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田市公安边防支队田边边防派出所倾情民生打造“平安海域”
【发布日期:2017-05-03】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警徽闪烁千里海防屏障

——莆田市公安边防支队田边边防派出所倾情民生打造“平安海域”

位于兴化湾南岸、埭头镇往北七公里的沿海渔村里,长期驻守着一支精干得力、心系群众的武警边防队伍,那就是田边边防派出所,该所辖区沿海行政村5个,自然村30个,海岸线长19.8公里,沿海各类船舶500余艘。多年来,这支驻守在此的田边边防派出所官兵倾心为民、严密管防,创新工作方法,注入科技元素,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构筑和谐辖区环境,倾力打造“平安海域”。


草木皆兵,织密治安防范网


警笛声声,警灯闪闪,时常打破了兴化湾南畔渔村夜间的寂静。2017年以来,该所以“靖海固边”、“清港清湾”、“沿海边防治安管控基础信息摸排专项工作”等行动为契机,逐步实现警力上路、科技强警,昼警夜巡,严密布下治安防范大网。
2017年1月初的某个凌晨,一辆运有26.9吨无合法、齐全手续成品油的油罐车被莆田公安边防支队田边边防派出所在埭头镇通往高速路上逮个正着。这意味着该所精心布下的“天罗地网”首战告捷。
秀屿区地处兴化湾南岸,陆地面积广阔,海陆交通顺畅,优越的地理条件时常给了走私贩可乘之机。该所结合实际,积极发动群众力量,在辖区干道沿途设立观察哨,并统一配备对讲机,一有风吹草动,值班室的对讲机即刻响应。
“报告值班室,报告值班室,有可疑目标出现!” “收到,请大家密切关注!”沿途治安积极分子的有效跟进,为边防官兵准确有效打击不法行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彻底解决了当边防官兵设卡堵截或是出兵打击时,那些机灵的“油蚂蚁”借助熟悉地形藏身的无奈局面。
该所还部署警力开展巡逻防控,实行昼巡三班,夜巡两班的机制。“有灯的地方,就有安宁,我们只要看到警灯在路上穿梭,敞亮着家门我都睡得踏实。”这是田边村村民老林的深刻体会。
21世纪的今天,仅靠人力防控已略显单薄,如何实现远程接警、准确出警、高效处警,是当前公安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向科技要警力,靠科技抓防范,用科技促打击,是该所在“平安海域”建设中的重要思路。2016年以来,田边边防派出所与上级部门协调,在辖区沿海村庄、港口、码头、停泊点等重点区域增设监控探头43个,迈出了技防第一步。
“你好,是田边边防派出所吗?我是渔民老刘,在汀港码头附近有一辆三轮车翻了,请帮帮忙hellip;hellip;”值班民警小王接到求助电话后,立即查看监控,清晰地看见一辆三轮车陷进了泥泞的沙滩。
“老刘,身上有没有受伤?车我们马上帮你扶正。”从接警到完成救援,民警一行3人仅用了不到十五分钟时间,如此快的救援效率归功于在辖区安装的海防设施——“电子眼”。
目前,田边边防派出所设立了海防监控中心,将技防设施建设向海上延伸,依托派出所勤务指挥室实现对沿海一线全方位、全时段、全天候监控,有效提高驾驭海上治安局势的能力。
2016年,田边边防派出所辖区实现走私案件零发案,同时将管控触角延伸到周边地区,在秀屿周边区域共查获无合法、齐全手续成品油6起183.08吨,处理涉案船舶3艘、涉案车辆5辆。
今年以来,该所共开展治安清查行动6次,共与渔政、港监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3场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5次。共查获无合法、齐全手续成品油2起41.9吨。利用“电子眼”设备渔民发现违法犯罪案件1起,有效救助辖区群众9人次。同时,积极与地方政府多方协调,争取经费支持,将全部投入用于建设监控系统,力争实现辖区监控探头全覆盖。


警地联创,打造平安模范岛

蓝天、碧水、鸥鸟,还有清爽洁净的空气hellip;hellip;
大道、路灯、笑脸,透露着文明和谐的气息hellip;hellip;
这是坐落于兴化湾的筶杯岛真实写照。近年来,在田边边防派出所与地方政府部门联合协作下,与筶杯村两委共同开展“平安模范筶杯岛”警地联创活动,有序推进法治、德治、自治、共治“四治一体”的善治模式,着力打造“警地联创”、“平安和谐”、“便民利民”三大品牌,使海岛旧貌换新颜,共建成效明显。
法治扬正道。田边边防派出所与筶杯村良性互动,根据岛上地形地貌及海域治安形势特点,探查筶杯周边无人岛情况,绘制“治安防控卫星影像地图”,详细标注重点港澳口、码头、渔排、高危人员等信息;组建渔民海上联防队,打击违法船舶,有效维护筶杯岛附近海域安全稳定;聘请法律顾问,推选法制校长,开展法制宣传,扎实推进筶杯的法治建设。
与此同时,筶杯岛还积极推行警民“1+N”矛盾排查调处模式——边防派出所+镇综治办、村调委员、平安协会、渔民协会,达到了纠纷不出岛、刑事零发案。
德治树新风。筶杯岛作为渔业小岛,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原先基本没有娱乐生活。该所积极与村两委协调,结合农时,适时联合开展送戏下乡,警民趣味运动会、情系孤寡义诊、义务送春联等系列活动,以文养德,深入人心。
吃过晚饭,在筶杯村综治中心旁的戏台前,200余名当地村民纷纷搬来凳子,围坐在戏台旁,准备观看由村里特地“请”来的福建省莆仙戏第一剧团举办的“送戏下乡文艺演出”活动。
“今天表演的节目安排的很好,特别是加演的德孝小戏和我们的吴氏家训如出一辙,太有看头了!”现场观看节目的郑大爷兴奋地说道。
为进一步加大以文化人工作,岛上还建起了图书阅览室,并且开设了每月一期的道德讲堂,成了居民阅读休闲、崇德向善的好去处。
自治凝人心。居住在临近码头的群众林丽琴,几年来都保持着一个好习惯,生活垃圾清理聚拢装进塑料袋,再投放到门前的垃圾桶。垃圾处理方式“一抛一拢”的转变,应当归功于筶杯村的平安协会、老人协会和渔民协会,他们自发安排了5名剩余劳动力担任环卫义工,还把门前三清列入了村民自治章程。
筶杯村被列为第二批“幸福家园”,当地民众也同步加大了环境卫生整治、海飘垃圾清理力度,陆续开建了一批环保生态规划项目。
村民们自发投工投劳建设的一座焚烧炉,可以使各类生活垃圾不入海、不落地;由村老人协会发起筹资1000万建设的村级公墓,预设墓穴1400孔,工程推进过半,青山“挂白”现象即将消失。“减白”的同时还要“增绿”,由乡贤们牵头投资74万元的筶杯公园,给岛上居民带来满满的“获得感”。
共治聚合力。搭乘渡轮进岛,沿码头台阶拾级而上,是一条300米长的水泥砂浆村道,一侧的青石护栏规整坚固。据村民介绍,以往便道都是由宽不足尺的碎石条砌成的,稍不留意就会滑倒摔伤。而现在,在各方的帮扶支持下,筶杯村启用“一村一品一业”专项资金,加快环岛路网建设,修建起了一条宽6米、长1公里的环岛路,真正实现“人在岛上、看得见海”。
路通人心就顺。田边边防派出所、筶杯村两委牵头村平安协会、渔民协会发动筹资10多万元,在小岛巷道路口安装了126盏节能路灯。“深更半夜摸墙走、狭路相逢头碰头”,已成了渔民的永久回忆。
“平安模范筶杯岛”警地联创活动宣传材料被省、市海防办以简报的形式向全省所有涉海部门推广,并呈报于伟国省长阅示。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