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刘克庄与“梅花诗案”(四)
【发布日期:2018-05-0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十三、力阻史嵩之复出被罢

史嵩之被刘克庄抗驳,寝罢观文殿大学士,仅以金紫光禄大夫、永国公致仕后并不因此而善罢甘休。他一直在私下活动,企图重新复出,而理宗皇帝也有重新起用史嵩之的念头。

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年)四月,刘克庄再次被召入朝任秘书监兼太常少卿、直学士院、崇政殿说书、史馆同修撰、起居舍人兼侍讲。刘克庄一回到朝廷就听到大臣们都在议论史嵩之即将复出的消息,当即上书力谏理宗皇帝曰:“今虽乏才,何至复托国于匿哀无父之人乎!”警告理宗皇帝不要被他表面上恭顺,实则“阴怀非常之忿毒”所蒙蔽,而让他以“埒国之富,震主之威”再掌权柄。刘克庄还特别警告理宗皇帝说虽“上而至尊”亦不能不有“靴中匕首之防”。

理宗皇帝虽然有心想重新起用史嵩之,但他也害怕权力欲望强烈的史嵩之复出后真的会像秦桧和他的叔叔史弥远一样大权独揽,危害他的统治。最终还是打消了重新起用史嵩之的念头。 

刘克庄力阻史嵩之复出得到了朝中大臣的交口赞誉。端明殿学士、侍读赵用父闻而叹曰:“人主岂可无儒臣在左右!”

刘克庄力阻史嵩之复出虽然得到了朝中诸多大臣的支持和肯定,但史嵩之的党羽,时任监察御史的郑发却上疏以“观望畏敌”弹劾刘克庄,并再次提起“梅花诗”旧案,企图以此激怒理宗皇帝,达到罢免刘克庄的目的。但理宗皇帝这次并没有直接罢免刘克庄的官,而是顺应他的请求,让他“除职予郡”,回福建老家以就近便养。

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年),刘克庄除右文殿修撰,知建宁府。二月,兼福建转运副使。然而,耿耿于怀的郑发“愤前疏不行”,再次上疏弹劾刘克庄。六月,刘克庄终于还是被罢了官,提举明道宫。

十四、谗罢明道宫

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初,董槐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欲起用刘克庄为江淮等路都大提点坑冶铸钱公事,被时任侍御史的丁大全以“刘某恃才傲物”为由谗罢,依旧职提举明道宫。

理宗宝祐年后,经历了“端平——淳祐更化”失败且已年过半百的理宗皇帝逐渐对“中兴宋室”失去了信心,开始厌政、倦政,一心只想追求安逸奢侈的生活。朝中一些宠妃和佞臣则趁机与宦官暗中勾结,投其所好,不惜动用国库,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建造楼榭亭阁,让他整天沉浸在酒、色、淫乐之中。

理宗皇帝虽有三宫六院,成群嫔妃,但他仍不满足。他对宫墙外的烟花女子尤感兴趣。宦官董宋臣投其所好,于理宗宝祐元年(1253年)的元宵夜,竟然明目张胆地把临安城内“歌色绝伦”的官妓唐安安引入宫内供理宗皇帝宠幸,引起朝野一片哗然。

董槐对于阎妃恃宠用事,董宋臣弄权浊政非常不满。他上疏理宗皇帝指出:“戚里不奉法;执法大吏久于其官而擅威福;皇城司不检士。”是造成朝政败坏的三个主要原因,请求理宗皇帝予以革除。董槐提出要整顿吏治,革除嫔妃、宦官干预朝政的做法引起了朝廷中一些人,特别是皇帝身边的一些宠妃和宦官的嫉恨和恐慌。这些人平时依仗权势,目无法理,作威作恶惯了。现在董槐要整顿吏治,依法严管,这是他们最不能容忍的。于是他们就勾结时任侍御史兼侍讲的丁大全千方百计地挑拨,离间董槐与理宗皇帝的关系,并伺机打击董槐。

丁大全颇有政治野心和心计。董槐初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他就试图巴结他,攀附他,遭到董槐的严辞训斥。丁大全因此而怀恨在心,开始不断地、处心积虑地挑拨理宗皇帝与董槐的关系。当他窥察到理宗皇帝有意疏离董槐时,就趁夜派兵包围董槐的相府,把他抓送到临安城外,扔在荒郊野岭中。当天还没有亮,董槐步覆蹒跚回到临安城下,理宗皇帝罢免他宰相职务的诏书才下达。丁大全竟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逼逐宰相董槐的事件震惊朝野。朝中大臣个个噤若寒蝉,不敢言。丁大全从此更加的“志气骄傲,道路以目。”  

丁大全逼逐董槐后,理宗皇帝以程元凤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丁大全为签书枢密院事。不久,又升丁大全为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成为仅次于宰相的执政。但丁大全并不满足于当执政。他一直在伺机谋夺相位。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四月,丁大全利用旱灾迫使程元凤引咎辞职,如愿以偿地登上了宰相的宝座。

丁大全当了宰相以后,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广植私党,打击和排斥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如宰相程元凤、参知政事蔡杭、左事郎中陈宗礼、宗学谕冯去非等先后都被排挤出朝廷,而朝廷中一些“迷国误君”的嗜利小人则纷纷依附丁大全,为非作歹,骄横不可一世,朝纲由此大坏。当时就有人认为:“方宝祐间,宦寺肆行,簸弄灭纲,外阃朝绅,多出门下,庙堂不敢言,台谏长其恶,或饵其利,或畏其威,一时声焰,真足动摇山岳,回天而驻日也。”朝野不少人士,特别是一些太学生对丁大全大权独揽,骄横纵欲,大肆贪污纳贿,败坏朝纲的行为极为不满,纷纷上书理宗皇帝,请求理宗皇帝不要听信馋言,疏远丁大全。吴潜上书理宗皇帝指出:“国家安危治乱之源,盖自近年公道晦蚀,私意横流,仁贤空虚,名节丧败,忠嘉绝响,谀佞成风。天怒而陛下不知,人怨而陛下不察,稔成兵戈之祸,积为社稷之忧。”

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九月,蒙古军队兵分三路分别从四川、广西和湖北襄樊向南宋发起全面进攻。丁大全却一手遮天,隐瞒军情不报。当蒙古军队沿江而下直逼鄂州,吴潜哭着把军情报告理宗皇帝。理宗皇帝如梦初醒,急忙采取措施。他一方面下诏罪已,罢免丁大全的宰相职务,以观文殿大学士,令判镇江府。一方面任命吴潜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坐镇京师,组织抵抗蒙古军队的侵略。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像丁大全这样的野心家、阴谋家、奸妄小人,他需要的是一些能够阿谀逢迎,趋炎附势的小人。他当然不喜欢像刘克庄这样秉性耿直,不肯曲意逢迎的忠直人士。因此,他被谗罢明道宫是情理之中的事。

对以上八次罢官(不含理宗绍定四年第一次被赵至道复劾罢官),刘克庄《蒙恩复畀明道祠寄呈赵克勤吏部》有诗曰:

曾对青藜汉阁中,

天风吹散各西东。

白头重得为僚友,

同为君王辖竹宫。

 

柱史荒壇仅有名,

可能香火似承平。

却愁近制难遥领,

直要先生出按行。

   

云台玉局旧曾谙,

回首茅山亦再监。

惟有亳祠尤久任,

白头三度入冰衔。

刘克庄这首诗是他于理宗宝祐二年(1254年)被丁大全谗罢明道祠时写给他曾经的同事吏部郎官赵克勤。

赵克勤,原名赵时敏,字克勤,福建晋江人。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进士。理宗宝祐二年(1254年)提举江西常平时同样也被丁大全疏罢明道祠。

刘克庄这组诗前二首几乎都在与赵克勤叙旧,回顾他们两人曾经同朝为官时的辉煌以及被罢官后各奔东西的坎坷,颇有同病相怜之意。第三首则是向赵克勤细说他自理宗端平三年以后所遭受到八次罢官的经过。

刘克庄诗中所谓云台、玉局、茅山、亳祠等均为宋时的祠观。祠观原来是宋朝廷为了安置那些年老体病不能视事的前宰相和皇亲国戚而在京城依托宫观设立的一个机构,以让这些退下来的人居闲而食原禄,以示优礼。后来,王安石为了推行变法,诏请在京城以外也增设祠观,以安置那些因反对变法而被罢官去职的官员,即所谓“奉祠”。祠官以三十个月为一任,任满可以连任。

刘克庄于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被吴昌裔疏罢玉局观;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被蒋岘疏罢云台观;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理宗淳祐三年(1243年)和理宗淳祐四年(1244年)分别被金渊、濮斗南、范钟三次阻罢崇禧观。因崇禧观在今江苏省句容县句曲山。句曲山古时亦称茅山,故刘克庄诗云:“云台玉局旧曾谙,回首茅山亦再监。”

       刘克庄于理宗淳祐六年(1246年),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年)和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先后三次被章琰、郑发和丁大全疏罢明道祠。因明道祠在安徽省亳州,故刘克庄诗云:“惟有亳祠尤久任,白头三度入冰衔。”   (詹淑海)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