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嵘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快到了,看着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精装月饼,竟勾不起我丁点儿食欲,在欣赏着华美的包装盒的同时,心生无限感慨。不知何时,月饼已不再是中秋节人们馋羡的美食,而是凭着精美奢华的包装摇身一变成了人们竞相攀比的人情消费。
月饼本是中秋节的一个象征,具有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寄托了浓浓的亲情,增添了节日的气氛。然而如今日渐礼品化的月饼,早已背离了人们对月饼的原始情感,吃包装,吃档次,月饼中所包含的浓浓亲情也逐渐转淡了。每年中秋节后,那一堆堆精美的包装盒便成了高档垃圾,既造成了浪费,又污染了环境,实在不足称道。这些昂贵却难以下咽的月饼,与我童年所吃的物美价廉的掉渣月饼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饼不同”,临近中秋,最是那一抹香甜,触发心底最甜蜜的回忆,童年的月饼香总是让人“才下舌头,又上心头”。
童年的中秋,吃月饼是件最幸福快乐的事。每到中秋,那深深烙在味蕾上又酥又甜的月饼香便从绵长悱恻的记忆里,穿过缠绵的秋风,翻过高山,掠过大海,越过平原悄然飘落在我的窗台上。那时,虽然物质匮乏,但是,每一个节日的到来,吃都会是头等大事,这一天食物要比平日丰盛许多。
中秋节是最具人情味的节日,除了饭菜丰盛之外,月饼更是少不得的应景食品。
每年中秋,母亲都会奢侈地买回两斤月饼,一斤冰糖馅,一斤红豆沙馅,每斤月饼有十个。包装纸正中印有圆形蓝色印记的是冰糖馅的,圆形红色印记的是红豆沙馅的,想吃什么馅的很好分辨。看着用白皮纸包装的月饼,我早已两眼放光,馋涎欲滴,只待母亲一声令下,便可与哥哥姐姐们大饱口福了。
通常情况下,我会先尝一个我最爱的红豆沙馅,然后再尝一个冰糖馅的,这两个囫囵吞枣地下肚,基本上是没能细细品味的,不过是满足了一时的口腹之欲罢了,只感觉十分味美香甜,心中有道不出的欢欣满足,却又意犹味尽。
接下来,才会开始耐心细致地品尝。我小心地打开薄薄的浸有油渍的包装纸,一个正中点有淡红色小印记的如小笼包般大小的月饼便呈现在眼前。月饼上的白色酥皮,酥得不忍用手指触碰,感觉一碰就会掉落。看着手中如满月般的月饼,我的心中十分好奇,不知月饼师傅是怎样将月饼做得如此酥而不焦,甜而不腻?
待把赏完之后,便由左手掌心托着,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小心翼翼地揭去最外面的那层酥皮,慢慢地放进嘴里,唯恐一不小心碰掉一小块,会惹得自己心疼半天,然后再揭去第二层、第三层……就这样一层层地揭,一口口地品,那淡淡的甜香味便回荡在唇齿间,弥漫在空气里,直至揭到包在馅外面的那一层,这时月饼变得浑圆,白里透红,像刚出生的婴儿般娇嫩,包裹在最里面的红豆沙显得更加饱满,呼之欲出。直至此时,方由右手拇指和食指捏着送至嘴边,万般不舍地轻咬下去,红豆沙的甜香味立刻霸道地侵占了味蕾,令人精神一振,舌尖上所有的味觉细胞顿时苏醒过来,开始奔腾雀跃。每咬一小口,左手就配合地抻在唇下接着,不让一粒饼渣掉落地上。细嚼慢咽地吃完馅,再将包装纸上散落的饼渣与红豆沙碎屑悉数倒进嘴里……
记得每年中秋,母亲都会满足地看着我们几个分享月饼时叽叽喳喳的欢笑,那一刻的温馨快乐便凝在月光中,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记忆里。
在物质丰盈的当下,或许只有不想吃的,没有吃不到的,然而丰足的物质生活,却未能找回童年舌尖上的美味。
“众里寻它,难觅童年月饼香”,如今寻遍大街小巷,却再也品尝不到记忆深处的传统月饼了。童年纯正的月饼香,也许成了一种烙印,植入血与骨之间,永远不会消散,终会成为温暖一生的回忆与心灵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