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买书琐记
【发布日期:2018-05-1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徐永鹏


佛经上说,万事皆有“缘”。人和人之间,人和物之间,都少不了一个“缘”字。我这个人活了五十多岁,却只有一样爱好,那就是喜欢买书、读书。也就是说,我和书、书店有了“缘”。从买第一本书到现在,已过40年了,40年来,我购买的书籍已超过一千多册,它们一本本整齐地排列在我的书橱里。每天下班后,我沏上一杯浓茶,坐在灯下诵读,心的风帆便飘得很远很远。

回想过去,买书的往事不禁涌上心头。

1978年,我开始学写诗,急于想寻找一些新诗集来阅读。在新华书店里,我发现了一本诗人李瑛的《难忘一九七六》抒情诗集,便爱不释手。里面有六首长诗,读了几句,我便被其深沉的情感、充沛的激情所感染,于是我决定买下这本书。可一看定价:三角七分。而我口袋里只有一角二分钱,还差二角五分钱。

回到家里,我向父母要钱。父母听说我要买的不是老师让买的学习书,而是一本诗集时,便断然拒绝了。他们认为,三角七分钱够全家六口人吃一顿早饭了,而我用来买什么诗集,无疑是把钱扔进了水里。我知道,当时父母的工资都不高,两个人每月合起来只有40多元,却要负担全家老小六个人的生活,经济上的拮据是可想而知的。一分钱都要掰两半儿花,哪有余钱买闲书呢?要不到钱,买不成书,但我仍然不死心。我就偷偷地将家里所有的旧牙膏壳子拿到废品店去卖,卖了一角二分钱,但还不够,于是我又将家里的所有旧报纸拿去卖,这才凑足了买书的钱。当我将钱交到营业员手里换回这本书时,我的内心是多么激动啊!

如今,这本书还珍藏在我的书柜里,尽管我已不再去读它。但在当时,它却是一本让我如此迷醉的书。

至今还记得十年前的一个春天,平时喜欢读书的我到书店去买书,忽然发现书店旁边的空地上,多了一个旧书摊。出于好奇,我便上前去转悠。摆旧书摊的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我发现他的这些旧书,除了解放后出版的书外,还有几本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旧课本,有历史和国文,且品相完好。我问他多少钱,他说2元一本,我十分高兴,掏出10元钱将一本《国文》和四册《本国史》全部买下。

从这以后,我去书店时,总不忘到旧书摊转转,看到中意的就买下。一来二去,老人和我混熟了,收购到好书都特意为我留着。一次,他收了一本清代的《同学录》,问我要不要,它虽不是文学作品,但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我一看就十分喜欢,也没有和他还价,就用20元买了下来。如今,它的价值十分可观。

这本《同学录》汇集了众多的学生名单,为我们研究清代学堂史大有裨益,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分布情况,以及有关名人的学籍。

有了这次特别的收获后,我就把收藏的重点放在古旧书上。十年来,通过各种途径,已购得上百种。

从内容上看,这些书包括历史、文学、碑帖、教科书等。从时间上讲,最早的有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最近的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一些书局出版的。这些书,有的现在还再版,如《三国演义》《唐诗三百首》《论语》《孟子》等,有的已不再版,有的甚至成了珍品。

有些朋友听到我有淘古旧书的爱好后,不甚理解,觉得淘那些纸页发黄、外形破损的书很没情趣,但是我却乐在此中。淘古书,对我而言,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让我身心愉悦。而身心愉悦,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40年来的买书、读书经历,虽说都是人生琐碎之事,但每当我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时,就感到了人生的充实和富有。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