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4年时间,原本无人问津的仙游县社硎乡白洋村如今大聚人气。整村综合整治焕了新颜,户户住进了新式的小洋楼,过上了脱贫的幸福新生活,并成为仙游县赫赫有名的生态农业休闲游新宠,先后获评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福建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无违建示范村、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殊荣。
这个小小的山村为何能获得这些殊荣?这一切都是借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精准扶贫而结出的美丽硕果。近日,笔者走进深山中的白洋村,展现在面前的是一条宽敞整洁的柏油路,数十栋风格别致的小洋楼整齐地排列在道路旁;走进村头气派的村部,手机还能迅速连接上免费的无线网络;放眼望去,好多村民正在为种植金线莲、铁皮石斛等各种名贵中药材而忙活着,生态休闲农业蓬勃发展的美丽乡村雏形凸显。
白洋村位于偏远的社硎乡西南部,总人口135户682人,总耕地382亩、林地4115亩。2012年,白洋村人均年收入只有2810元,全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46户151人,2013年被列为省级贫困村。前些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常年留守在家的老弱病残村民仅有80多人,成为典型的“空心村”。更要命的是,许多老旧房屋因长期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出现了安全隐患,其中危房60户、地灾点20户。破败的土坯房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影响村容村貌,还严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因此,群众对旧村改造意愿强烈,但因全村地无三尺平,加上村民大多靠打工的微薄收入养家糊口,拆老房建新房打造幸福家园只能是个遥不可及的美丽梦想。
2013年促进城乡一体化惠民政策的实施,让拥有旧村复垦这笔独特宝贵耕地资源的白洋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有了坐“地”生“钱”的新盼头。在市、县及有关部门鼎力支持下,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白洋村全村被列入莆田市幸福家园试点,市、县国土、农办等部门以土地整治为切入点,帮助白洋村开展旧村复垦和新村建设;这当中通过土地整治增减挂指标产生1800多万元,还争取到了省造福工程和省市国土资源部门的地灾搬迁政策和资金叠加补助,再加上造福工程省里给每个人的补助,大大减轻了村民入住新居的资金压力,一户家庭建完房子累计花费不到10万元。
就此,社硎乡纪委对该村各类补贴资金使用、旧村复垦整治补偿工作等扶贫领域全力监督下,村两委干部干干净净地倾情引领白洋村上下美妙做着不花钱能盖新房的美梦,如愿将整村建成全县独一无二的美丽乡村。据介绍,该村整治规模139.6亩,共涉及125户,货币安置10户,集中安置115户建新村,其中地灾搬迁户51户,复垦后新增耕地65亩。在节约集约用地和居住安全的前提下,安置小区选址在山坡上,未占一分耕地。小区共占地54亩,建起楼房22栋,建筑面积2.652万平方米。有72户住进4户联体房屋,一户建筑占地84平方米;套房安置的有40户,一户占地120平方米。小区还配套建设了卫生医疗站、老人活动服务中心、休闲广场等设施。至去年春节,115户村民已全部搬进新居,村里3户无保户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新家,他们实行生活垃圾定点堆放、定时清运,生活污水依托新建区污水管网无害化处理,新村建设实行电缆下地,全村没有一根电线杆,基本建成了配套设施完善、社会保障健全的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村庄和幸福家园。
笔者来到村民刘瑞华家,宽敞的大厅装饰上中式家具,别具一格。其儿子儿媳刚从县城开车采购回来,如今白洋村变得更加美丽,交通也很便捷,许多年轻人开始选择回乡创业,开辟一番新天地。刘瑞华告诉笔者,自己的女儿今年26岁,过去20多年极少回老家,如今新村建好了,在泉州工作的女儿每到节假日都会争取回老家。
“做梦都想不到会过上如此幸福的新生活!”67岁的村民刘银锬如今逢人就唠叨起,他因幼时患上脑膜炎,腿上落上疾患,无劳动能力,曾多年在外流浪乞讨,去年村干部联系上他,通知他回村,给他免费安排了新房。如今,有了新家,村里又为他申请了每个月590元的国家贫困补贴,让他的生活得到了保障。(陈国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