的人会很少,于是便想出了“游灯”的办法,“游灯”的路线往往会很远,有时包括好几个山头或村庄,也有地方只在村子的周围进行“游灯”。也许这是古代中原移民向莆仙原住民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吧。
农历正月十四是渡岭村进入元宵第二天,当晚该村举行游灯和“跑菩萨”民俗活动,记者看到每个“福首灯”内部都装有上灯炮,亮着光的“福首灯”在夜幕下一字排开,沿着村道缓缓游行,仿佛是一条长长的“灯龙”在村间小道上盘旋游动,穿行于乡间阡陌,场面甚由壮观。“游灯”所经之处,家家户户燃放烟花,震耳欲聋的烟花也照亮了整个村庄,把整个元宵活动推向最高潮。
当“福首”的人家在元宵巡游活动后的第二天,会在家中办大规模的酒席请亲朋友好友。大家一边吃着美味美怡人的佳肴,喝着酒,一边谈论着将要奔赴各自岗位的计划。整个酒席上欢笑声不绝于耳,气氛浓厚,喜乐融融。
莆仙人的元宵节,既丰富热闹,又生动有趣。既有过去淬下来的古代中原人纯真的快乐,又有结合本地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一些变异,还有着莆仙人独特的历史情感记忆。在莆仙看闹元宵,不仅可以领略到新奇和惊喜,更能感受到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的博大和淳朴的民俗风情。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