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一位先生和一座古桥的情缘
【发布日期:2018-01-2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来濑溪村采风,当地乡贤吴家粦先生(原华亭一中副校长)带我们来看濑溪旧桥。吴先生家住桥北,乃土生土长的濑溪人,对这片土地,这座古桥有着别样的情怀。

走到桥南,桥头仍有宋代雕刻的石将军,坐在那儿,因为断了一截,所以坐着。神态可掬,面容饱满,泰然自若,历经风雨洗礼,不惊不喜。大家在此拍照,看木兰溪,麦芒站在桥墩上看风景,看溪水,看远方的三紫山,我们在桥上看她的背影。

文联主席宗哲借了卷尺,考古一般,丈量石将军的身高,许元松先生、石瞒芋和雪泥,更是踩着杂物、污水,泥泞不堪的小路,下到木兰溪边去拍摄,并丈量断为两截的石将军的另一半身高。我们在桥上,为他们那一份认真痴迷的劲儿所感染。

事实上,我是走了一半折还回来的,木兰溪呀木兰溪,如今为何变成这般模样,这不是我记忆中的木兰溪。污水塑料袋杂物布满溪岸,其味不敢恭维。在童年的记忆中,木兰溪清澈见底,曾到溪边沐足,捡贝壳,溪边百姓捣衣洗菜,盈盈一水,鸥鸟低飞,夕阳西下,碧波荡漾。世事如梦,溪水不复当年。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说:“人不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里”,想想也是,河流刹那变化,如同虚空里的云朵。

童年少年时代,时常经过古桥,行走在古桥上,风很大,时有汽车开过来开过去,曾有一位女子从车窗扔来油条等食品,那时是非常稀罕的,可我不敢捡。至今想不明白,她和我之间,到底有某种因缘。她对着我微笑,并说了什么,可惜风吹走声音。

为了掀开这座古桥的面纱,也为了表示自己对历史的景仰,特引用雪泥文中关于古桥的史料——濑溪古桥,古时为莆阳渡,位于今城厢区华亭镇濑溪村。未建桥前,莆田西部南北为木兰溪所隔,交通不便,人们来往两岸仅靠小舢舨摆渡。宋绍兴十三年(1143),建浮桥通行。

南宋乾道三年(1162),兴化知府钟离松曾在旧桥下游百步三峡循旧基建桥不成(今顶垞一带)。宋淳熙十年,丞相陈俊卿倡建濑溪桥,于今址造石桥,长15.4丈,高3.9丈,计13墩,从此,南下泉漳北上福州临安的官府驿道成为陆上通途,周边百姓免受摆渡风涛之苦。桥成,百姓在桥北建祠奉祀。

清康熙三年(1664),濑溪桥塌,县令沈延标重新修建,易以木结构。康熙五十五年(1716),乡贤蔡震仲捐金二百两,并招募泉州绅士施韬重修。雍正十年(1732),此桥又被洪水冲垮,由仙游绅士徐万安重修,后改为单车道桥。

到了民国23(1934),十九路军驻守濑溪村时,因遭国民党中央军滥炸,桥梁满目疮痍。民国27(1938),为阻止日军南侵,此桥与福厦公路同被毁坏,不能通车,抗战胜利后始得重修,并经多次改道拓宽,改为双车道木板桥。

解放后,改为水泥桥。1986年,旧桥上游不远处新建一座现代化濑溪大桥,1988年竣工。现旧桥仍是附近村落农贸集市交往必经通道。

综上,迄今八百多年的濑溪古桥历经岁月沧桑,几经迁徙、毁坏、改造,尚存今貌。

和我对古桥的态度截然不同,吴先生一心为当地百姓考虑,他朴实的话语接地气,娓娓道来——1999年大水漫过桥面,桥墩被冲垮两墩,桥两头封住,不能通行。逢雨天,旧福厦路被淹,需涉水而行。姐姐嫁到对岸,虽隔溪相望,回娘家一趟却不容易。除了姐姐的困境外,其他乡邻一样面临交通不便的苦恼。桥北桥南隔水相望,桥北田地也有在桥南,绕道新桥路很远。人们为了图方便,时不时的有人翻越栏杆,抄近路,其中潜藏着危险。吴家粦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作为区政协委员,他几次提出委员提案,从几个方面阐述——其一,作为文物,濑溪桥为莆田四大桥之一,上世纪60年代,山头有部队保护。(吴家粦回忆往事,听得父亲说解放后,台湾飞机曾来轰炸,濑溪桥差点被炸,炸弹坑有好几个。飞机一来,大家吓得跑,自家屋后有一弹坑,他父亲说,当时只听得一声巨响,全屋都暗了。并说自己读小学时,和部队里的一位军人很有缘,一起看电影,去溪边玩,部队离开后,还时有通信,后军人退伍,自己去五中读书,渐无联系。);其二,战事需要,和平年代居安思危,保有两个桥。其三,交通需要,民众需要,五个村,2-3万人口来往出入。其四,安全问题,经常有人从桥栏处跨过去。其五,百姓的情感寄托,过去上面一层是木板,下面是石板,坦克要经过时,群众把稻草拿去铺设。等等,春节前提交的提案,年后参与论证,并带着相关部门实地察看,之后政府立即开始着手修复。

采风时,有缘得遇吴先生,他在学校时,从工会主席到副校长的职务,一直和校长蔡瀛洲配合默契,共同打造当时的华亭一中,一时盛名远播,沿海山里许多学子慕名而来。他为人宽容,肝胆相照,在华亭乡亲中口碑极佳。退休后,时常和老校长有联系,相聚,喝茶谈天。他热心公益事业,他说,退休后,谢绝几家单位聘请,除了做些公益事外,不想当金钱的奴隶。

吴先生家的庭院中,种满了各种颜色的三角梅,以及桂花、茶花等。大家纷纷拍照留念,难得这一方闹中取静,雅致清幽的小庭院。

这座古桥,因了热心公益事业的吴家粦先生的热心呼吁,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得以修葺保护,目前可供行人、小车通行。极大方便了桥南以及后枫、顶宅、坪坂等村庄群众出行。

修桥铺路,惠及子孙后代,功德无量,同样,为保护古桥而不辞辛劳,完全利众,这番情怀,如月高洁。吴先生家在桥北,交通便利,他之所以三番五次,奋笔疾书,一来出于对群众由衷的关心;二来古桥也承载也他太多太多童年的记忆,以及无数美好的往事细节。同行的朝明先生再再问起,经过旧的濑溪桥的那一段福厦路在哪儿,依山临溪的那一段,是的,我们曾经用脚走过的,古老的,窄窄的濑溪桥,在与不在,那份感觉,无可言说。

阳光晴好,照在石桥上;照在这一群来华亭挖宝,力求为保护乡村文化鼓与呼的作家、摄影家身上;照在现存的三个帆形的宋代古桥墩上,照着日夜流淌的木兰溪水。

说几个花絮,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华亭一中大门竣工,吴家粦对蔡校长说,大门修得这么好看,要买两盏玉兰灯来挂在两侧,否则就像一个媳妇娶回来,花不肯买几朵给她戴。见蔡校长不语,吴家粦采用激将法,学校出不起,我出。心想,虽说学校资金并不宽裕,蔡校当会说不用不用。没料到蔡校将计就计,说好呀,你出,从你的工资里扣。我也叫人给你题写“吴家粦捐资”,于是每个月扣50元,扣了一年多,七百多的玉兰灯款才扣清。他回忆往事,说和蔡校合作有蛮多趣事,后来蔡校获校长奖500奖金也捐给学校。蔡校评价吴,对自己量小,对别人量大。当工会主席时,有一食堂女工因让出岗位给一位老师的遗孀,学校给她开2个月工资,太空被、高压锅等礼品吴自己掏腰包。退休后,时常组织退休老师聚会,拍照洗相片,乐于为他人排忧解难……

古桥静默,兰溪轻唱,一片丹心,明月可鉴。吴先生的微信签名——“紫山不墨千秋画,兰水无弦万古琴”,言为心声,道出了他的故土情深。(韩冰)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