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蒸笼匠
【发布日期:2017-11-3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李福生

 

传统的蒸笼用竹篾、竹片编制而成,透气性良好,很适用于蒸东西。竹蒸笼,莆田方言叫“炊笼”。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蒸笼,逢年过节时,用于蒸红团、“番薯起”。农村、工厂、学校和机关单位的食堂都是用蒸笼来蒸饭罐,当时蒸笼盛行一时。

我记得在老街边有一条小巷,叫竹巷,有不少店铺专门制作竹器竹具。其中有一家专门制作竹蒸笼的作坊,陈旧简陋的老屋里,一位师傅正在制作蒸笼。师傅名叫陈大荣,而老街上的人们都习惯称他“炊笼荣”。他五十开外,中等身材,后背略有点弯,一对微凹而又黑又大的眼睛,显出与年龄不相称的老态。

作坊里摆放着已经制作好的大小竹蒸笼,散发着竹子的清香,竹片、竹篾、竹条等原材及锯子、凿子、刨刀、竹刀、钻子等工具遍地都是。一把把工具年代久远,几乎都是从祖辈手中传下来的。刀不锋利了,磨之后继续用;刨子不顶用了,换块刀片继续使用。连很少见的老式钻子,也都是“永久牌”,把手处磨得油光发亮。

“炊笼荣”做竹蒸笼在竹巷最里手,他有四十多年的制作经验了。这手艺,是他爷爷、父亲手把手教他的。其父亲负责做蒸笼的外围片,厚薄比尺子量出来的还精准。他主要负责做蒸笼底,剖、编、切,手工做出来的底扎扎实实。他的妻子则负责编织,做蒸笼盖,一家人分工合作,效率还是非常可观。

“啪”的一声脆响,“炊笼荣”将剖开好的竹皮递给妻子做编织,自己则换一种工具,将已经做好的竹板按照尺寸切成一个圆形,而他的父亲也已经刨好了竹片,正在细细对比着。外围片套竹板,编织做盖,再加两个把手,一个蒸笼就做好了。这份流水作业在小巷里并不起眼,但他们的手艺从祖上传下来,已经一百多年了。

“炊笼荣”的作坊堂屋并不亮堂,一家人就着门外的光线埋头做着手艺,丝毫不受影响。这样的手艺,纯粹考验着制作者的水平。“炊笼荣”铲出十几片竹片出来,每片五六十厘米长,全部要铲成一样厚薄的外围片。他做出来的外围片,都是一样尺寸,不厚不薄,不宽不窄,丝毫无差。果然是祖传手艺,心中有把尺。

作坊里,一摞摞手工蒸笼靠墙堆放着,有两米多高。很多蒸笼都是单位的食堂所订。有一次,有一家工厂订了一个大蒸笼,直径足有一米六,大型蒸笼的原材料非常讲究,很不容易找。“炊笼荣”花了两天时间,前往深山中寻找竹子。回来后一家人用了三天时间,日夜加班,才制作完成。从此,“炊笼荣”的名声更响了。

不久前,我回老街办事,正好经过“炊笼荣”家门口。“吱”一声门响,一个满头银丝、面容慈善的老人露出一丝笑容。我有二十多年没有见到这位蒸笼匠了,但我一眼便认出他是“炊笼荣”师傅,他衣着十分简朴,由于上了年纪,后背更弯了。听说,他好多年前就不做蒸笼了。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