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1300年延寿陂依然滋润北洋
【发布日期:2017-11-3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图一从高空看分水河口(来源:谷歌地球截图)

 

 

图二分水河口,远处是延寿桥。

 

 

图三分水河,近处是下游。

 

 

 兴化平原四大陂中,延寿陂是最早建造的,是莆田第一次利用大溪流灌溉农田。但是从明代开始,就无人知道在哪儿。是毁弃不用,还是仍在使用,只是我们看不出来?

如果延寿陂不存在了,那么其灌区的农田,就不会得到灌溉。明代彭韶称其“遗迹莫睹,而溪流溉田如故。”他说的“溪流”,就是沟渠。沟渠也只是延寿陂工程的一部分,只有通过整个工程,溪流才可以被引来溉田。事实上,延寿陂仍然保存完整,并一直在发挥水利灌溉作用。

先了解延寿陂灌区。

吴兴开发北洋平原,先围垦,筑堤抵御海潮,为平原上的人居和农业生产提供保障,也起拒咸的作用。从陈池养《莆田水利志·堤防》可知,北洋的海堤,从今天的江口,到三江口镇,涵江,经白塘镇,到城郊。我们认为,吴兴主持筑的堤坝,从今三江口镇新港开始。其走向如下:从新港沿着延寿溪入三江口那一段的西岸向南,到后宫、南埕。这一段挡延寿溪。从南埕开始,沿木兰溪北岸筑堤。到宁海桥北,经孝部、镇前、涵坝,到荔浦,再延伸一小段。从整体看,从南埕到荔浦,海堤所走的路线,正是木兰溪在兴化平原上成“几”字形的那一段大弯曲。延寿陂灌区,东部和南部以吴兴筑的海堤为界,北部大概到今梧塘镇漏头村,西南部从陂首开始、以延寿溪正流经潭头桥到荔浦那一段为界。

再看延寿陂工程。

黄仲昭《八闽通志》是最早详细记述延寿陂工程的书。该书卷二十四曰:“吴兴始塍海为田,筑长堤于渡塘,遏大流南入沙塘坂,酾为巨沟者三,折巨沟为股沟五十有九。横经直贯,所以蓄水也。即陂之口,别为二派:曰长生港,曰儿戏陂。濒海之地,环为六十泄,所以杀水也。其利几及莆田之半。”根据志书和其他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考察,可知延寿陂工程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陂未筑之前,延寿溪从吴峰山(延寿村所在地)西侧,经今吴公潭北上,出山,奔腾不羁,直冲向北面。吴兴在杜塘筑长堤,截断溪流,使掉头东南流,入沙塘坂(今荔浦)。这长堤应是今绕过吴峰山最北端的那一段的延寿溪的北岸,直到延寿桥北,弧状如“(”,比较长。经过历代重修加固,也可能南移一点。这是与平原上其他大陂不同的一个特征。其他陂用拦河坝截流,抬高水位,引水灌溉。延寿陂是遏流,使改道南流,然后分流入沟。今天的长堤前溪流一碧如带,堤上游人如织,花草竞妍,要知道一千三百年前,那地方是山边荒野,遇山洪暴发,激流啮岸,长堤欲溃,抢险大军与怒涛紧张对峙,惊心动魄。显出创业之艰难。

沟渠是延寿陂的主要配套工程,上接分水河(见下文),引溪水灌溉北洋。陂未筑之前,延寿溪从杜塘分为三派,一派入荔浦,一派入韩坝,都注入木兰溪,另外一派由三江口入海。这就是“巨沟三”,不必挖,只要疏通(酾)就行了。吴兴又带领莆田先民挖了五十九个沟,组成纵横交错的河网,用于蓄水、引水灌溉。这意味着今延寿陂灌区大部分的沟,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历代又挖了一些。

在外围海堤上开了六十个泄,就是排水涵洞,以减缓水势,或在水灾时排水入海。以后历代有所增减。其中有三个大的泄,后来修建了陡门(闸门),即端明陡门、韩坝陡门和芦浦陡门,可以开闭。

延寿溪正流从遏流长堤继续向东南,经潭头桥,直下芦浦(今荔浦)入海,起分洪排沙作用。延寿溪的沙石也很多,造成危害。《八闽通志》曰:“吴兴虑时水为患,于渡塘溪口别分一派通浦,壅沙为塍,遏水入洋。雨大溪溢自推沙而注于海;水减,顺溪南下,沙复自壅成塍,不劳人力,通塞自如,若儿戏然。”平时水缓,河里的沙堆积成小堤,挡住水流,较多的溪水由分水口进入北洋灌溉;雨大时,溪水涨溢,推沙入海,河里的沙少了,更多的水排海,防止北洋内涝。不用人力,自动调节北洋进水。确实是科学的方法。由于东圳水库的修建,沙石的危害减少了。

现在到了最关键的一环。导流入平原的河口在哪儿?

据我们考察,分水河就在延寿桥下游约200米处。那地方北岸有一个分水河口(图一),溪水从这个河口(图二)进入引水沟渠,灌溉北洋。这是人工开挖用于控制进水的咽喉,以入口的大小控制进水量。分水河(图三)长度约110米,进水口宽度约37米,最窄处约20米,笔直,南北走向,进水角度与溪水流向成锐角,有利于取水防沙。东岸是浦头村西边的大片荔枝林,河岸直立,高出水面2-3米。西岸是绶溪公园。下游数百米就到企溪地界,过大坝(古作大泮,音“大妹”)桥东去。

无坝引水是延寿陂区别于其它大陂的另一个特征。陈池养虽无法确指陂首所在,他也认为:“陂首迭石遏流,延寿无之,以其潴(蓄)水通沟而名以陂也。”“延寿陂筑堤障溪,分流入沟溉田,障而能蓄,亦名以陂。”(《莆田水利志》)如果像其他大陂一样,在延寿陂上找拦河坝,那是找不到的。

最后,古志书所谓“长生港”,就是分水河。

《八闽通志》说:“长生港即延寿陂口中港也。吴兴于漏塘上开港通溪,港内深八尺,广五丈,其口深四尺,接溪,以大水为则。务欲开拔溪源时水下海,民田获利,遂号长生港。今东厢、延兴、延寿、仁德、孝义诸里田,多仰溉于此水。”

以上这段文字与《弘治府志》记载大体相近,一些句子相同,可能都来源于更早的文献。“港”在古文中并没有“可以停泊大船的江海口岸”的意义。《集韵》:“港,水分流也。”即江河的分流。那么,“长生港”就是命名为“长生”的分流,就是上文提到的分水河。《八闽通志》说“深八尺,广五丈,其口深四尺。”按照唐代一尺合今30.7厘米算,宽度与目前实测最窄处20米基本相近。河口有一个四尺(约1.2米)的“门槛”。经过千年冲刷,东岸崩塌,河道变宽了。

延寿陂工程包括遏流长堤、分水河口、沟渠、泄和分洪排沙部分,是一个完整的引水工程,一千三百年来都在使用,造福莆田人民。(余学范)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