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看戏(二)
【发布日期:2017-11-0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六、文武棚

有时候,农村中遇到重大庆典活动,有能力的乡村或大户人家还要演“文武棚”。

所谓重大庆典活动,一般是指宫庙落成,“菩萨”开光,或者大户人家移迁新居,或者老人祝寿、升官发财等。而“文武棚”是指同一时间同一戏场,由两个剧团“唱对台戏”。这种“文武棚”极为罕见,偏僻小乡村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无眼福看上;而在涵江、城里的一些大乡村,有时甚至在戏场的四周有四台戏同时上演,按现在话讲,那是“文武棚”的“升级版”或“加强版”。

文武棚是对戏班的严峻考验。戏金报酬是早已说妥的,他们的表演实质上是“为荣誉而战”。

文武棚对参演戏班的评判标准是看台前观众的多寡与久暂。某戏班的台前,观众多,观看持续时间长,显然是优胜的,反之则是劣败了。因此,在演文武棚时,前后都要积极配合,各演职员使尽浑身解数,把技能发挥到极致,大家唯一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把观众吸引到自己的台前。

枫叶塘移民东青之前,其乡人锣星(又称鼓头星)就曾以高超的鼓技,助力其所在戏班,多次在文武棚表演中获胜。锣星的“彩棚”“过棚”“吊棚”的锣鼓绝活,受到同行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誉,一时名声远播。

在扩音设备使用之前的文武棚,都是“自然比拼”,而当扩音设备运用于戏剧表演之后,请戏的乡头,一般都会主持两班戏的谈判约定,规定双方均不得使用扩音设备。不然,受扩音设备功率大小和效果好坏的影响,就不能客观评价戏班的实际水平;同时,由于声音太过嘈杂,也会引起观众的不适。

七、民兵戏 学生戏

“文化大革命”开始,古装戏禁演,而代之以“民兵戏”和“学生戏”。

“文化大革命”初期,为了配合政治宣传,各个公社、中学,以及一些较大的大队,都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或“俱乐部”。这类机构的主要活动是演宣传戏,其演员主体是民兵和学生,大家就通俗的称之为“民兵戏”“学生戏”了。刚开始的宣传戏,都是一些小节目,如《不忘阶级苦》《收租院》《锄毒草》等等,通常是“快板”、“独唱”、“合唱”、“舞蹈”、“器乐”、“表演唱”之类的形式。逐步发展后,就有移植改造的“样板戏”全场,如《红灯记》《沙家浜》《白毛女》等。由于移植之后采用莆仙戏的形式,倒也广受欢迎,许多剧情、唱腔、台词、人物深入人心,广大群众耳熟能详。如今乡村中一些人的“土名”就与戏剧有关,如“李玉和”、“王连举”、“阿庆嫂”、“黄世仁”等等。

尽管当初的演出水平参差不齐,但对缺乏文化生活的农村群众来说,看戏的热情依然不减,更何况当时都是免费公演的,观众之多,也是前所未有,后之难及的。

当宣传戏来到乡头,最好“闹热新色”的,当然是孩子们了。宣传队的演职员还在自己动手搭台布景的时候,孩子们就已聚集在台上台下,围观嬉闹,甚至模仿开演。而当戏开演时,更是在台上左右角围上一大堆。有些顽皮的孩子则守在后台地下,等着捡拾未响的“撒炮”。

所谓“撒炮”就是“撒手炮”,是用来模仿台上“打战”的“枪炮声”的。其外观如圆柱形纸包糖果,比大拇指一节略大些。当前台演员做举枪射击科介时,后台负责道具的人就投掷“撒炮”。“撒炮”撒手之后,与地面撞击,发出清脆的爆炸声,与前台配合的天衣无缝,让观众感觉真的是开枪了。有些场地的土质松软或有杂草,未能引爆“撒炮”,那么投掷的人就迅速的补投一颗。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守候的孩子则是“幸灾乐祸”,几个人一跃而起,围抢废炮。获此战利品的孩子,当然备受伙伴疾羡。第二天,这些一同“战斗”的“战友们”又会集结到某处火土堆前,共同见证,欣赏“二次引爆”。有时也会出现“撒炮”本身质量问题,导致二次引爆失败,于是大家万分沮丧,怏怏散去,各自回家。

那些不去捡拾“撒炮”的孩子,顽强地守住台角的位置,专心致志地关注台上演员的一举一动;乃至极为细微的“笑场”失误,也逃不过他们“雪亮的眼睛”。

有一次上演《白毛女》,是由一所中学的师生表演的。当“杨伯劳”被“黄世仁”逼死倒地,“喜儿”趴在“爹爹”身上又唱又哭时,那“杨伯劳”的裆部突然隆起抖动。有一孩子眼尖看见了,他招呼伙伴们:“看,杨伯劳没死,还在动!”于是伙伴们欢呼雀跃,拍手乱叫:“杨伯劳讹假死!杨伯劳讹假死!”台下的观众莫名其妙,不知所以;台上的演员却是连滚带爬,窜到后台;剧务回过神来,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动作,马上落幕。

八、演员比观众多

“文化大革命”结束,久被禁演的古装戏获得释放。一时间莆仙大地的戏班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清明争出,谷雨争高”,沐浴阳光雨露。山区乡村自不甘寂寞,组建剧团,争先会戏,一时间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主旋律和主色调。

古装剧重新开演的头几年,群众苦于无戏看,戏班不愁无人请。因此,演员地位较高,不但一应后勤服务由乡头负责承担,而且报酬名堂繁多且高,如正戏开场之前的蹈棚、加冠、游街、弄仙、洗衫子等,都要另加戏金,有时还要给参演人员额外的“红封”;对于戏班全体,还有供给米、油若干,化妆所需的香皂、毛巾之类。总之,观众心甘情愿,演职员自然收入不菲。

渐渐地,电视普及了,外出务工的人多了,有些村只剩不多的“留守老人”,而少数留守儿童又不懂因此也不喜欢看戏,因此,莆仙戏显现式微趋势,逐步从群众的文化生活中淡出。

由于莆仙戏在群众的观赏需要中弱化,乡村中依古例不得不演的戏,也就更加变成纯粹的“菩萨戏”。如果赶在外出务工的群众还未回家过年的时候,而又遇到下雨天寒,戏场上更是冷冷清清,不免出现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还多的尴尬场面。在这种状况下,演员与观众缺少了交流互动,其演技水平下降,敬业精神衰退,自在情理之中。

当然,作为“菩萨戏”,出于对“神明”的敬畏,那些必要的环节,还是没有戏班敢轻易省略,而且演职员们还是会从“彩棚”坚持到“团圆”。就此而论,他们还是难能可贵的。(今闲)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