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孕育一方文化,莆仙交界处木兰溪水自西向东奔流着,被溪心一座小山峦鲎山挡住,岔分为二支流,到达万坂山、将军岩麓分而又合,造化一块木兰溪唯一的溪心小岛,这就是山环水抱,绿树成荫,被人们誉为“文化绿洲”的莆田华亭著名侨乡园头村。绿洲中部有一座风景小山畏所岩,俗名石头鼓顶。明代进士马思聪在悬崖峭壁上雕刻“与木石居”题字,巨石下有供学子读书的“云庄书院”,巨石西有九座寺遗址后社佛厅。园头古名为云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宋明清时期遗留下古建筑群星罗棋布。村中有闻香寺、存养堂(佛堂里)、普山堂(观音亭),供奉三教先生林兆恩的有三教祠(静本堂)、三一堂、明心祠,有道教供奉的玄天大帝、探花府田公元帅、杨太师的芳乐庙;还有供奉文昌帝君、司马圣王、社公社妈的新兴社以及过湖新店的城隍庙等等。还有科举时代学子读私塾的紫气轩,后迁往石头顶麓的“云庄书院”等等。展现园头村民俗文化,人文景观,多姿多彩。既有传统的,现代的及外来的宗教文化交集揉合在一起,形成儒、释、道同尊局面。这是园头村特色的文化习俗,构成一道道自然和人文景观并存的风景线,令人玩味。
园头村人杰地灵,人才济济,正是这个多元文化背景潜移默化下形成的,南宋时有参知政事首参代相龚茂良,明代武宗正德十二年进士广西布政司林茂竹,还有清初武举人龚大受以及龚氏流传公子孙叔侄“一门四贡元”的风流佳话。
当代科技界、文学界、军政界、教育界、艺术界、宗教界各领域名人辈出:科技界有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龚旗煌,中青年科学家、教授曾朝煌,黄益丽;文学界有驰名资深作家云里风(陈春德),中国作协会员上海《新民晚报》资深编辑曾元沧等;军政界有曾任台北莆仙同乡会会长龚以敏中将和台湾空军少将陈福金;教育界有教授、博导、中小学特级教师代表:有西北大学陈群,上海市中学陈颂基,莆田市第二实小校长龚朱红;艺术界有走遍欧美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含集体)画展的“画坛怪杰”陈彧君、陈彧凡二弟兄,莆田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作曲家曾鼎。当今海内外又流传园头村“一村两高僧”,一是众人皆知的海外麻坡静业寺兼龟山寺主持释真经法师,另一位是清末高僧本如和尚(俗名陈天香)。高僧本如鲜为人知,笔者就阐述其家庭背景及身世于下:
关于晚清时期莆田广化寺本如法师究竟是何方人,年代已久,时过境迁,鲜为人知,有人说是仙游人,有人认为是涧口人,众口不一,恰好近年园头玉湖陈氏(前社陈,中社陈,后社陈)续编族谱时发现后社陈天香系陈氏第三十代子孙,其父名茂德,母刘氏生有四子(天香、天□、天渊、天华),天香是长子,1864年生,族谱加括号注明(佛教居士,秀才出身,晚清政府赐封为兴化广化寺祖师爷)。谜底终于揭开了,本如就是陈天香,准确无误,激起笔者浓厚兴趣,为进一步了解天香家庭背景及其身世,为弄清真相,最近与陈氏文岛族人深入民间走访几位八十多岁以上老人。首先拜访百岁高龄龚进宝老翁,他精神充沛,证实天香是广化寺和尚官,准确无误念出陈天香四个兄弟的名字,补充原族谱中方框缺一个名“□”中的柳字。继之我们又深入后社询问一位老太太,天香过去住在哪里?她指着那张重重叠叠的旧屋说,天香古屋民国初失火烧毁,直系亲属早年就外迁,现在这张房屋是邻居重修盖起来的。笔者又探问天香少年时期的情况,她也只能提供一些民间流传逸事——据古人说天香少小时就茹素,吃到鱼肉就呕吐,闻到腥荤味饭菜都不肯吃,其母亲焦急万分,就到后社佛厅求签问卜,抽出签支,其意天香前生前世就发愿要求修行当佛家弟子。果然次年有一位道人走到天香老屋前大门就对路人说,这张古屋会出一个和尚官。真是无巧不成书,当天香7岁时,仙游九座寺老和尚善和从度尾来到园头后社招收佛门弟子,天香一见着装袈裟的和尚就奔跑迎上来,颇为亲热。天香父母见此情此景,摇头叹气说:“真是前生修来的法缘”,鉴于天香生性脾气倔强,只好同意天香跟着老和尚出家九座寺,一边读书,一边诵经为佛门弟子。
最近据天香侄孙陈石峰(族谱名光远)从北京佛教会传来的信息,1879年,天香随仙游九座寺善和老和尚前往正在复兴中的广化寺。由于天香从小天资聪慧,广结法缘,又能吃苦耐劳,对佛教基本教理熟悉能详,又具善于管理法务的能力,体察民情民意,劝募钵资,筹集资金创建广化寺下院——莆田涵江如意堂,深受僧俗敬仰。
1906年清朝廷颁布诏书,命广化寺善和师父陪同本如法师入京。晋京后,本如法师被太监带到后宫,见太后头痛风湿躺在病床上,先让其号脉接着铜针刺入患处,用祖传秘方丹药内服,经一番调治,太后终于药到病除。事后本如和尚被请到金銮殿上,光绪皇帝曰:师父有何求?本如曰:请求朝廷赐颁全套藏经于兴化广化寺。本如应皇帝要求,完整无误倒背《金刚经》后,即赐于袈裟“九龙衣”和玉如意、玉杯等而归。善和师徒从京都出发往天津乘坐轮船经山东青岛、上海、舟山群岛直至厦门,在海面颠簸不息,善和师父因疲劳过度,到达厦门之时不幸圆寂。
善和长老圆寂后,1907年本如法师继任广化寺方丈,继承善和师父遗志,戒律森严,以身作则,凡事必亲躬,深孚众望,深受僧俗爱戴拥护,1910年宣统二年又接清朝廷诏书,命本如和尚入京,宣统皇帝亲自颁赐《龙藏》七千余卷满载而归。本如法师又在法堂上加盖藏经楼,为祖寺增添光彩。同年,为祖寺重修天王殿。马不停蹄亲自带徒子下南洋群岛,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怡保、印尼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计17次,在海外筹建20多个海外下院,门徒众多,为当地信众服务,为中外佛教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数十年来,本如法师为广化寺勤勤恳恳创业,奉行慈善,普渡众生,购置地产,培植果树,购置寺前洋埕水田280亩及他处水田计400余亩。为祖寺积累丰厚寺产。为重修天王殿、山门、大悲阁,1932年法师再度前往印尼勤行佛事并募捐筹款,因操劳过度,不幸于同年四月二十六日圆寂。享年68岁,佛家仁者,安息吧!(龚玉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