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仙方言 点滴辨惑(七十九)
【发布日期:2018-08-0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十七、鏖糟、  、揾、欶、毯毡

一,鏖糟。普通话“清洁”,莆仙方言中有两个与之对应的词:一个“清淏(hào)”(水清流淏之省略)或作“清皓(hào)”(清风皓月之省略);另一个“透洁”或作“彻洁”(变音为tà giè,透彻即完全之意)。“清洁”的反义词是“肮脏”,莆仙方言中有三个与之对应的词:一个是邋遢lā ta;一个是“极脏”或作“见脏”;一个是“呕糟”(沤糟)或作“鏖糟”。除了“鏖糟”之外,其他都好理解。“鏖糟”不是杜撰的,是有出处。

宋朝庄绰《鸡肋编》中载:“许昌至京师道中,有大泽,弥望草莽,名‘好草坡’。而夏秋积水,沮洳泥淖,遂名‘鏖糟坡’”。“好草”与“鏖糟”音相近。又宋《朱子语类·论语》:“缘是他气禀中自元有许多鏖糟恶浊底物......”古代已有用“鏖糟”表示不洁肮脏之词,它至今还保留在莆仙方言之中。

二,。普通话“垃圾”,莆仙方言称“粪赐”。有人看“赐”字太高级,与“粪”字搭配,不伦不类,则改写做“粪倒”。“倒”的莆仙方言白话称duò,如“倒夜壶”、“倒粗桶”等。duò与“赐”的文言suò接近,称“垃圾”为“粪倒”还勉强可以。笔者参考福州话用“”。福州话有句熟语:鸡姆扒,无事找事做。福州凡抛弃之物皆称“”,很像莆仙方言“拨浪”的合音(扔掉)。

”二字在古汉语中已有。亦作、坋……。《集韵》《广韵》《韵会》《正韵》均为方问切,音畚bèn.。《说文》,扫除也。今盛垃圾的家具也称畚斗、畚箕。xiè《集韵》先结切,又苏骨切,音窣sù,细尘也。莆仙方言“粪赐”若改写为“”音义均符,並有古典依据,完全可以采纳。

三、揾、欶。见到有人流眼泪或流汗,拿干净手帕或卫生纸给他揩干;见到物件潮湿了,用抹布擦拭。这些动作用莆仙方言都是用一个音为“束”的动词。这个音为“束”的动词汉字,它本作“漱”也同“嗽”(现在专作漱口与咳嗽)。《五音集韵》桑谷切,音速,吮也。《广韵》中作欶,所角切。《集韵》中同嗍、欶,色角切,吮也,並音朔。与这个“欶”同音同义的有几个字,笔者选“欶”为代表。有意思的是这个“欶”字,它表示的动作与现代汉语中的揩、擦、拭、抹有所不同,它只文雅地按一按,吮干水分而已,不必大动作。近代受影响,莆仙方言的“欶”也有大动作。古汉语和莆仙方言中另一个动词“揾”(wèn)和“欶”音不同,义相同。例如“青干揾酱油醋”“彩衣蛾(千字蛾即蜻蜓)揾尾”“猪揾科(坑)”“笔揾墨汁写字”等。

“揾”《唐韵》《集韵》於粉切,或乌困切,並音温去声。沉没也(投物于水)。唐朝李肇《国史补上》:(张)旭饮酒辄草书,挥笔而大叫,以头揾水墨中而书之。宋辛弃疾《水龙吟》: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个“揾”与莆仙方言“笔揾墨”、“彩衣蛾揾尾”(蜻蜓点水)、跟吮吸水分的“欶”何等相似。

再说欶,它还可以组成许多词:如“尿欶布”(即今尿不湿的前身),“鞋欶”(有人写做鞋底垫,它的作用不在垫高而在吮吸脚汗)。还有书画家制作作品时,作品下面铺一张毛毡,称“欶一张毡”。有人写为“垫一张毡”,这只说明形式,没说明其功能是吮水。“欶”和“垫”两者不能混淆。为了使居住地方不潮湿,在住房地下铺一层鹅卵石,莆仙方言称这为铺“地欶”(变音为地赐),不能称铺“地垫。”

附加说明:毯tǎn与毡(氊)zhān(莆仙方言音为zhen曾)许多人也混淆不清,一是因为实物均以毛为原料,文字都是形声字。“毛”为形符,一个以“炎”为音符(炎也可组成淡dàn、谈tán),另一个以“占”“亶”为音符,(“占”可以组成沾zhān,“亶”可以组成壇(坛)tán,音坦)。俩字容易相混。其区别在于毯的成品一般为四方形、长方形;毡的成品有毡帽、毡笠、毡靴、呢毡大衣、毡包(蒙古族住房),也可以制成与毯一样的地毡、毡垫,这就与地毯已经几乎相同了。(王琛)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