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点赞之交
【发布日期:2017-09-0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翟杰

 

布衣之交、生死之交、忘年之交、车笠之交、酒肉之交……想必您都不会陌生,“点赞之交”不知您可有了解?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种“圈”应运而生,同时也催生了各种网络现象、网络词汇,“点赞”便是其中之一。作为一种网络语言,它最初起源于各大社交网络,表示对某个内容的赞同、喜欢和支持。如今在微信、微博、贴吧、QQ空间等社交软件或网页中,设计者都加入了“赞”的功能。被“赞”的数量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气或者被关注的程度。现如今,“点赞”已从虚拟的网络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我身边的绝大部分朋友都有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前几年在他们的“鼓动”下,我也下载安装了这款应用软件。一开始,我的朋友圈里只有联系非常紧密的十几位亲戚朋友,后来人数逐渐多了起来,有同行,有“驴友”,有编辑,有文学爱好者……后来,只有一面之缘的人在分别的时候,也掏出手机,要求扫个二维码,添加到微信通讯录里,不好驳面子,只得应承。那天闲翻手机,忽然发现微友已达数百人,顿觉一惊。

一页页地滑动屏幕,许多名字竟然一丁点的印象都没有了。什么时候添加的?谁主动加的谁?加完之后聊过没有?要不要发个信息试试对方知不知道我是谁?会不会早就把我拉黑了?一连串的问号如泉水一样,不停地冒出来。

将此心情编成一条信息,又配了张图片,发在了朋友圈。不多时,有人开始点赞了。逐一看过,有邻居,有同学,有同事,还有几个不熟悉的人。出于好奇,私发去一条消息表示感谢,当然更多的是试探对方的“真面目”。一来二去,终于明白,彼此谁也不记得谁了。此时再细究当时的添加细节已然没有意义,便问他既不相识,为何点赞?对方呵呵一笑,发来一条哲理:赞是为了被赞。这话着实让我感到有些惭愧,说实话,我很少给别人点赞,只是喜欢默默地欣赏和关注。而我那条朋友圈发出去不到一个小时,已经超过八十个“赞”了,这更让我心生愧疚。

那天出门,遇到几年不见的老邻居小林。彼此寒暄过后,他问起我女儿是不是该上小学了。我深感诧异,说:“前几天我不是还刚发过一条去参加孩子家长会的朋友圈吗?对,当时你第一个点赞,所以我记得特别清楚。”小林搔搔后脑勺:“嗨!我这人‘见圈就赞’,当时真没注意你发的什么……”

呼!我吐出一口气,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点赞之交”吧!

有一朋友,在公司做人事主管。那次聊起这一话题,他对我说:“有句话叫‘日久见人心’,但是我们招聘,哪有那么多时间考察人心?你知道吗?我有一个招聘秘诀!”

“哦!愿闻其详。”

原来,在面试结束后,他都会要求应聘者打开手机微信里的朋友圈。一来可以看看对方近两年来发的东西是否正能量,从中大概可看出一个人的心态;二来可以看看发的朋友圈是否被很多人点赞或评论,因此能知道这个人的人脉以及受关注的程度。他告诉我,有些人在面试时装得像模像样,一看朋友圈才知道,不是午夜在喝酒就是早上十点才起床。另外,一条朋友圈,平均下来才十几个人点赞,说明为人不咋样……

我有些佩服朋友的“聪明”,但是我跟他说:“被点赞的数量与为人处世真的没有什么关系,你知道一个人的朋友圈里有多少是因为追求所谓的被关注感而结识的‘点赞之交’?用此种标准去衡量一个人的交际,未免偏颇。”

前几天,孩子参加了一个活动,需要“集赞”。没办法,为了能取得较为靠前的排名,我只好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求赞”信息。结果,不到半小时,集得了两百多“赞”。我很清楚,这个数量没有任何“含金量”,这种方式也只不过是主办方为了扩大影响而采用的“招数”而已,但看着满满的“赞”,内心还是浮起了一丝小小的虚荣,尽管里面有三分之一的朋友属于“点赞之交”,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然而,有几个生活中极好的朋友这次竟然没有为我点赞。忽然想到,不能怪别人,以前人家发的东西我好像从来都没有“赞”过。

还记得有几位关系不错的朋友对我关闭了朋友圈,原因竟如出一辙:从来不给点赞,那就干脆不要看了。

我不是一个喜欢刷存在感的人,更不想成为朋友圈里的“赞士”,由此心生一感:点赞之交淡如水,点赞之交贵如油!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