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你别有选择
【发布日期:2018-10-1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杨健民


刘索拉的小说《你别无选择》,描写了20世纪80年代一群音乐学院的大学生,经历了从传统到新时期的时代变革,他们的追求、创新、反叛、苦闷、烦恼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这是“迷惘的一代”,因为他们“别无选择”。不过,我一直以为:这世上的事物难道都是“别无选择”么?假如反其意而行之,或许可以说一说“别有选择”。

若干年前,利用一次学术研讨会间隙,我在下榻宾馆的一家品牌服装店挑了一件便西服,挂在身上请一位女博士给把关下。不料女博士看了我一眼,不紧不慢扔出一句:“你还可以有更好的选择。”我陡然一惊,她为什么不说“一般了”“不咋地”或“不好看”之类句子?这女博士看来是有点不简单了,转而又想,她的不简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用了另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让人听了觉得舒服。

原来,我们还是有“别有选择”的余地的。

就像这位女博士那样,如何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确乎是人的一种智能考验。无论对人还是对己,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语言反应或应答的问题,这时只有两种形态:要么机智要么平庸。林志玲有次出席公开活动后,照片未经修图就被公开,眼角的鱼尾细纹全“露馅”,网友直呼女神也难逃“岁月的摧残”。随后,林志玲在社交网站晒出了一张自拍照,她将三根手指头摆在眼尾,似乎刻意想遮住鱼尾纹,接着噘嘴假装生气的样子:“喔……您说……三条线吗?Sorry,藏起来了。”由此将之前被曝光的话题拿出来自嘲一番,如此机智的回应,令粉丝们大赞不已。

一直觉得女性的心理比男性要更加细腻和敏感,反应也更快,表达甚至也可能更为机智。《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宝玉被宝钗“雪白的一段酥臂”迷住,呆愣了去。黛玉在一旁看在眼里,并不吱声,只“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手帕子笑”。宝钗不解地问道:“你又禁不得风吹,站在那风口干什么?”黛玉回道:“何曾不在屋里,只听得天上一阵叫唤,出来看看,原来是只呆雁。宝钗赶出来看,哪有什么‘呆雁’?”只见黛玉将手帕甩向宝玉的脸,嘴里“忒儿”一声,说:“我才出来,它就飞了。”黛玉用“呆雁”二字,活脱脱把宝玉见了宝钗“酥臂”的呆萌之态,表达得淋漓尽致。黛玉是大观园里出了名的爱哭、好嫉妒和小心眼,但她的冰雪聪明,又别有一番滋味。

过去的清华和西南联大有几位有意思的教授,他们讲课不拘一格,甚至也会耍些小性子。闻一多是新诗人,不擅讲授古文,有次他给清华的学生讲训诂,认为“振”“娠”互通,有位同学认为他讲得没有根据,闻先生就发了脾气:“你说该怎么讲?”课上不下去,闻先生就一周没来上课。他的“名士”之风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的另外一些讲授方式,比如讲“楚辞”,他点燃烟斗,一打开笔记,就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这种表达方式,也算是机智的。如果说这也是教授的“选择”,我会觉得这种“选择”是属于他的“别有”,因为他独特。

西南联大教授金岳霖,有一次给同学们讲《小说与哲学》,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跟哲学没有关系。同学们正发愣间,他突然话音一转:“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说着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只跳蚤,得意地捏在手里左看右看。这段“扪虱而谈”,一时间在西南联大传为笑谈。跳蚤跟上课毫无关系,金先生不过借此喻示了小说跟哲学也没有关系,其幽默感和特立独行的名士之风,跃然于眼前。

这则短语讲了几个故事,其实别无他意,无非想说明,语言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与每个人的学识、品性、修养和阅历有关。这在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由此可以看出每位作家的语言功力和手段。美国作家霍桑的《红字》,描述了生活在17世纪清教戒律森严的新英格兰,花样年华的海斯特因不贞而受到审判,并被责令将一个鲜红的A字(英文通奸Adultery一词的首字母)佩戴于胸前。霍桑对海斯特的描写表现出的冷峻大于了怜爱:“她性格中一切令人赏心悦目的优美枝叶全都枯萎了,只剩下一个光秃秃、干巴巴的粗糙轮廓。即使她还有朋友和伙伴的话,这副模样也会让人退避三舍。”如此别具一格的描述,为海斯特最后的出走做好了“别样”的铺垫,完成了海斯特的一场自我的奥德赛。

从文学作品到现实,语言世界如此广阔,我们何尝不能“有更好的选择”呢?

因为“你别有选择”。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