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记者 郑育俊 文/图
点烛山
点烛山火母
大五福
千米“龙灯”挂满百家姓
莆仙戏《海神妈祖》
妈祖供品
文艺踩街
3月7日,农历正月廿九,莆田文峰天后宫举行妈祖元宵尾暝灯祈福活动。来自台湾台南大天后宫、新港奉天宫、云林土库顺天宫、高雄新庄天后宫及广东等海峡两岸妈祖宫庙代表前来共同祈福,共点烛山火母,迎祥纳福。
五福献瑞,福祉祯祥。当天上午十时,丙申年文峰宫妈祖元宵尾暝灯祈福隆典仪式举行。文峰宫抢救挖掘的非遗项目《大五福》,由莆仙戏剧院倾情演绎,福星、禄星、寿星、禧星、财星耀眼登场,致贺赐福,让观众深深感受到千年吉祥福道文化的无穷魅力。重新编排的《大五福》承继传统,特色鲜明,韵味隽永。
《大五福》是莆仙戏曲艺术园圃中的一朵奇葩。记者了解到,莆田文峰天后宫是史上旧戏班的聚散地。近年来,为了弘扬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精神,成立妈祖曲艺团,搭建艺术平台,运用各种艺术表演形式,传播妈祖信俗、弘扬妈祖文化,推进对外和对台民间艺术和妈祖文化交流。同时,对濒危的传统戏曲《大五福》进行挖掘、抢救、整理,重新编排,进行展示,并积极申报省级非遗项目。
祈福仪式上,文峰宫管委会主任陈鹭玲点燃烛山火母。之后,莆仙戏剧院为观众献演最新获奖剧目《海神妈祖》。
红烛叠山,灿若星辰。当晚的文峰宫张灯结彩,人头攒动。在新旧殿,如织游人为延续六百余年的烛山祈愿慕名而来。烛光摇曳中,不知醉了多少有情人。点亮一支红烛,虔诚向妈祖祷告,祈求平安幸福。记者了解到,烛山蜡烛不能全点完,要留下二寸许“烛脚”;到二月初一,各家各户再来请回他们的“烛脚”,带回家中继续点燃,寓意瑞兆临门、全年平安,称之“请火母”。
当晚七时,文艺踩街开始。来自全市40多支民间文艺队、十余部彩车从文峰宫新殿门口出发,途经观桥、梅园路、新街口、旧车站、东大路等路段,一路敲锣打鼓,浩浩荡荡,沿途数万市民朝拜祈安纳福。
供品展示,叹为观止。栩栩如生的妈祖供品堪称“中华一大绝活”,为文峰宫妈祖元宵添上了浓重的一笔。众多游人拍手叫绝,纷纷拍照留影。记者了解到,妈祖供品是民间传统的敬神献礼食品装饰艺术,俗名“妈祖筵桌”,通常在妈祖神诞和升天纪念日,以及传统节日摆列供奉。其配套和摆列均有相对固定的格式。供桌上必备:香、花、果盒、馔盒、寿桃、面饭、五果、六斋、茶、酒。自由创作的食品装饰造型艺术作品,其中的妈祖故事人物造型、水族朝圣、海鲜景等,别具特色。
陈鹭玲介绍说,文峰宫妈祖总元宵,俗称“尾瞑灯”。据地方志书记载:莆田元宵,“文峰宫起,文峰宫止”。文峰宫历史悠久,属于官拜的庙宇,其妈祖礼俗文化活动,特别是以吉祥福道文化“大五福”、种德祈福的“元宵烛山”、敬神娱人的“妈祖供品”、感格神明的“妈祖诵经”等为主要载体的上元祈福活动,历经六百六十余载沿革、演变、发展和定式传承,已经成了适应当代社会需要,丰富广大人民群众节日期间文化生活,联结海内外炎黄子孙感情,促进对外民间文化交流和海峡两岸人文双向流动,符合广大妈祖信众美好愿望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