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市政协“传承保护古民居和历史文化街区”专题协商】报道之三
【发布日期:2017-01-0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调查研究

 

 

 

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前连老民居 

 

●对策

 

 制定标准,突出重点,依法依规严格保护

 

莆田是古府新市,传承保护古民居和历史文化街区任重道远。一要制定标准,规范性保护。根据保护古民居、古建筑、古街区的法律法规,制定适合我市的古民居认定标准。按照统一的标准,准确评定古民居,明确保护范围,确定保护等级,既要坚持应保尽保,又要防止滥竽充数,把有限的人力财力用在保护价值较高的古民居、古街区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古民居、古村落、古街区的影像视频等档案资料,为古建筑传承保护提供详实依据。二要突出重点,抢救性保护。目前,我市存有近三百处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民居、古建筑。要依据古民居的建筑特点、建筑质量、历史文化价值及完好程度,对古民居的风貌、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实行分类保护。对列入文物的要依法加强保护,对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能集中展现莆田建筑特色的要优先保护,对不可再生或濒危的进行抢救性保护,让莆田的历史足迹、发展脉络永久留驻兴化大地。三要因地制宜,整体性保护。莆田自古科甲鼎盛,历史上有莆籍宰相17名、状元21名、进士2482名。要挖掘名人古居的历史文化价值,能抢修的及时修缮,需重建的建新如旧,让名人故居与荔林水乡相映生辉。在绶溪两岸规划控制纵深5001000米的土地,收集利用复垦中拆除的建筑材料,有序在荔林之中镶建具有莆田特色的古民居,逐步形成既有莆田文化特色,又有江南水乡风韵的传统文化景观带。新村规划建设应避开古民居、古建筑,不搞大拆大建、千村一面,妥当处理农民在改善居住过程中面临的土地复垦问题,把保护文化遗产与惠及百姓生活有机结合,既保护古民居、古村落、古街区的整体历史风貌,又彰显城乡共同繁荣的现代文明气息。

 

提高认识,抢抓机遇,强化责任切实保护

 

古民居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恰逢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黄金时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棚户区改造和鼓励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等,都为我市进行古民居、古村落、古街区保护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我们要抢抓机遇,切实做好古民居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传承工作。一要加强领导。建议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市里主要领导任组长,聘请国内知名的文物保护专家为顾问,下设办公室和综合开发、文物保护、旅游文化等工作机构,有序推进古民居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与开发利用,合力提升莆田文化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二要强化责任。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保护文物,守土有责”的意识,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处理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关系,切实把历史文化名城名村保护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通盘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三要充实队伍。切实加强文化遗产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大力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人才,培育熟悉、精通我市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特点的专业维修设计队伍、施工队伍;要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组建志愿者队伍,加强巡视防范力量,预防天灾损毁和人为破坏。

 

●委员声音

打造乡村休闲旅游

近几年,随着城市的扩展及旧城、旧村改造步伐的加快,文物古迹日渐消失。

六届市政协委员王建煌说,加快保护传承古民居和历史文化街区,让人们记住乡愁,留住城市DNA已刻不容缓。虽然我市古民居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差距较为明显。特别是古街区、古村落脏、乱、差现象还比较突出。主要问题有,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青壮年多数外出打工经商,这些地方以老年人居多,卫生习惯较差,加上农村散养家禽等,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前几年缺乏规划保护,部分古民居被钢筋、水泥等现代建筑所替代,整体古建筑遭到破坏,影响原有建筑群的整体格局;古建筑年久失修,自然性衰败比较严重,面临水火虫等的威胁。

王建煌认为,做好保护传承古民居和历史文化街区这项工作,首先要对集中连片的名街区、名村进行重点修缮保护,起到以点带面引领作用,同时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对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古民居进行保护。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仙游县石苍乡济川村为例,济川村有明清古民居上百座,整体保护较为完整,但整体环境有待提升。前连村清民国古民居丁字型连坐上千间,规划部门、住建部门、文化部门非常重视,多次深入实地调研。

就如何做好古民居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工作,王建煌建议:一要从卫生整治入手,做到水清、岸绿、环境整治、配套设施完善,对部分已翻建的房屋应进行立面改造、整体与古民相协调,拆除一些有碍景观的太阳能、热水圆周桶等,改为室内热水器。二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乡村旅游,合理开发利用,提升人气,做到可持续发展。三要挖掘历史文化名村潜力,做好古民居传承保护。四要加强宣传推介,提升历史文化名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五要另择一处规划建设新村,以满足农村百姓居住需求。此外,对散落不连片的古建筑,要做到“一禁四防”保护,即禁止无规划,无审批翻建,防火防盗防虫防水。

提升宋城文化品位

六届市政协委员罗中凡在莆田历史文化街区宋城长大,对老街有特殊的感情。他动情地说,古民居是见证历史变革,久经岁月沧桑,体现民风民俗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鲜明的莆田元素。打造历史文化街区也承载着一个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是彰显莆田地方特色的基因所在。

罗中凡说,近年来,我市为古民居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和开发做了大量的工作。市政协还开展了相关调研视察,在《莆田侨乡时报》开辟了文献名邦专栏,对莆田的历史文化背景,文化内涵,以更宽广的文化视野,把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推出系列介绍古民居的历史人物故事,值得赞赏。

宋城古民居大多为清代及近代建筑风格,大路为明清以后发展起来的传统商业街。保存大量明清民国的传统建筑。庙前为明清古街,整个街道都是宋代格局,结构,民居府第较多。罗中凡说,外地人来莆田主要看古民居。古街周边有大量极具特色文物,如三清殿、古谯楼、城隍庙,卫理公会总堂,文峰宫三代祠。

罗中凡认为,要以保护传承为主,开发利用为辅。他建议,要学习借鉴福州三坊七巷或锦衣巷,把旧城改造的古建筑集中移建,充实宋城古街内容,丰富内涵。

罗中凡回忆说,市城乡规划局前几年邀请同济专家做过一次古街的总体规划,是宋城整片的大规划,做得很具体,如大功能区、门面的装修等等,有很多东西可利用。建议新成立市文化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尽快着手通过产权置换、现金收购、租赁使用等途径,统一规划、招商、管理,一步到位。提升文化品位,打造富有人文关怀的古街,创办莆田历史名人纪念馆、兴化民俗体验馆、美术馆等,让游客能留住。同时,聘请退休学者专家名人,参加古民居保护,当义工,发挥余热。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古民居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是一种历史的见证,是一种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观价值。”

六届市政协委员陈文山认为,保护莆田古民居的意义在于:“保护莆田的传统文化;对研究莆田历史有重要意义;对莆田各朝代建筑特点的研究有深刻影响;为莆田的旅游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陈文山说,古民居保护要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结合起来,才具有活力,才能做强做大。要做好古民居保护规划,规划起点要高,合理布局,功能配套,品质至上,重视品味,因地制宜,发挥特色。

“要根据古民居的不同特点、历史地位、文化背景、地理位置、建筑结构等不同,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要因地制宜,把保护区各具特色的东西凸显出来。”陈文山就莆田旧城、涵江萝苜田、东阳村、济川村等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村提出建议:

莆田旧城是莆田的文化中心,城里人重文化,要把宋城的改造提升与文化底蕴、品味展示出来。如对县巷县政府大门进行仿古改造,使人一走进宋城,就能看到古韵味的东西。在县政府对面的墙壁上把莆田的历史、宋城的历史铭刻在壁上,使游人、莆田人对莆田的辉煌历史有更深的了解,留住记忆。

涵江素有“小上海”、“东方威尼斯”之称,涵江人重商贸,要借萝苜田的保护、改造,把涵江商贸重镇、小桥流水、江南水乡风貌凸显出来。

城区附近的古村落要与新农村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如东阳村,要把具有古韵味特色的明清时期的古民居保护、修缮好,其它的全部拆掉,集中安置,腾出旧宅基地及空间,进行修路、绿化,提升品味。东阳村水系发达,距离涵坝、白塘很近,可人工挖一大湖(东阳湖),把古民居、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作为莆田的后花园,开发出休闲旅游。

仙游济川要把文化名村的保护与仙游丰富的旅游景点结合起来,形成山区旅游,才具有活力。时报记者 郑育俊)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