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子和
“拐伞”,这是莆仙话的发音,只有兴化人才知道其含义,其实就是锅边糊,在当地很多人都会选择它作为早餐。清香的“拐伞”加上香脆的煎粿,颇具地方特色,“古早味”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记得在儿时,母亲去碾米厂碾米回家后,都要用筛子筛出大米,用于做饭。而筛下的碎米,母亲舍不得拿去喂鸡,总要清出其中的杂质后,用于煮“拐伞”和煎粿。于是,一看到母亲去碾米,我就满心希望早日吃上这两种美食。一旦母亲有空闲,我便如影随形地跟着她,问她什么时候要浸米磨浆。
每当看到母亲当晚用水浸碎米的时候,我就高兴极了。熬过了那个漫长的夜晚,天一亮我便起了个大早,没等吃完早饭,就“占领”了推磨的阵地。期间,随着石磨的旋转,白花花的米浆纷纷投入了磨槽的怀抱……磨好了米浆,我把韭菜切段,母亲将南瓜刨丝,然后将它们放入米浆里,加入盐搅拌均匀。这些自家种的蔬菜,为米浆增添了色彩、香味。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负责烧火。等锅里的油一烧热,母亲便放入米浆,摊平,翻面。我控制着火候,烧慢火。油煎几分钟后,煎粿就起了锅。此刻,香飘四邻,我顾不上烫嘴,抓起一块煎粿便往嘴里送,其又香又脆,美味诱人。
剩下的米浆,则用于煮“拐伞”……在我们焦急的等待中,“拐伞”终于煮好了,母亲说要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母亲的话音刚落,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拐伞”,清香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母亲看我们吃得欢,便说起了她童年的经历。她小时候,生活极其艰难,全家人一日三餐都吃不饱,更不要说吃煎粿、“拐伞”了。过节那天,也只是吃饱地瓜饭而已;除夕“围炉”,不过是吃顿干饭、青菜萝卜汤罢了。外婆总是风趣地说,地主、富人家吃大鱼大肉,穷人家就当萝卜是大肉吧……
关于锅边糊,还有一个传说呢。相传在明朝,戚继光将军打击倭寇时,百姓为慰劳将士,浸米磨浆,准备精制各种粿食。忽然,一匹快马带来紧急军情,说倭寇正策划偷袭戚家军营,戚继光就决定提前于拂晓出击……由于未干的米浆做不了粿,百姓匆忙间便将馅料都放入锅里煮成汤,再倒入米浆搅拌,让将士吃米糊以暖暖身子,没想到竟大受欢迎……
如今,“拐伞”、煎粿成了风味独特的小吃,已流传到省内外……
旅居海外的莆田人,在异国他乡一听到有人提起“拐伞”、煎粿,就好像亲眼看到了故乡的“倩影”。浓浓的“古早味”虽普通,却承载着游子满满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