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一张门牌的变迁
【发布日期:2017-09-0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这张红色的门牌是最早期八十年代的时候分发,那时候我刚刚嫁到这里。下面这张蓝色门牌大约是2005年左右我们平海乡改为秀屿区平海镇的时候换发的。现在又换了上面这张二维码门牌,听说扫一扫就能知道我家在哪里。”平海镇西柯村宋厝的卓大姐说起自家的门牌如数家珍,门牌的变迁记录了寻常人家的点点滴滴,更是记录了整个莆田变迁与发展。

从阳春三月到三伏暑天,经过秀屿公安分局的民警和网格员们几个月的努力,给秀屿区的每栋房子都编上二维码“身份证”,给每家都换发挂上门牌,标准地址二维码工作完美收官。

“我们前期四五个月的地址清理、入户访查工作最后都浓缩在这一张小小的门牌上。”平海派出所二维码工作民警林海彬拿着手中的门牌说到。相对比于以前的门牌证,现在这张门牌有它独特的作用,通过扫一扫它右下角的二维码能够将线下需求与线上应用紧密地连接起来,不同群体扫二维码能得到不同的服务。对于普通群众来说,扫二维码后除了到房屋所在地理位置、警情信息、一键报警等公共服务信息,同时还可进行位置导航、“小黑板”留言等。如果是民警入户访查,通过二维码扫描还可以进行实有房屋、实有人口的管理,实现对房屋租客信息动态管理。从此门牌开始智慧生活。

考虑到辖区房屋数量多但是工作人员少,根据省厅要求必须在8月底全面完成二维码门牌换发工作,平海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和网格员都主动加班,每天天蒙蒙亮就出门直到夜幕降临看不清房屋才收工回到所里。户籍民警则接过他们访查的情况登记表,开始晚上的加班,将访查时信息录入系统,保证信息的动态管理。民警们说,我们2个社区民警和12个网格员都中暑和在泥泞的小路摔跤的经历,但这些都不是问题,最困难的是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相同解释的对话一天要说上几十遍。在初期清理访查时,群众总认为申报一个门牌就要交一份钱,在询问其具体情况时不配合不支持,民警总要耐心解释,这是一项利民惠民的工程,由政府统一出钱。到现在安装门牌时,群众看到不收费就认为门牌要越多越好,有分户就需要门牌,有几个儿子就要几个门牌,民警又要解释这是根据建筑物来安装门牌,一栋房屋建筑物就安装一个门牌。

 “安装门牌的时候,肩上背着门牌,左手一支胶枪,右手一部手机,是我们的标配。我们每天带着这些东西走村入户贴门牌,虽然一个个网格员都晒成黑妹,但现在看到一个个贴在墙上的门牌,就有成就感。就觉得一切都值得。”平海派出所网格员唐丽芳说着,眼角不禁流露出一丝自豪。

此次标准地址二维码门牌换装工作,规范了门牌号的编划,给每栋房屋建筑都贴上专属“身份证”,为群众生活带来便利,把关爱送进千家万户,既方便了群众办理地址相关业务,又提高了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也密切了“警民一家亲”的警民关系,赢得群众广泛赞誉。   (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李宝华)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