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芋芋一年
【发布日期:2017-08-2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朱祖厚

 

莆田人喜欢说“芋芋一年”,是因为人生艰难,以此来提醒自己需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品质。夫妻之间吵架,长辈劝和也必定会说“做家庭侬芋芋”。这个俗语里“侬”字仅仅取其读音nóng,莆田话意思是“应该”,整个俗语意思是: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忍让。

古代农书《齐民要术》里说:芋可以救饥馑,度凶年。把芋头能够帮助人们度过荒年引申为能够帮助人们度过艰难岁月,莆田俗语“芋芋”确实也是蛮“拼”的!

童年时代,老家几乎家家户户都种土芋,个头比现在的槟榔芋小得多。土芋有红芋和白芋之分,白芋的芋头上附生的小芋头个数较少,口感也更细腻。芋的生长期长,农历二月二“头牙”一过,母亲便把上一年留种的直径三、四公分的小芋头埋在菜园沙土里,覆盖上稻草以保暖,定期浇水以保湿。待到约半个月后,小芋头抽出五、六公分长的芽。我常常跟随母亲把小芋苗移植到自留地水田里。先把水田里的泥土拢成约三十公分宽的一畦一畦,畦间成为深沟,约三十公分宽,称作“达底”。然后把小芋苗插在拢高的泥土中央,苗间距也是约三十公分。这个季节春风料峭,田水冰冷,母子衣服单薄,身体颤抖如筛糠,手脚冻得通红,方知农作之艰辛。

农历四、五月间要给芋畦堆农家肥和培土,不可以用化肥。施用化肥后长出的芋头怎么煮都煮不烂。六月里,也有一两次培土。这个时候的芋梗已经长到六七十公分甚至更高,庞大如盖的芋叶随风摇曳,如起伏之绿色波浪。芋叶的下方却是一片阴凉,是大蛇“守”(对峙的意思)水鸡(大青蛙)的战场所在,也是吸血蚂蟥的乐园。培土的劳动量比较大,这个时候和母亲一起给芋田培土,我最怕的是凶相毕露的大蛇,虽然很少咬人,却总是让你魂不附体,惊吓不轻。还有蚂蟥和空中乱飞的蚊子和“蚊蛄”,叮你没商量!

中秋节时,芋头实际上还没有到收获季节,正常挖掘芋头是在农历十月。我十岁那年,早稻收成后每个人只分到25斤谷子,很快家家户户早已经是有上顿没下顿了。八月十五那天午后,为了孩子们能够过上像样一点的中秋节,父母亲横下心来,提前向芋田告借,挖回了一大桶芋头。我们兄弟几个围在一起扒芋皮、洗芋头,然后放到锅里和水、食盐一起煮,煮熟后母亲加进一把切细的葱花,虽然没有食油,但那一顿芋头却特别香。我足足吃了两大碗,料想此生难再享受到那样美味的食物!二三十年后在餐馆里吃到高档的芋头泥、猪蹄栗子芋头砂锅煲,虽能感受到厚味,却仍然抵不上少年时代吃稀饭配芋头蘸酱油的诱惑力!

那时,老家芋头上季正值冬耕农忙,最时髦的农家食谱是芋头芥蓝菜饭。家家户户都把芋头菜饭装在一种莆田话称为“戈门”的陶制容器里,上面用木制“戈盖”盖着,并把整个“戈门”放在用稻草编织成的“糜稳”里保温。“糜稳”上系着绳子,可以直接把午饭挑到田头给劳作的人们吃。饥肠辘辘的农民看见家人挑着“糜稳”,就知道芋头菜饭来了,好像大老远就能够闻到芋头菜饭的香味而食欲大开。蓝天之下,凉风之中,坐在田埂上大碗地吃着芋头菜饭,计划着农活,谈论着年景收成,兴许只有陶渊明才能体会到艰辛的农家也有田园之乐。冬耕时我们小孩子经常跟着父母到田地里吃芋头菜饭,叫做“吃田头糜(饭)”,那真是童年的高规格享受。

和平常饮食一样,现在人们办酒席越来越精细,好像完全不用芋头做一道菜了。我父亲说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家家户户都贫穷,元宵节“做头”人家办的酒席,连着办三天,炸豆腐、炒米饭和芋头是最重要的三道菜,元宵酒席那时称为“春酒”。困难时期,我老家的人们还曾经把芋梗的皮扒掉,把里面的肉用开水焯熟再用食盐腌制做菜,吃后会让人不停地流口水,莆田话叫“流津nuǎ”。那时是连芋梗都不得不吃。如今是富贵人多病,吃多一点芋头,腹中老胀气!

莆田民间说芋头“有达”,其实应该就是“有毒”的意思。有皮肤疾患的人据说不应该多吃芋头。有的人吃芋头会皮肤过敏,长红疙瘩。给新鲜的芋头扒皮时,手心皮肤经常奇痒无比,越抓越痒。我父母总是叫我们用稻草生一堆火,把手心放在火上烘一会儿,奇痒立刻消失,百试百效。此法用于因新鲜山药引起的手心瘙痒一样有效。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很多,莆田人照样喜欢“芋芋”。

不知凶年、饥馑之年是否不再有,但记住莆田俗语“芋芋一年”、“做家庭侬芋芋”,就不怕岁月艰难!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