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厢区灵川镇的何寨村,说“何弗丧”名字家喻户晓,实不为过。但想找个人把何弗丧的名字写出来,则可能让人失望。要说何弗丧其人,妇孺皆知,则实在是言过其实。
据同行博闻别古的许先生所言,何弗丧是个“另类”,可与传说中的明朝的“小五哥”相媲美。
何寨村因姓得名,可知何为大姓;既是大姓,其名人自然不少。其中何弗丧当为首屈一指。何弗丧的身世传奇暂不急说,仅以他所在的前店村,因他及其相关村民大部分信奉洋教,且何弗丧与“帝国主义”关系密切的缘故,曾一度把村名改为“反帝村”,即可见其影响之大。
何弗丧上辈房族庞大,但弗丧却自幼失怙,兄弟相依为命。弗丧十六岁时,兄长夭折,即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儿。族亲仁慈,把弗丧送至黄石的“善学堂”读书。
何弗丧如同“粪池兜的苋菜”,虽生境恶劣,却长得茁壮异常,十五六岁的孩子,在那个时代,身高竟达一米八十,在同龄孩子中,确实挺吓人的。也许因为块头过于庞大,树大招风,“大棵树结明”,人们容易把许多坏事恶事往弗丧身上堆,结果弗丧不容于学堂,无奈他奔。
十六岁的半大人,只身独闯上海滩,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仅是一路的经历,大约就足够小说家写成一本“历险记”之类的大书。但是,并没有人为他写下历险记或传记,而事实是何弗丧来到了上海,他不但来到上海,还在十里洋场拉起了洋车。据说,他当年拉的是两个轮子,两脚一路奔跑的“二轮车”,而不是后来那种坐在车上踩的“三轮脚踏车”。
“英雄救美”大约是命中注定,可遇而不可求的“平凡事”。何弗丧命中注定要遭遇英雄救美的平凡事,否则就辜负了他一米八十的大块头。
某一日,不管是清晨还是黄昏,同行的一个洋车夫在某一处正在对一位妙龄女郎的乘客实施劫财劫色。何弗丧撞上了,撞上了就成了有关上海滩电影中惯常所见的一连串镜头。
镜头切换到一处豪华府第。何弗丧已是英俊少年,绅士派头。
何弗丧去了美国、英国、菲律宾,何弗丧从美国、英国、菲律宾回到上海,何弗丧到过世界许多国家……何弗丧回到灵川何寨,何弗丧身边有三个女人,比“齐人有一妻一妾”还多了一个“红粉”。
何弗丧又回到了上海。
于是,上海上流社会的各种场合,时常会看到何弗丧的身影在灯红酒绿男男女女中闪烁晃动。他与各种肤色人物说话,他会七种外国语言。
何老爷,何老板,何老大,何大哥,何兄弟……
何董事长,何经理,何博士,何律师,何先生……
但是,极罕听见有人称他何弗丧。
我们的古人和今人,都十分在意名字称呼。孔老夫子丧魂落魄奔波一生,牺牺惶惶,孜孜以求的事业,就是“正名”,时常大发“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事不成”的感慨。尽管他所要正的不是每个具体人的姓名,但每个人在意自己的姓名却是事实。达官贵人且不论,即使是绿林响马、江湖侠客,也常常以“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来宣扬其英雄气概,表达其“正确的价值观”。况且,古人的名字还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小名、大名、官名、艺名、外号、绰号、雅号、自号,字、行等;连死之后,有些要紧的人物还有资格得到一个“谥号”,尽管有美谥恶谥之分,但可以肯定的是有谥的人物总比没谥的要紧。
有点扯远了,还是回到“何弗丧”的名字臆测上来。
现在人的名字用字,都希望吉祥富贵健康成功之类寓义,很少用贫苦老死之类的不吉利的字。但古人则不然,有时会故意用个倒霉的字,又给加上一个否定的字,如霍去病、辛弃疾、魏无忌、徐无鬼之类。
何弗丧便属此类:倒霉加否定。
何弗丧是一个了不起的奇人,我们第一眼就注意到他名字的奇。
现在有一句流行话说,要成为什么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什么人在一起。那么何弗丧和什么人在一起呢?且看他的“朋友圈”:李宗仁、于右任、陈树人、萨镇冰、张琴、陈杰人、林剑华……只要和其中任何一位有“微信”交流,那么在上流社会也称得上是头面人物了。
可是他为什么要用这么一个“丧”字呢?
有一种说法是,他的父母养了几个孩子都养不好,陆续夭亡了,所以给他个“弗丧”,祈愿他千万别再死了。看来,问题没这么简单。如果单从好养的角度看,如前所提“去病”“弃疾”“无忌”“无鬼”之类现成的人名中,随便抄袭一个也行,或者叫“勿亡”、“别死”“莫夭”也还可以。
想到这里,笔者忽然记起《论语》中的一段话。有一次有人对孔子老师的几个垂头丧气的学生说: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不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意思是,你们这些小朋友不要怕没官做,你们老师孔子将要被老天选为精神领袖。更后来的人,给这精神领袖一个封号,叫“李王”。老师都当“王”了,学生们还怕没官做?
“何患于丧乎?”试着翻译一下,“何必担心没官做呢?”不用担心嘛,“弗丧”;加上天然的姓“何”:何弗丧!
如果这个臆测有点挨边的话,则我们权且大胆地相信一回,给何弗丧取名的人,大约是一个熟读《论语》的什么儒?并且,我们还可以据此给他拟定完整的名字:若五行欠金,则单名一个“铎”字;或者还欠木,则双名“木铎”;无论单名还是双名,都可以给个字“弗丧”。其实,这个名字如果确实来源于《论语》之句,则“丧”义为“丧失”,则当读去声,而不是读阴平了。(今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