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仙方言 点滴辨惑(六十八)
【发布日期:2017-11-2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七十六 几个惑人的字

 一、干焦。“干”本来就多义,文字改革后“干”的负担更重了。其中一项为繁体字“乾燥”的“干”。《现代汉语》:“干”(乾)为没水分,或水分很少,与湿相对。“焦”比较简单,通常指物体受热后,失去水分,显现黄黑色,并发硬发脆。莆仙方言中有“干”“焦”并用一词,形容一个人面黄肌瘦,露骨嶙峋。如:他是个“干焦”倌。又如饭煮着“焦”了。龙眼、荔枝的果核发育不健全,又小又皱,称“焦核”(有人写白字“酱核”)。莆仙方言“干焦”的“干”文读为各安切,白话为多窝切,两者相差很大、有人把这个“干”,不明不白定为“焦”,并载入词书。莆仙方言中,文读为各安切,白话为多窝切的字很多,如:衫、柑、三、担、蚶、坩,等等。为何就容不得一个“干”字?

类似的还有:穿为颂(颂衫),鹘为鹗(鹗隹),灾为颱(风颱),咽为裂(裂喉),水为驷(驷牛)等等。不详析了。

二、葩。《说文》葩,华也;《广韵》葩,普巴切;《玉篇》葩,草木华也。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秦人谓花为葩也”。莆仙方言说树木旁生之枝为“树囗”(普窝切),这个音为普窝切的字很难写出来,有人就定为“葩”。(只音一点点相似,义全不同)。如:“树葩”,把树的枝叶,写成树的花朵,很难让人接受。笔者认为这个普窝切的字,应为“旁枝”的“旁”,省略去“枝叶”二字,同样“树腹”“树尾”也省略去“枝叶”二字,人们就可以理解。例如说:“树苗栽几天发‘旁’了”。有时还十分明确地说:“发‘偏旁’了,将‘偏旁’拗了,树长更高了。”也许有人看把树的旁枝写成“树旁”,怪怪的,好像是树的旁边。问题在于今日“树旁”的词义扩展为一般枝叶,所以看不惯,省略本来就可能存在缺陷,“树尾”“树腹”同样也有缺陷,但写成“树葩”不是缺陷问题,而是错误。

夏天莆仙人解暑喜欢吃一种凉粉,俗称仙冻,又称pin p?:冻。有人写成“苹葩”冻。这个词较偏僻,没人去注意,笔者认为“苹葩”应是“薜萝”,依音写白字,也是受“树葩”的影响。古代汉语中常把薜荔和松萝(女萝)并称为薜萝,薜荔又名木莲,木馒头,茎蔓生,实似莲房,可制作凉粉。“薜”稍变音被写成“苹”,“萝”与“葩”韵母稍相近,“薜萝”被写成“苹葩”面目全非了。

三、莆仙方言中与“正”“直”相对的两个词,一个是“歪”,一个没字,只有音:七跃切。歪与正相对,很清楚,不必说,那个与“直”相对的音为“七跃切”的是哪一个字,没人写得出来,成为古今悬案,其实也可以依“歪”为例,新创一个“不直”的合体字,与“歪”成双成对。笔者认为不必。方言音七跃切,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七跃切”正确的写法应为“錯(出)伐”。莆仙方言白话,步伐的“伐”,与“跃”的韵母相同。如:“一伐一伐行过来。”一个整整齐齐,平平直直的队伍里,如果有人跨错了步,跨出了路线,那就是“错(出)伐”了,不直了。那个“七跃切”的字就是“错(出)伐”的合音字。莆仙方言:“卧倒”“出伐”就是不正不直的状态。

四、背、夜、益。每当看到有人背小孩儿,笔者就想莆仙方言中没有用“背”作负荷的说法。古汉语中如《广雅》即注“背,负后也。”李商隐《李贺小传》:“背一古破锦囊,”但莆仙方言却不用“背”而用“夜”的音表示。例如:你走不动了,我“夜”你走。字书中这个“夜”没有背负之义。那么这个音为“夜”的字,应该是哪一个字呢?这问题纠结在笔者心里很长时间。一天有人要我拿书画作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突然间一个“益”字照亮了我的心:原来这个音“夜”的字是“益”字,莆仙方言白话:“益”音为“夜。”

“益”原义是多也。《说文》:益,饶(多)也。后来扩展为“增加。”《广雅》:益,加也。《广韵》:益,增也。《左传》有“益其禄爵”之句,即增加其官位和俸禄。《史记》:秦益章邯兵。即秦国增添给章邯的兵力。人负荷物体,即把这物体加上他的背上。义为增加(好处)的“益”字,莆仙方言与“夜”同音,如:做对社会有益(音“夜”)的事。《陈三五娘》戏中,五娘子的丫头名益(音夜)春。莆仙女孩儿很多取名“益(音夜)弟”的。说“益(音夜)在我背上”,即“加在我背上”。“我益你走”,义为“你把身体加在我背上,我驮你走”。后来把话简化了,成了“我益你走”。主动与被动倒置,反正人听话能理解就行。可见一个词的发展过程多曲折呀。

五、多。多少的“多”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认得,哪能惑人呢?其惑人在于白话很怪。

“多”文读得阿切,平歌端,与古汉语相同。其白话为“色卫切”,音同“逝”。很怪,但与福州话近似。这个音为“逝”的“多,”也被写成“価”。查字书“価”si,《改併四声篇海》引《川海》:音“似”,像也。看起来“価”是“似”的异体字不是“多”。

笔者想为合音字,“济”与“逝”韵母相同。《广韵》济,齐也。有齐备充足之意。《尚书·禹谟》有“济济有众”之句,流行有“人才济济”的成语。兵书中有“粮草未济,焉能拒敌”之句,“未济”不充足,如果“大济”就很充足了,笔者想起“奓”字,“奓”今作“奢”。“奢侈”为过分太多之意。“奢济”合音与“逝”同音,音义均非常符合“多”的意思。笔者认为莆仙方言“多”的白话就是“奢济”的合音。

六、络,莆仙方言白话音为“拉榻切”,意为“套住”。其实这是常见词,笔者前在说明“眠床”时就用过,莆仙旧时眠床顶上那块拼成图案的格子就叫“络顶”,用它把眠床四个柱紧紧套住,成个整体。因为它被列为莆仙方言常用有音无字的词,所以这里提出再说一说。“络”的文读“拉奥切”,与白话“拉榻切”相差不多,稍微变音而已,我们常用词“笼络”,原义为“笼”与“络”两件物,皆为羁绊牲畜的工具,后来引申为驾驭、控制之意,《宋史》:“自蔡京得政,士大夫无不受其笼络”。古代用珠玉缀成的饰品称“璎络”,很像现代妇女用以套在脖子上的项链。

七、勘(音看)痒。皮肤发痒,虽不是大病却很难受。只要在痒处用手指挠一挠就好了。莆仙方言挠(抓)痒,称为勘(音看)痒,被列为四快之一,画成四条屏(四快为:打喷嚏,抠耳孔,伸懒腰打哈欠和挠痒)。老人四肢关节不灵活,背部的痒自己挠不着,常让人帮着挠,为了挠得恰到好处,挠者总是先用手指勘探一下,问道:“是这里吗?”莆仙方言“问”的白话音为kan(看,“勘探”合音),写成文字可用“勘”,试探的意思,外地人听莆仙人把挠痒说成“勘(看)痒”,很不理解,是因为他不了解这个行为的内中曲折,如果知道了也会点头认同。

莆仙方言“问”的白话除了“勘(看)”之外,还有音mai的。如慰问探看病人称为“mai病”。医生用手指切脉称为mai脉。这个mai是“问mun”的文读变音,写成文字还是用“问”字。如莆仙戏《仙姑问病》,试尝食物的咸淡程度,莆仙方言也称mai味,照理这个mai味也应该写成“问味”,但还没看到。

八、损。莆仙方言称工作劳累,不说“疲”也不说“累”,而说“损”。是谓损失了或损伤了力气或神气。如:这几天“大损”。工作中途休息称“歇损”(有人写做“歇止”,不对)。笔者在说“找”为“触(出)晦”合音时,写到有人把“提手旁加罪”定为“找”的本字。这“提手旁加罪”的字在字书中释义为“损”,就是劳累的意思,从文字结构上看也可以会意到“提手旁加罪”,表示手受罪,累呀!

九、健。人还活着,莆仙方言称为“还健”。活着莆仙方言白话为“竹件切”。“健”的白话为“各件切”,音很接近,用“健”表示“活着”很恰当。有人把活着写做“伫”,好像是伫立等待死亡。定“健”为“伫”的人可能是涵江靠江口一带的方言。这一带方言说“活着”音“竹郁切”与织夏布的苎麻的“苎”同音。伫、苎均以  为音符。笔者认为还是用“健”的好。“健在”吆!

十、灼和烫。这两个字,意思都与高温有关,其读音古今汉语和莆仙方言文读都有很明显的的差别,绝不混淆,但在莆仙方言白话中,这两个字却同音,均为音同“托”,没有区别。但在用文字表达时,应有所区别。“烫”应该用于高温水。如:烫米粉、烫蕹菜。“灼”应该用于无水高温。如:被火灼、被红炭灼。两者不能混淆。(王琛)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