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文徵明与莆阳情谊(四)
【发布日期:2018-03-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蔡襄《茶录》局部




文徵明草书“薇山春意”碣


九、文徵明对莆人宋名臣、大书法家蔡襄小楷《茶录》作考略,著《龙茶录考》

北苑御茶园位于福建建宁府建安县(今建瓯市东峰镇)凤凰山一带,距建瓯城区16公里。北苑种茶,在唐代就已兴起,熊藩《宣和北苑贡茶事》载:“北苑茶初露于唐季,发展于南唐,盛于北宋。”宋太宗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至北苑造团茶,以别民间茶饮,龙凤茶生产就始于此时。

北苑御茶开始名震天下,则是“前丁后蔡”时期,“前丁”即丁谓,“后蔡”即蔡襄。他们在福建茶叶发展史上的贡献,都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真宗咸平元年(998),丁谓(江苏长洲县(今苏州)人)任福建路转运使,到北苑监制贡茶,岁贡龙凤团茶四十饼(五斤),丁谓注意采摘制作的改革,尤重御茶采摘制作的“早、快、新”。咸平二年(999),丁谓编撰三卷本图文并茂的《北苑茶录》(简称为《茶图》),独论采制之事。后来官至正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作恶太多,被罢相贬。

庆历七年(1047)三月,蔡襄年三十六,诏罢知福州,七月改襄为福建路转运使,接高阳简职。赴北苑御茶园监制贡茶,蔡襄把北苑御茶生产再往前推进一步,首先,他从改造北苑茶的品质和茶色上入手,着重于求质求形。接下,他进一步在外形上进行改造,把过去八饼一斤的大团茶茶饼,改为二十饼合一斤的小团茶茶饼,用茶模压制成龙凤花纹的薄饼,饰以金箔,涂上一层蜂蜡始成。新制的小龙团,精巧玲珑,营养丰富,融外观美和茶质优为一体。因此誉满京华,号为珍品。于是小龙团精品“被旨仍岁贡之”,特别是受到当朝仁宗皇帝的喜爱。欧阳修《归田录》中载:“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庆历中,蔡君谟(蔡襄字君谟)为福建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精绝,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每因南郊致斋,中书、枢密院各赐一饼,四人分之。宫人往往覆金花于其上,盖其贵重如此。”

蔡襄自言:“予自采掇时入山,至贡毕。”作有《北苑十咏》组诗以记其事。蔡襄在福建路转运使任期内,他亲自到北苑御茶园监制小龙团,使他有机会更深入、更细心地对茶叶生产、制作作精心研究,并把科研成果总结出来,皇祐三年(1501)写成《茶录》一书。《茶录》的问世,促进了闽中茶业的发展,对促进福建经济的繁荣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茶录》被列为中国茶叶工艺史上一部划时代的科学著述,流传至今。

皇祐四年(1052),蔡襄年四十一,春书《茶录》上进御览。至和三年(是年闰三月,九月改元嘉祐),二月七日(至和三年,1056)知泉州任。四月改知福州军州事,八月四日莅福州任。嘉祐三年(1058)六月,奉诏改知泉州,七月一日,莅泉州任。蔡襄第二次知福州将近二年,为福州百姓办了许多实事。蔡襄知福州任内,《茶录》藏稿被属下掌管文书档案的官吏(掌书记)窃去。福州怀安县令樊纪购得之,遂以刊勒发行,然多错误。英宗治平元年(1064),蔡襄年五十三。蔡襄在翰林学士、权三司使任,是年迁给事中。是年五月二十六日以精妙小楷书成《茶录》(定正本),欧阳修作《后序》。

文徵明《甫田集》(卷二十一)中载《龙茶录考》一篇,文录如下:

“蔡端明书,评者谓其行草第一,正书第二。然《宣和书谱》载御府所藏,独有正书三种,岂不足于行草耶?欧公云:“前人于小楷难工,故传于世者少而难得。君谟小字新而传者二。”谓《集古录序》及《龙茶录》也。端明亦云:“古之善书者,必先楷法,渐至行草。某近年粗知其意,而力已不及。”观此,则其行草虽工,而小楷尤为难得。当时御府所收,仅有三种,而《茶录》在焉。盖此书尤当时所贵,尝刻石传世。数百年来,石本已不易得,况真迹乎?侍御王君敬止,不知何缘得此?间以示余,盖希代之珍也。

按公以庆历四年为福建转运(此句误,实是庆历七年(1047)七月,蔡襄由福州知军改福建路转运使。),进小龙茶(即小龙凤团茶,简称小龙团。),时年三十有四(误,时年三十有六)。后三年为皇祐三年(1051),入修起居注,选进此录(皇祐四年(1052)春进《茶录》二篇)。后知福州,失去藏稿。怀安令(福州怀安县令)樊纪购得刊行,当是至和二年(1055)再知福州时(此句误,蔡襄再知福州任期:至和三年(是年九月改元嘉祐,1056)八月四日至嘉祐三年(1058)六月)。至治平元年(1064),始定正重书(治平元年五月二十六日),相距皇祐又十余年。公年五十有三(治平元年,蔡襄年五十有三),遂卒(治平四年(1067)八月十六日,蔡襄卒于蔡宅,年五十有六。)。晦庵(朱熹号晦庵)评蔡书,谓“岁有蚤暮,力有深浅”,公书至是,盖无遗法矣。元人卢贵纯跋云:“欧公最爱公书,而此书晚出,惜不及见。”余按欧公(欧阳修)云:“《集古录序》横逸飘发,而《茶录》劲实端严。结体虽殊,各极其妙。”则此书必尝入其品题矣。且后题治平甲辰,即元年重书之岁也。又按刘后村(邑人刘克庄)云:“《茶录》凡见数本。”则当时所书,宜不止此。此帖南渡后,尝为蔡修斋所藏。修斋,永嘉人,名范,字遵甫,幼学尚书之子,仕终吏部侍郎。尝官闽中,与端明家通谱,因得此帖。不知即御府藏本,或后村所见诸本,今不可考矣。

元人题语二十余,皆记修斋之孙宗文授受收藏之故,而不及书之本末。余因疏其大略如右,其详则俟博雅君子。”

侍御王敬止不知何缘得宋蔡襄小楷《茶录》纸本真迹,间以示文徵明,叹之“盖希代之珍也”。遂作《龙茶录考》,其祥则俟博雅君子。

十、文徵明八分书《宋国子监簿四如黄仲元公墓》墓牌

宋湖民《莆田金石木刻拓本志》第88页载:“明待诏文徵明八分书《宋国子监簿四如黄仲元公墓》十二字,署款:长洲文徵明书。”黄仲元墓在兴教里吴车。

黄仲元,字善甫,号四如。宋咸淳七年(1271)进士,授国子监簿不赴,宋亡,更名渊,字天叟,号韵乡老人,教授乡里以终。

十一、文徵明草书“薇山春意”碣

宋湖民《莆田金石木刻拓本志》第88页载:“明待诏文徵明草书‘薇山春意’碣,署款:‘徵明’。”原碣藏在莆田县黄石陈香山家,后移藏于三清殿碑园内。(吴国柱/编著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