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市政协“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专题协商】报道之三
【发布日期:2017-11-13】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对策


   


 

    ●汇聚社会力量,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

    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进一步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浓厚扶贫工作氛围,努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合力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一是加强扶贫专业队伍建设。选调人员充实市县两级扶贫办,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统筹协调和业务指导;重视基层扶贫工作力量建设,建立乡镇专职扶贫工作队伍,并保持相对稳定;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引导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驻村扶贫,培养农村致富能手和乡土人才服务扶贫工作,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二是调动企业参与扶贫积极性。继续推进“精准扶贫—莆商在行动”精准扶贫活动,以商会、民营企业为帮扶方,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为帮扶对象,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开展实用技术、生产技能、经营管理等技能培训,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切实落实企业公益扶贫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引导企业利用帮扶村闲置土地、校舍、荒山,投资办厂、设立基地、订单生产,实施产业、商贸、就业、捐赠和智力扶贫。三是扩大社会组织扶贫参与面。重视发挥群团组织的独特优势,通过一对一结对、手拉手帮扶等形式,开展精准化、个性化帮扶,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倡导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组织,发挥自身网络渠道优势,通过志愿服务、专业人才、爱心募捐等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开展慈善义演、义拍、义卖、义展、义赛等活动,组织“扶贫进社区、进校园”活动,拓宽社会爱心人士参与扶贫渠道。四是发动基层群众积极参与。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对象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变“你来扶贫”为“我要脱贫”,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帮助群众正确解读扶贫优惠政策,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信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凸显精准高效,健全扶贫工作运行机制

    当前,扶贫攻坚已经进入“啃硬骨头”的深水区,必须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扶贫工作责任,深化制度建设,健全扶贫工作运行机制,确保扶贫工作精准高效。一是健全合力攻坚机制。要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发挥“四级”联动工作机制、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形成上下互动、部门联动的扶贫工作合力攻坚态势。进一步健全“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挂钩帮扶机制,发挥结对帮扶企业、驻村工作队和驻村干部作用,加大对88个贫困村的帮扶力度。二是健全资金使用机制。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的原则,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推进重点扶贫开发项目与行业重大项目、民生公共服务重大工程、重大政策试点安排相衔接。实行“多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集中捆绑使用各类财政扶贫资金、涉农资金,变“散钱为整钱”。制定贯彻《福建省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办法》的具体实施办法,督促行业主管部门承担起主体监管职责。三是健全考核评估机制。严格执行《莆田市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实施办法》,将扶贫攻坚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的重点内容。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老干部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现场检查和考核评估,充分发挥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的职能。继续探索推行扶贫绩效第三方评估,客观评价各级党委、政府扶贫开发工作精准度、群众满意度。四是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建立健全扶贫工作容错纠错机制,合理设置容错界限,对干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区分是不可避免因素造成的失误,还是工作失职渎职造成的问题,宽容扶贫政策执行中出现的失误,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励扶贫干部干事创业,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各界声音


林爱华:构建脱贫考核机制

 

    “总的感觉,2016年以来我市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扎实,成效明显。”市政协常委、市财政局副局长林爱华说,“精准脱贫工作稳步推进,2016年脱贫人员占建档立卡贫困总人口的62.3%;按计划,剩余建档立卡人员今年要全部脱贫。”
    林爱华说,通过实地调研,也发现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顺利脱贫。一是少数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存在因懒致贫现象。在调研中,发现群众有依赖意识,部分贫困户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依赖思想严重,争低保,靠救济,缺乏勤劳致富的思想动力,主观上的惰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精准脱贫政策的顺利实施。如一户母亲60多岁,儿子30多岁身体健康,因懒不愿脱帽。二是少数贫困户对政策理解有偏差,有后顾之忧。由于对各级的扶贫政策理解不到位,少数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后虽然生活有改善,但感到仍不宽裕。担心确认自己脱贫后,得不到低保保障和其它扶贫优惠政策,所以不愿望主动确认脱贫。三是少数贫困户收入不稳定,不能实现稳定脱贫。主要原因是少数贫困户靠临时打短工和救助等途径增加收入,没有熟练的个人职业技能和一个稳定的产业收入,持续增收稳定性较差,容易因意外情况重新返贫。
    针对这种情况,林爱华建议,要构建贫困户退出的激励机制和“后扶持”机制。
    加强扶贫政策的宣传,正确解读扶贫政策,打消群众疑虑。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从中央到省市各级各部门都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出台了很多的新政策和新措施,尤其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一些扶持政策不断深化,针对性更强,需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每个扶贫干部和贫困户都要切实知晓和正确理解到位。
    建立贫困户退出的考核和奖励制度。实行“双考核”制度。现在的脱贫的考核机制主要是针对贫困户属地的党委和政府,但对贫困户个人缺乏考核机制。建立“双考核”机制,既要考核干部,又考核要贫困户。既明确政府职责和奖惩,又明确贫困户的职责和奖惩,有助于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发挥扶贫工作的制度优势。对各项主要指标已符合退出条件的贫困户,在办理退出确认时,可根据扶贫成效给予相应数量的资金奖励,提高其主动申请退出的积极性。
    建立贫困户退出的“后扶持”制度。对部分发展尚欠稳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脱贫后,应对其保持帮扶政策不变直至2020年,扶上马,送一程。市级可统筹扶贫资金,对刚退出低保但经济仍不宽裕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继续予以适当生活补助。扶贫部门平时应继续对其进行跟踪,做到常态化服务,继续支持其稳定发展,防止短时间返贫,真正实现可持续脱贫的目标。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