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灵川柯朱村遗存石刻木刻(一)
【发布日期:2018-04-0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柯母林孺人墓志铭


2017年113日上午,笔者随城厢区文联组织的家园记忆文化采风团一行来到明代状元柯潜故里——灵川镇柯朱村。我们在村部会议室举行文化采风素材采集座谈会,热心柯朱村文化的退休教师柯志鹏、青山中学教师柯华江、柯朱学校教师林国成、退休教师王元凤等人先后发言,笔者了解到柯朱村文化底蕴深厚,地灵人杰。之后,柯志鹏、柯华江等人带我们参观宗教建筑及柯潜母亲、祖母的墓志铭。

柯朱村原名柯山村,笔者查阅一九八二年十二月由福建省莆田县地名办公室编《莆田县地名录》第157页“灵川人民公社(今灵川镇、东海镇)概况”中载:“古文化遗址在社境内有好多处。1956年先后在柯朱山(柯朱村)、东汾山(东进村)、后亭山、官寨山、磨山、许山等地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捡到磨制石器和几何形纹饰夹砂陶片等遗物甚多。其中柯朱山和许山,还发现有深约1米的文化层。……”由此可知柯朱村历史悠久。村境内有门前溪、后黄溪两溪水环绕柯朱村,形成玉带;背靠柯朱山,壶山山脉为其祖山,形成风水宝地“凤穴”。吸引了柯朱开基祖柯瑛自宋皇祐元年(1049)从莆田武盛里西山古楼兜(今平海镇西柯村)徙迁安乐里柯山(今灵川镇柯朱村)开基肇业,繁衍至今近千年。

柯朱村柯氏家族开科发甲,兴旺发达。宋代已成为望族,绵延五代,柯岳、柯进德2人登进士,4人特奏名进士。至明代,科甲联芳,英才辈出,绵延七世竟联登九进士,独占一鳌头,谱写了科举历史上的一大奇迹,令人惊叹不已!其中柯潜,明景泰二年(1451)状元;柯维骐,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未赴,遂疏终养,居家历时20年著成200卷《宋史新编》,为明代著名史学家。柯昶,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官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卒赠工部右侍郎。

柯朱村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柯朱学校(小学至初中)自2010年起组织编辑《柯潜》校本教材;20124月朱国胜、柯炳南编著《状元世泽》宣传册,期以柯氏那段辉煌的科举文化历史来激励后学。

柯朱村的柯潜故居、柯氏祠堂、状元坊等建筑于“文革”中被毁,柯潜墓及其父母、祖父祖母墓于上世纪70年代初“破四旧”时遭破坏,柯潜墓室一空,尚未修葺。痛惜不已!今遗存柯潜祖母、柯潜母亲的墓志铭两块,柯维熊进士匾一幅,柯维熊木主牌1块,柯潜故里一拱门上的 “学士里”明代石额一块。现综述之,以存史料。

一、柯母林孺人(柯潜祖母)墓志铭

柯潜祖母林孺人墓志铭,墓在灵川山门里,“文革”中墓被毁。2007年暑假,灵川青山学校初中语文教师柯华江(柯朱村人)前往灵川山门村外婆家探亲,途经山门村一村民家龙眼树下,见洗衣池有一墓志铭,走近一看居然是柯潜祖母林孺人墓志铭,十分惊喜。他与该村民联系交谈,原来文物贩子想以50元低价收购,不卖。华江与其较熟悉,征得该村民同意,赶紧用摩托车运回柯朱村,对此墓志铭进行清洗,拍照,抄录铭文。并将此墓志铭交由村里保管。

此行采风,笔者与华江交流,想写《灵川柯朱村遗存石刻木刻》一文,他十分支持,并热心提供两块墓志铭、照片及其铭文初稿。我们对墓志铭上的部分难辨之字进行探讨,对铭文内容断句标点也进行交流。

柯潜祖母林孺人故邑醴泉里玉湖名家,系出唐林九牧。配柯潜祖父德平君。育子二人,女二人。孙男六人,孙女三人。曾孙女三人。

林孺人生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十七日,景泰二年(1451)十二月十五日卒,享年七十。于景泰七年(1456)十二月二十五日奉柩葬其里山门(今灵川镇山门村)洪林之原。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修撰长孙柯潜请太子太傅、户部尚书陈循撰墓志铭文,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讲林文书丹,礼部右侍郎兼詹事府少詹事萨琦篆蓋。其墓志铭高54厘米,宽59厘米。铭文如下:

柯母林孺人墓志铭

荣禄大夫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国史知制诰同知经筵事庐陵 陈循撰

奉议大夫、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讲乌山林文书

嘉议大夫、礼部右侍郎兼詹事府少詹事三山萨琦篆

孺人林氏,闽之莆田柯君德平之配,今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修撰潜之大母也。林故邑醴泉里玉湖名家,系出唐林九牧,曾祖讳满,祖讳居,父讳荣。连世不仕,而皆以儒为业。母萧氏有淑德。

孺人生而淑惠,八岁能诵《孝经》及《列女传》、《小学》诸书,而悉通其大意。稍长织絍组紃之事、鼎俎烹调之节,不待重习而能。性乐素澹而兼乐靡。父母爱之,为择所归,遂以配德平君。既归事舅姑如事其父母,处妯娌如处其姊妹,遇族姻以和,待卑幼以惠。寻值门户多故,家步中艰,孺人躬勤俭以相理于内,未数载而克复其旧。凡德平君志有所为,涉于义者,孺人必先储备以俟。如修先祠坟墓之类固所尤急,至于葺宗族之敝庐如葺己居,育宗族之孤子如育己子,使之婚嫁不失其时,耕读不失其业,如其犹子。曰:□□□人如其遗孤之类皆不至失所者,虽德平君之志而实孺人之善劝也!子孙有□□□□辄吁天以致祷。邻里有匮朝夕未保辄分财以周急,以是人无□□□□□者无间言焉。质禀多病,然少御药而独付其修。短于命实其自□有不可度云。其生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十七日,没以景泰二年(1451)十二月十五日,享年七十。子男二人。长淳,封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修撰。次潇。女二人,程昌、张详其婿也。孙男六人。潜长,景泰二年进士第一人,初擢翰林修撰,寻始以春坊中允兼历升今官。江、淦、深、混、沨皆次也。女三人。长适黄恭,次适林綖,次适廖日宣。曾孙女三人。

潜以父命状孺人之平生来请为铭,将以景泰七年(1456)十二月二十五日奉柩葬于其里山门洪林之原,以从先兆,故为誌而铭之,铭曰:

“呜呼孺人!有德有祉。归于柯宗,善相君子。克复旧业,半自闺门。天赐地报,显在厥孙。禄养之殷,方兹逢吉。孰计孺人,寿止七十。寿亦不少,庆将逾多。绳绳贤继,荣当如何!”

陈循(13851464),字德遵。江西泰和人。永乐十三年(1415)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正统中,累进户部右侍郎。景泰中,进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任期:正统十四年(1449)进,天顺元年(1457)正月罢。)。其著有《芳洲集》十卷。

林文(13901476)字恒简,号澹轩。莆田县城赤柱巷(今荔城区镇海街道英龙社区赤柱巷)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宣德五年(1430)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统元年(1436)参与修撰《宣宗实录》,书成,升任翰林院修撰。两为会试考官,一廷试读卷官。景泰三年(1452)升春坊左谕德兼翰林侍讲,正统四年(1439)修成《历代君鉴》,正统七年(1442)修成《寰宇通志》,二书成,皆有袭衣文绮之赐。进左庶子兼侍讲。天顺元年(1457),其改尚宝司少卿,兼职如旧。命往河南祀名山大川。归,拜为学士。天顺八年(1464),以旧讲读官升任太常寺少卿,兼翰林侍读学士。致仕归乡。成化十二年(1476)五月初六卒,享年八十有七。赠礼部左侍郎,谥“襄敏”,遣官谕祭,命有司治葬事。官其子林载为中书舍人。后入祀莆田乡贤祠。其著有《淡轩稿》12卷,《补遗》1卷。《四库全书总目》收录,并行于世。

萨琦(13931457),字廷珪,号钝庵。其先西域人,后著籍闽县。宣德五年(1430)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预修《仁宗实录》,景泰初,升礼部右侍郎兼詹事府少詹事,阶通议大夫。天顺元年(1457)卒于官。享年六十有四。钦赐葬大梦山。《明史》有传。(吴国柱)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