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艾草
【发布日期:2018-06-1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悬崖淡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这是《小雅·鹿鸣》中的第一首开篇句,周天子宴请士大夫们的热闹情形在“呦呦鹿鸣”中拉开。苹,就是艾草。也许是春暖花开,也许是五月芒种过后,那时暖阳初生,美丽的鹿在草甸上嬉戏追逐,“呦——呦”,哪只鹿发现了沼泽地里丛生的艾草,兴奋鸣叫,呼朋引伴,共享美食。这句比兴,将周天子真诚请客之畅快写出,让我们了解到原来那时君臣的关系就像鹿群共享艾草的关系。艾草,解开人之初,最真的制度。

而在另一首《王风·采葛》中,艾草成了后人解读诗歌内容的千千结。我宁可相信艾草带着主人公浓浓的相思苦,在千年前的彼岸嗟叹。“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在一唱三叹中,让后人惊讶小小王城流行的这首画面感极强的民歌:在心不在焉的采葛、采蒿、采艾中,他或她顾盼神飞、目光游移,期盼对方出现的感觉是递增的,从月到秋到岁,爱有多深,盼就有多重。只有恋爱过,才懂这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心情,一如《邶风·静女》中那个“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青年男子。这种盼,绝不是温庭筠笔下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的绝望,而是带着甜滋滋的蜜、情深深的甜。手中的艾草啊,叶上闪烁昨夜的相思泪,你一想我,全蒸发掉,你一想我,每一滴都成了最美的情诗。

而艾草在古代还是祭祀用品。细想来,不禁赞叹先人对植物的敬畏,从口体之奉,一跃而成为祭台上的供品,寄托着先人谢天谢地谢鬼神的无限敬意。何止艾草,多数植物都背负着先人与植物休戚与共的密码,它们不惊不扰,从时光深处走来。

岁序更替,花落鸟飞,艾草一样从远古走来,未在植物的进化中改变妖娆容颜,艾心依旧。它们匍匐在乡野大地、沟渠犄角,三五成群,葳蕤款款,自在又逍遥。从初春的嫩绿走到五月的深绿,这分分秒秒与天地共生的植物,除了将自己卑微成大地的衣裳外,还将自己挺立成植物中的翘楚,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医女”。打开便捷的搜索引擎,艾草的功效如暗夜里的星星,璀璨辉煌。果真占中医之道的半边天啊,“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我们好像也只有生病了或者进行艾灸时,才会重新审视柔弱清香的艾草,特别是在不愁吃穿、注重养生的时代。

艾草,是打开艾灸的神奇植物。在植株散发的浓烈清香中,凑近可以看见每片艾叶背面都有一层细小的白色绒毛,或者撕开艾叶,一样可以看见白色绒毛,这便是艾绒了。用艾绒制作成的艾绒条,接触或者靠近人体皮肤,热气随经脉在人体里血液中奔腾。我很惭愧自己在敲打键盘之前,竟然没有体验过艾草在经络中游走的感觉,汲汲于尘世的我,是不是丢掉我们与植物肌肤相亲的每一次机遇?

好在,我还有旧时居住老屋的夏夜记忆。在艾草的一别称“冰台”中,艾草成引火物,点燃冰清玉洁之心,而在旧时农村,点燃晒干的艾草,可以熏蚊。夕日欲颓之际,蚊子们上阵了,盘旋在疯玩一天的孩童们头顶,布好狂轰滥炸的阵势。不怕,大人们从屋里拿出几束晒干的艾草,用火柴点燃,在袅娜升腾的白烟中,蚊子闻香而逃,一家人摆开小桌凳,清淡的晚饭伴着几声蝉鸣伴着此起彼伏的蛙声开始,回忆里竟全是美好。

艾草除了能驱除蚊蚋,还能驱除蜈蚣、毒气、瘟疫等。在艾草的芬芳中,人间的生活也有了味道。农人也喜欢用艾草沐浴,当然多数人只会选择端午这天。我很满意自己对端午节仪式感的重视,这么多年来端午沐浴的传统,我没有摒弃。在满锅桃叶、菖蒲、番石榴叶等五味草中,艾草和其他植物倾情奉献自己绿色的汁液。等鸡蛋、鸭蛋等染绿、煮熟后,五味水被舀进去大木盆里。水汽氤氲中,木材香、植物香,仿佛吸进大自然所有植物精华,待洗尽满身尘垢后,沉重的肉身似乎轻盈了许多。

我在想是不是还可以采些山中艾草,晒干做成枕芯,然后在药草香中安然入梦?也可以再等下一季艾草漫山遍野时,采一些嫩嫩的艾草,煮一盘植物的情思?

又或者将家族中的孩子们召集起来,讲述中国传统文化,告诉他们端午节的艾草远胜于洋节日里麦当劳、肯德基的香味儿,告诉他们艾草是抵挡民间五毒、祈祷吉祥降临的生命图腾,我们是不是都该怀着敬畏之心?

艾草,以另一种莲的形式开在滚滚红尘中。我想买一盒用艾草制成的印泥,因为,我心中有山几座,青苔茅檐生,篱笆三两丛,鸡走狗吠,草盛花开,溪流逶迤,画中有“独坐幽篁里”的清净,有“弹琴复长啸”的雅致,再来印章一枚,沾上艾草印泥,我的四季是不是满心生香?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