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历史变迁话“学校”(下)
【发布日期:2018-08-0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莆阳学校演绎变迁

 

莆阳的学校教育,要追溯到南朝梁、陈间,儒生郑露及其弟郑庄、郑淑在凤凰山麓创办了“湖山书堂”。这是福建第一所民间学校。当时,甚至尚未有莆田的行政建制。所以后人将其称为“开莆来学”“倡学闽南”。郑露三兄弟在莆田首建学堂,改变了“莆人不知学”的落后面貌,开创了莆田办学之先河。正如《莆阳文献》所说:“自是莆人化之。而后之‘十室九书堂,龙门半天下’皆以湖山之绝响振之……”后来其弟郑庄定居仙游,筑“浔阳书堂”授徒训子。郑淑定居仙游巩桥,筑“巩桥书堂”授徒课子。唐开元二十一年(733),诏许百姓设立私学,境内涌现出一批私人兴办的书堂、书室、精舍,如澄渚书堂、灵岩精舍、福平书堂、北岩精舍等。据史载,唐代福建有书堂40多所,而莆田就占了一半,呈现出“人家不必论富贵”“读书声里是吾家”的喜人景象。

莆田官学始于唐代贞观年间,在县治所在地设立的夫子庙学,唐代名臣张九龄还为之题写门额。官学具有较完整的教学设施和正规的教学秩序,是莆田古代教育的中心。

蓬勃兴起的官学和私学,促进了莆田教育的普及,培养出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和官员政要。欧阳詹、黄滔、徐寅等以诗文名重当时,林蕴、陈峤等以治绩蜚声遐迩。

宋代,莆田教育进入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宋咸平元年(998),兴化人方仪、陈翊等诸生带头捐资30万缗,购地于郡治东南处创办兴化军学(今莆田擢英中学校址)。后屡经扩建,到宋绍兴十九年(1149)办学高峰时期,有学舍480余间。此时的兴化军学“制度宏伟,雄冠一时”,“学宫壮伟,甲于闽郡”。尽管官办学校规模宏伟,雄冠一时,但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则根植于民间私学教育之中。宋代,莆田书堂、书院之盛冠于全闽。或称精舍,或称草堂,或称义塾,或称学馆,皆由名儒讲学授业。大学者杨在尧、林迪、林光朝、郑樵、郑厚、朱熹等都曾在莆田一些书院收徒讲学。据方志记载,宋代莆田规模较大、影响较远的书堂和书院有30多所,如郑耕老的郑氏书堂、林光朝的红泉义学、郑樵的夹漈草堂等。

明代,莆田官学得到很大恢复和发展,共有府学1所,县学3所,卫学1所,书院10多所,学馆20多所。明正统四年(1439),兴化知府奉朝廷礼部令,复设社学,仅莆田一县就有社学62所。清代,书院、私塾更盛,并且布点逐步向偏僻的农村扩展。正如清代诗人林津在诗中所赞:“文献邦称古有名,参差红蓼映江城。海滨邹鲁遗风在,何处不闻弦诵声?”

清末,在欧风西雨的冲击下,传统的教育体制已日益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光绪二十四年(1898)的“维新运动”,废除科举,推行新政、新学,进一步促进了莆田教育的发展。随着西学东渐,清同治六年(1867),西方传教士在莆田南日岛设立“草湖义学”。此后,教会先后在莆仙各地创办了10多所教会学校。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美国传教士蒲鲁士改培元书院为培元西学堂(后为哲理中学),这是莆田第一所新式全日制中学。光绪二十六年(1900),莆田知县吕兆璜在城里凤山寺创办官立小学堂。莆仙两县还积极鼓励私人办学,有志之士创办新式学堂风靡一时。据《福建教育发展史》统计,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兴化府有小学堂26所,约占全省百分之二十三。随着教会学校、官立小学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中学的兴办。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兴郡中学堂”(莆田一中前身)成立。它是兴化府第一所官立中学堂。至辛亥革命前夕,莆田县共有各种学堂32所,仙游县29所,初步形成了近代教育网络。民国元年(1912),学堂易称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公立、私立学校实行“维持原状,逐步改造”的方针,并在农村倡设民办小学、农村夜校,鼓励广大工农大众学习文化及科学知识,群众性办学热情空前高涨。莆田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据统计,1965年莆田共有学校2062所,在校学生37万人。20世纪50年代,在“地瘠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精神激励下,莆田学子勤奋刻苦,努力奋进,高考成绩连年名列全省前茅,荣夺“高考红旗”桂冠,再现文献名邦风采。2002321日,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莆田学院成立,终于圆了莆田人世代期盼的拥有本科大学之梦。

历史变迁,朝代更迭。“学校”作为培养、输送人才的基地,也随着历史的浪潮滚滚向前,并不时飞溅出一朵又一朵绚丽的浪花。(郑银华)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