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仙方言 点滴辨惑(六十九)
【发布日期:2017-11-2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七十七、谐音与民俗

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与民族使用的文字是表音文字,而汉字则含表形、表意、表音。所以常常出现同音不同形,同形不同音,同音不同义,同形不同义,同义不同音,同义不同形的现象。这虽然是缺点,给学习汉文汉语增加难度,但人们可以把这个缺点化作优点,创造出别具特色的汉字汉语文化:如对联,诗词。其中利用谐音构成趣味是常见的一种。属于汉语一支派的莆仙方言亦然。

一、“逢筑(竹)而筑”。是莆仙方言中运用谐音既古老又典型的一句俗语。宋代之前,木兰陂未建,当地水患不断。唐末莆田出一得道高僧妙应禅师,他能预知未来,出言成谶。有人问他什么时候这里能筑一防水患工程。他说“逢竹(筑)而筑”(莆仙方言筑与竹同音)。宋初钱四娘、林从世先后来莆筑陂,因择址不当,均未成功。宋熙宁六年侯官李宏应诏来莆兴修水利。他未来之前,当地一位与他友善的高僧智日禅师,将出云逰,告别时告诉他:后当再会于木兰山下。是时莆田连遭二次筑陂失败,人心受挫。李宏要第三次在莆筑陂,人们信心不足。正当李宏苦于人心不齐、陂址难定之时,智日禅师来了。智日禅师精通天文地理人心,他为李宏择陂址于木兰山下,并以插竹为标志,以符妙应禅师“逢竹而筑”的谶语,于是人心振奋。李宏在兴化平原南洋十四大户(三余七朱、陈林吴顾)的协助下,终于筑陂成功。陂筑木兰山下取名木兰陂,后溪亦因陂而名木兰溪(原入海一段溪曰濑溪)。“逢竹而筑”也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笔者以“遇兰回澜”谐音句与“逢竹而筑”配对,悬挂于陂北智日禅师纪念堂内。

二、“牛头前读疏”。“疏”去声,例如:道士(师公)念疏。古时臣下向皇帝或朝廷上奏本,称“上疏”。例如《海瑞上疏》。“牛头前读疏”这一莆仙方言俗语是体现古时一较大民俗。农耕社会,耕牛是一大劳动力。官民都很重视耕牛。擅自宰牛不但官衙要判其重罪,还认为死了到阴司也要下地狱。耕牛若老弱病残,失去劳动力,需要结束其生命,要经官方批准。宰牛前有一隆重的祭奠仪式,对牠宣读疏文,肯定牠的一生苦劳,为人间造了福,好去转世投生。后社会发展,观念改变,这一包涵人情味的民俗不复存在,人们也渐渐不懂“牛头前读疏”的意,有人把“读疏”写做“读契”(契疏音相近),认为契约是重要文件,对牛宣读毫无意义,义同“对牛弹琴”。失去了民俗内容,这一俗语就减色无味了。

三、连生贵子。莆仙方言结婚仪式中有许多独特的民俗。例如在新婚洞房门上或眠床帐帷前要悬挂一串干果:莲子、花生、桂圆、红枣。这不是提供给新婚夫妇做点心的,而是用谐音象征“连生贵子”。因为莆仙方言这四种干果的名称各有一个字的念音可以组合成“连生贵子”的吉祥语。类似的还有宫庙内壁上常画祈(旗)求(球)必(笔)应(印)、科(戈)甲(角)连(莲)登(灯)等等。

四、天赦(泻)日。久旱无雨,人们盼望甘霖。如果盼到一场大雨,莆仙人会欢呼:“天赦(泻)日!天赦(泻)日!”好多人以为这是说老天爷拉稀(泻)了。这又是同音带来的误解。古时人们有这样的观念,认为天上有神灵在监管人间,如果人间(包括君臣百姓)出现邪恶就会遭受天降灾祸的惩罚,苦旱也是一种老天给于人间的惩罚手段。经过一段旱灾,天下雨了,是老天赦免了人间的罪恶。所以是“天赦日”。例如皇帝逢喜事或灾难,就颁布“大赦令”,赦免在押囚犯,向上天下民酬谢或认罪。后来词义扩展,如果有人平日俭啬、小气,突然一天变得慷慨大方,人们也会说:“今旦是‘天泻(赦)日’了!”是说他格外施恩了。

五、三十暝间看戏。这一莆仙方言俗语,古时几乎人人都懂得其含义,现在这俗语偶而还出现,但人们几乎都不懂其含义了。这也是因为承载这一俗语的民俗不存在了。旧时,公共卫生医疗条件不佳,经常发生各种瘟疫,短时间内死了好多人。人们恐惧,认为是瘟神所为。所以每年年终三十暝,要在供奉瘟神的宫庙办筵演戏,酬谢瘟神。供瘟神的地方称“府”,许多宫庙里也陪祀  部大臣。所以这场特殊的戏称“戏”。当时莆田城内演  戏的地方有五帝庙(瘟神)、青莲阁(痘神)、姨妈宫(痘神)、城隍庙、安福大王爷庙等。旧时莆仙有新年正月不能讨债(认为是不吉利)的习惯,一年债务都要在大年三十这一天清理,三十暝是人们最忙之日。负债的穷人就借看戏来避债,因为债主不敢在瘟神面前逞威。现在瘟疫罕见了,戏不演了。但这一俗语尚在,所以人不知其详,只当做忙里偷闲的话。但莆仙三十暝还有一习俗,即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称之为“围炉”,恰好“炉”与“”音相近,许多文人就写做“三十暝间看炉  戏”。含义完全变了。

  戏”的“”字,是莆仙独创的字,不见于字书。笔者认为这个“”字可能是“掳”字的讹写。 ”。(王琛)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