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仙民俗中的文和武
【发布日期:2018-07-0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民俗是千百年来流传积淀的传统文化,本来与军事武功无关。但莆仙一些民俗事象,也有武的说法。

文脊武脊。莆仙传统民居,屋顶前后坡的,其脊梁有两种。一种是燕尾脊,就是屋脊的两头砌成向上向外延伸弯曲翘起的弧形,尾部分叉为二,像飞燕的尾巴。形成中间凹陷两端探出高昂翘起的优美曲线,和谐统一,有轻灵飞动之势。俗话说:“燕鸟宿在脊头翘翘的”,谓燕子喜欢栖息在屋脊两头翘得高高的房子上,比喻人趋财慕势,往兴旺发达的地方去。脊头翘翘,就是指燕尾脊。按照莆仙传统民俗,越是有钱或有地位的人家,燕尾脊就砌得越高,这无形中成了财富地位的象征。人们常用“脊头翘翘的”,来形容富有的人家。这一种脊梁仍留存在寺庙、祠堂及古民居建筑中。另一种脊梁是民国以后传统民居采用的,是在屋脊两端用砖砌成倒梯形,翘起略高于脊梁,类似古装戏文生戴的生巾,所以称之为“文脊”,与此相对,燕尾脊就被称为“武脊”。悬山顶、燕尾脊、红砖厝,是莆仙最有特色的地域符号,这梦里家乡的一抹美丽剪影,深深印刻在人们心中。游子回乡,只要一看到这种房子,就知道到家了。

文十番武十番。文十番属于丝竹乐,流行于仙游与涵江,范围较窄。文十番旋律缓慢,柔和婉转,优美抒情,音色古雅。主奏乐器“堘”(又称札筝,枕头琴),是唐代遗存的一种拉弦乐器,被誉为“民间乐器活化石”。还有四弦胡、碗胡等稀有乐器,也很有特色。有“走过西厢”、“风送长江一叶帆”、“更深寂静”、“琴弹有十分”、“勿的是·寒露相侵”等唱段。涵江文十番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十番属于吹打乐。风格粗犷,气势宏大,音响洪亮,常用曲牌有《北台妆》、《楼台会》、《琵琶词》、《风和子》、《上小楼》、《过山虎》、《荔枝楼》等。把十番分成文武两种,只是就其演奏风格而言。两种十番都有坐奏与行奏两种。行奏时步伐整齐合于节拍,脚步向外迈开成八字步,动作幅度大而移步小,边走边演奏,艺术感染力强,而且很壮观。不过走得相当慢,是个急性子不宜的行当。所以莆仙话里“拍(打)十番”这个词,也用于比喻动作缓慢。

文宴桌武宴桌。用于祭祀妈祖的供品,俗称“妈祖宴桌”。分成两种,素菜供品称文宴,荤菜称武宴。文峰天后宫妈祖供品是传统的敬神食品装饰造型艺术,其配套和摆序格式相对固定,供品丰富多样。

文斗武斗。斗草是莆仙民间儿童游戏之一。用一种俗称“无数”(酢浆草,叶柄长)的野草,选取叶柄较粗壮的,两个人面对面,各捏住一根的叶柄,去勾取对方的叶子。勾住相拽,断者为输,再换一叶相斗。属于古代斗草游戏。一般把叶柄表皮剥去,只剩下内部较细较柔韧的的部分,玩起来不容易勾到对方的叶子,不易扯断,斗得更激烈,更有趣。斗草有两种,文斗与武斗,莆仙斗草属于后者。另外一种则是采摘花草,互相比试谁采的种类多,多者为胜,这就是“文斗”。晏殊《破阵子》词:“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文武棚,即对台戏,两个戏班对决。一般在村里的大广场两端各搭一个戏台,面对面,两个戏班各占一个演出,把自己的演技布景道具等都发挥到极致。舞台前观众多的戏班获胜。这是完全根据观众投票决定胜负的比赛。

根据事物的属性进一步划分是人们认识的深化。

    图为某庙宇。三段脊梁都采用燕尾脊           (图片来自网络)   (余学范)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