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鸿彬
新春佳节,普天同庆,喜气洋洋。恍然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就悄然来临。我不禁浮想联翩,有关元宵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等,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了。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游玩、观戏、赏灯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元宵节的习俗在不断演变,但不变的是,元宵节一直都是人们心中最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自古而今,许多文人墨客都记录了当时的元宵盛况。隋炀帝在《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一诗里就记录了当时过元宵节的情景:“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天上明月高悬,月光流泻,似梵音袅娜;街上张灯结彩,火树银花,流光溢彩,人流涌动。
唐代时,元宵节盛况空前。平时长安城有严格的宵禁,但元宵节前后三天解除宵禁。唐代文学家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一诗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可见,当时之盛况,明灯错落,灿烂绚丽,官民同乐,游人如织,通宵欢度元宵节。唐代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里写道:“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该诗再现了当时的情形,灯火点点,辉煌灿烂,与星光交相辉映,连成一片。夫妻举办芳宴玩乐庆祝,美丽的女子欢声笑语,尽情观赏。
至宋代,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北宋庞元英的《文昌杂录》记载:“休假岁凡七十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天庆节、上元节同。”意为一年官定假期共七十六天,其中春节、寒食、冬至各放假七天,皇帝过生日和元宵节同样放假七天。元宵节放假,在宋朝又叫“放灯”,即开放城门,解除宵禁,允许城乡居民自由进出,彻夜观赏花灯。
南宋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可以想见当时大街小巷明灯高挂,玉树银花,五彩缤纷,街上车水马龙,人流涌动,就连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与万民同欢,观赏花灯,通宵歌舞。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中这样写:“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表现了当时青年男女趁此佳节互诉衷情、表达爱慕之意。
到了明朝,元宵灯节持续时间就更长了,自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七,达十天之久。万历年间南京户部主事张文辉有言:“明灯初试九微悬,瑶馆春归不夜天。光借王城云烂熳,影流千户月婵娟。芙蓉紫烁龙涎暖,琥珀丹倾豹血鲜。玉笛梅花吹徹后,更添银烛照华筵。”花灯如昼,丝竹管乐阵阵,蔚为大观。
清代赏灯活动只有三天。清朝董舜民在《元夜踏灯》中,有两句这样写道:“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样写出了与心上人别时心怀愁绪依依不舍的心情。
在古代,元宵节无不把大街小巷,装扮得火树银花,花灯如昼,热闹非凡,在这欢庆祥和的日子,青年男女涌上街头,和意中人互诉衷情,演绎浪漫情怀。
至现代,元宵节反而逊色了许多,再也难见古代花灯连片、通宵游玩的情形,这或许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关。古代,以农耕为主,人口流动性不强,人们安居乐业,适季耕作。而春节正处农闲,适于休闲娱乐,并且古代对礼节祭祀都有一套规整的程序与要求,人们自然对过节有更高的要求。
现代的人们,娱乐方式更多了,很多人习惯了小圈子的自娱自乐,自然消解了对传统节日的热衷。更由于迫于工作,或生计,好多人来不及过元宵节,就纷纷外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节日的开展。因此,如今的元宵节,简单了不少,有的也举行游灯、舞龙舞狮、踩高跷等,持续时间也比较短。
不过即便如此,乡下的人们依旧很看重元宵节。那天,几乎家家户户宴请客人,张灯结彩,欢庆元宵佳节。
过完元宵节,年味才渐渐淡去。人们带着对新年的期盼,又拼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品味元宵节,感受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但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其习俗的意义都是不变的,都饱含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与孜孜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