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文徵明与莆阳情谊(二)
【发布日期:2018-03-2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林俊像

 

 

赠承德郎户部主事洪君墓志铭

 

二、林俊荐文徵明之事

《皇明世说新语》中载:见素,嘉靖初再起为刑书(刑部尚书),适文徵明应贡至京,乃游扬于公卿间,得授翰林待诏。见素曰:“吾此行为文徵仲了此一事,不为徙行矣。”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摘抄》(卷二)载:林见素嘉靖初再起,为刑部尚书,方到京,适文衡山应贡而至,见素首造其馆,遍称之于台省诸公。时乔白严为太宰,素重见素,乃为力主授翰林待诏。见素曰:“吾此行为文徵明了此一事,庶不为徙行矣。”

2007年西北师范大学李文海著硕士学位论文《文徵明诗文研究》中载:“嘉靖元年(1522),世宗起用致仕的副都御史(实右都御史)林俊为刑部尚书,林俊经过苏州时,邀文徵明去舟中相见。林俊与文林(徵明父)和吴愈(徵明岳父)都是旧交。林俊弟林僖曾做过长洲县学教谕,了解文徵明比较详细。徵明年轻时,与林俊见过面,而且时有书札来往,一叙谈,林俊更为倾倒,驰书工部尚书兼领苏、松水利的李充嗣,请他向朝廷推荐文徵明。到54岁,才照例送去北京国子监,至京后,投卷吏部,等待考试。由于林俊和吏部尚书乔宇的斡旋,就根据李充嗣的奏章,奉旨授翰林院待诏。”

嘉靖二年(1523),54岁的文徵明才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举荐以贡生入京,四月至京师,甫十八日,吏部为覆前奏,有旨授翰林院待诏。参与《武宗实录》和《宪皇帝实录》的编纂。他受到少数翰林的羞辱,主要是嘉靖三年左顺门哭谏事件对文徵明影响很大。嘉靖五年(1526)十月,时年57岁的文徵明选择致仕南归苏州定居。

文徵明出仕,官翰林院待诏之事与邑人刑部尚书林俊的大力帮助分不开,主要有三种原因:①林俊与文徵明父文林、文徵明岳父吴愈都是旧交,友情深厚。②文徵明才30岁(弘治十二年,1499)时,其父文林卒于温州知府任上(年55岁),家庭遭此重大变故。③文徵明少时即享才名,书画造诣深。然在科举道路上却很坎坷,从弘治八年(149526岁到嘉靖元年(152253岁,参加了九次乡试(实际上有十次应试机会,三十二岁那年,文徵明因丁父忧放弃了一次),均落第(没有中举人)。大才子缺大舞台发挥。

林俊(14521527),字待用,号见素,晚号云庄逸老。莆田县城内联桂坊(俗称柴坊巷,今荔城区凤山社区东大路)人。景泰三年(1452)二月十一日生。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成化十五年(1479)授刑部主事,成化二十年(1484)迁本部四川司署员外郎。极论妖僧继晓,下狱,谪姚州判官,累迁湖广按察使,引疾告归。弘治十三年(1500)四月,起召为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台,提督巡江兼理操江。弘治十六年二月,受命巡抚江西,正德元年(1506)七月,升右副都御史致仕。正德四年(1509)十二月(一作正德五年)复以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平蓝鄢诸寇,晋右都御史。正德六年(1511)十一月致仕,俊归,蜀士民号哭追送。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世宗嘉靖登极,敕召为工部尚书,嘉靖元年(1522)正月四日,始赴召。四月改任刑部尚书。嘉靖二年(1523),乞致仕,连上八疏,七月二十二日奉圣旨,特允所请,加太子太保致仕。嘉靖六年(1527)四月初六,是夜二鼓卒于家中。享年七十有六。卒后入祀莆田乡贤祠。隆庆元年(1567),赠少保,赐葬祭,谥贞肃。墓在尊贤里(今荔城区西天尾镇溪白村隔垅大观山)。其著有《西征集》、《见素文集》二十八卷、《奏疏》七卷、《见素续集》十二卷。另撰写有《木兰陂集序》。其中《见素文集》十四卷,被收进《四库全书》。

文林(14451499),字宗儒,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父。明成化八年(1472)进士,十年任永嘉知县。弘治十年(1497)十一月升温州知府,弘治十一年(1498)四月二十九日到任。弘治十二年(1499)六月初七卒于温州知府任上。年五十五。

吴愈(14431526),字惟谦,晚号遁翁,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省昆山市)人。文徵明岳父。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转员外郎。出知叙州府,在叙九年,迁河南参政,兼理屯田。有蜚语中之者,遂自免归。

三、文徵明与林僖

林僖,字待受,莆田联桂坊(今荔城区凤山社区东大路)人。祖父林宗,兄林俊、林侃。弘治八年(1495),其与兄林侃同登福建乡试宋元翰榜举人。历元和县、长洲县(原均属苏州府,今属江苏省。长洲县,后改名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学教谕,祀名宦。正德八年(1513),升寿州(今属安徽)知州,文徵明作《丘壑高闲图》,庆师僖升知州。沈周为僖赋《庐山高》诗。僖性严政肃,崇儒爱士。正德十年(1515),知州林僖大修寿州孔庙明伦堂、尊经阁、进德斋、修业斋、育才斋、师生居所、饮食之所、牌坊等。使明代寿州孔庙的规模基本确定。自是,寿州仕学彬彬有闻矣。寻以剧疾解任,士人至今怀之。

文徵明,生于成化六年(1470)十二月初六日。弘治元年(1488),时年19岁(虚岁),考中长洲县学生员(生员,俗名秀才)。至嘉靖元年(1522)已是53岁了,仍是一名生员。林僖曾任长洲县学教谕,掌教诲所属生员。文徵明以诸生获出门下。两人私交甚笃。林僖升寿州知州时,徵明作《丘壑高闲图》以表祝贺。

四、文徵明与洪珠

洪珠,字玉方,号西淙。莆田县黄石(今荔城区黄石镇林墩村)人。明代书法家。正德八年(1513)举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嘉靖元年(1522),授户部主事,升郎中。嘉靖七年(1528)任绍兴府(今属浙江)知府。嘉靖十二年十月迁浙江布政使司左参政,后转云南按察使,嘉靖十七年(1538)十月升广西右布政使,迁贵州左布政使,二十年(1541)四月升应天府府尹,嘉靖二十二年(1543)五月冠带闲住。其工书法,曾于杭州西湖岳王庙墓道前方照壁上,为岳飞榜书“尽忠报国”四大字。嘉靖十八年(1539),洪珠在广西右布政使任期内为桂林南溪山刘仙岩题“升真古洞”崖刻(行书),为桂林月牙山龙隐岩题诗刻(草书)。

洪珠一生擅长书法,楷、行、草皆工。明朱统重刊《书史会要》载:“洪珠,字玉方,号西淙山人。官参政。善行草。”其与文徵明结为“文字交”。文徵明《甫田集》(卷十一)录其诗《送洪玉方》一首,诗云:“才接鸳行喜有余,又驱王事驾轺车。君频有役难为别,我老思家欲附书。道路风波方浩荡,岁寒冰雪定何如?此行国计从知重,四海民劳亦可虞。”依诗文按年编次,查此首诗作于嘉靖四年(1525)十月至十二月(农历)间。是年十月二十九日,嘉靖帝谕旨,敕户部主事洪珠漕运京储,命前去浙江地方,督理粮运。翰林院待诏文徵明赋诗《送洪玉方》为洪珠送行。

五、文徵明书丹洪珠父洪瞻《赠承德郎户部主事洪君墓志铭》

宋湖民著《莆田金石木刻拓本志》(196111月)第8890页载《赠承德郎户部主事洪君墓志铭》,铭文如下:

赠承德郎户部主事洪君墓志铭

赐进士出身、荣禄大夫、太子太保、刑部尚书致仕,凤山林俊撰文

赐进士出身、通议大夫、兵部右侍郎、前大理寺卿、侍经筵致仕,澄坂郑岳篆额

翰林院待诏、将仕佐郎兼修国史,长洲文征明书丹

林墩洪君仲谨将属纩,遗言曰:“吾及冠,父逸轩公饶于财,日酬应良惫,忧之,请服厥事。父曰:“而良,于儒曰不如创也”,叔果举乡进士弟(第)六,言验。吾死,若必不处士葬我。”正德戊辰(正德三年,1508)□月廿一日,年五十一卒。又六年(正德八年,1513),珠举乡荐,又八年辛巳(正德十六年,1521),成进士。明年(嘉靖元年,1522),以尊号恩赠君承德郎户部主事,配吴,封太安人。乙酉(嘉靖四年,1525)闰十二月十六日,葬君紫帽山西淙下白水南麓,言又验。初君买地东卓,葬仲季三丧、伯氏诸嫂暨君五寿藏,备相守也。青乌家为忌,故有是役,珠来请铭。按状洪出共工,有水德,战国时避仇,易姓曰:“洪”。宋太师魏国忠宣公皓后三评事,自鄱入莆,居镇前,三传中夫公,迨子涛、溶、注,联掇仕籍。

国朝义四居宁海,七秀徙林墩,传彦用,传自训,是为君父。醇质有隐望,与母杨修谨,笃内政,尝以宽、以谦、以节示训,故君雅自爱惜,倜傥阔达,不规规取媕阿,人有过面规,而亦不自护秘,父殁,母欲均所业,请曰:“伯也夭而孤孱,仲也癖而理促,季也达而禄俭,宜悉所腴,儿其敝矣。”人以为难。季死,瑰方在鞠,谓吴曰:“犹子子也,毋有所薄。”比成而裕,伯氏子瑊,逼后母之妒,告诸宗逐之,伯乃有后。洪上世有宁海海桥修督功,□亭,寿四、义四建也,亭圮修之,陈宪副弟负券最多,谓伯曰:“而疾也,贫甚。”焚之,凡券例不责重息。除夕,邻父子无所承其匮曰:“其六叔乎”谓君也,果归出酒米以饷,嗣是,岁承邻匮为常。而祠墓祀田延师诲子弟,悉力取备,晚竟滋以落落,有主事君呼应,亦善酬矣。讳瞻,字仲谨,行建六,号南湖居士。男即主事君暨琨,亦治进士业。女三,翁渠卿、赵以新、翁槃其婿也。孙应奎、应壁、应参、应心凡四。孙女五。铭曰:

“曰步而趋,谓我腐拘。曰疏以达,而乃橛株。阴阳橐籥,厥有常化。执以左符,铢两罔借。月旦有评,植德如植。维洪世远,时乃今日。旷恩乞灵,亦则多有。亦则多有,维天子所受(吴人章简甫刻)。”

嘉靖四年(1525)秋冬间,洪珠请太子太保、刑部尚书致仕(嘉靖二年七月二十日致仕)邑人林俊撰其父墓志铭文,请兵部左侍郎致仕(嘉靖四年六月十一日致仕)邑人郑岳篆额,请翰林院待诏文徵明书丹,由苏州刻石名手章简甫刻铭。文徵明隶书铭文,书法艺术价值高。此墓志铭宽72厘米,高144厘米,厚23厘米。原藏林墩洪宅,今移藏黄石林墩戚公祠凌星阁内。

洪瞻,字仲谨,号南湖居士。莆田黄石林墩人。正德三年(1508)□月二十一日卒,年五十一。嘉靖元年(1522),以子洪珠贵(时任户部主事),赠承德郎、户部主事。配吴,封太安人。嘉靖四年(1525)闰十二月十六日葬于紫帽山(莆田华亭)西淙下白水南麓。

章文(14911590),字简甫,后以字行。南直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以善镌刻碑版名于嘉靖中。明王世贞《弇州续稿》载:“简甫楷法,绝类文待诏(文徵明),兼工镌刻,待诏所书石(碑),非简甫刻石不快。”文徵明极重简甫所刻,每有佳书,必由简甫所刻。由文徵明书丹、章简甫刻字的石刻(含莆田黄石洪珠父洪瞻《赠承德郎户部主事洪君墓志铭》)共有23品之多。(吴国柱/编著)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