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草与莆仙民俗
【发布日期:2018-11-0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草是地球上最普通的植物,天涯何处无芳草。草与人类的关系密切,我们赖以生存的所有重要的粮食都是草本植物,还有经济作物、蔬菜等,几乎都是草本或由草栽培而来。我们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了草,世界将会怎样。许多小草,一直生长在莆田大地上,与我们长久相处,其中有一些被用在民俗活动中,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有的已传承了几百年。

1、用于节日食品。

艳山姜。在莆仙地区,红团是一种可口的节庆食品。是用糯米粉为皮,包上绿豆或糯米甜馅蒸制成的饼。垫在红团下面一起上蒸的馃(音鸡)叶香气四溢,使红团风味更佳。馃叶,学名艳山姜。

据考证,红团可能来源于宋代江南一带的沙团。北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端午作水团,又名白团,或杂五色人兽花果之状。其精者名滴粉团,加麝香。又有干团不入水者。”吴自牧《梦粱录》里有澄沙团,沙团,十色沙团,麝香豆沙团子,可见那时的沙团已经有加入香料麝香的。对食品“色香味”的要求,古已有之。由于麝香名贵难求,为了使红团带有香味,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将艳山姜的叶片用于红团。既可以衬垫在红团下面,使之不会粘在蒸笼上,又使红团带有特殊的香味。艳山姜叶片的宽度比红团稍大,头腹部可以剪成三四段,尾部较细,就用两片合起来垫一个红团。在莆仙,艳山姜成了红团伴侣。如果说,大米和加红糖的绿豆具有甜美的诱人味道,那么艳山姜又带来馥郁的香气。红团绿馃叶,成了最具特色的莆仙食品。

艳山姜性喜高温潮湿环境,要求保水性良好、肥沃的土壤,多长于路旁、田头及水沟边,适合莆仙这块土地。艳山姜五月下旬开花。花色为橙、红、白复色,花姿雅致,珠光宝气,很好看。果实也有浓浓的香味。

蛋草。莆仙端午节(五月初五)会用蛋草加水煮蛋。煮成的蛋外表呈黄色,每个人都要吃,据说吃了即使被夏天午后的阵雨淋了,也不会生病。不知道这种草的学名是什么。

鼠曲草,俗称清明草。清明节,仙游有些地方做草龟(也叫清明龟)。糯米粉加入鼠曲草的汁和温水,和成团为皮,以绿豆或糯米加糖煮熟为馅,用龟形木模印制后,蒸熟。成品表面呈青黑色。

清明龟是一种流传久远的食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三月三日,取鼠曲汁蜜和粉,以厌时气。”可见在南朝时,楚地已有鼠曲草加蜜和粉制成的食品,以抵抗时疫。莆仙清明龟制作时间固定在清明节,清明节一般在农历每年的三月上旬或中旬,与三月三很接近。实际上,那时候的鼠曲草最肥美。另成书于宋宝祐丁已五年(1287)的黄岩孙编写的《仙溪志·物产》草类中说:“鼠曲,土人多以米粉并糖和做饼,其味香美。”可知草龟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又据明代周华《游洋志》风俗篇:“清明,人家以鼠曲和米粉为龟,染青精饭,展谒丘墓。”鼠曲草加米粉,做成龟状,表面染上青色,用于清明扫墓,与今天清明龟的做法和用途相同。兴化县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撤销,则此俗至少也传承670年了。《游洋志》是古兴化县的县志。兴化县是明代兴化府所属三县之一(另外两个是莆田和仙游),县治先在仙游县游洋镇,故名。古兴化县行政区域范围包括原莆田县的大洋、新县、庄边、白沙;仙游的钟山、游洋、象溪、石苍等八乡以及永泰和福清各一部分。

薄荷。莆仙“七月半”食品薄荷糕,原先是大米和糯米以一定的比例混合磨成粉,加入白糖、薄荷蒸成。带有薄荷的香味,现在一般不加薄荷,但名字仍保存,只是“薄荷”合音成“宝”。仙游芜糕,是把薄荷草(俗名溪芜菇)放在蒸笼底部,上面铺一层加糖糯米粉,蒸成的食品。薄荷味渗进米糕,香甜可口。

2、用作保健品。

车前草清热解毒利尿,尿道炎喝车前草煎的汤,很有效的。俗称七斤草。

牛筋草。由于其花穗呈颖披针形,具脊,其形状有点像刮除头发中虱子的篦子,莆仙称之为“虱篦草”。这种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人民公社时期,夏收季节,生产队往往用牛筋草煮一大锅水,用水桶挑了,送到田间地头,打谷场上,农民用牙杯或碗舀起来喝,可预防中暑,也可解渴。牛筋草性味甘、淡、平,可能也加了一点糖,喝起来味稍涩,但有点甜。

金银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故名。又由于花的形状似油灯的灯芯,俗称灯芯花。这花清热解毒。如果身上有浮肿奇痒或被毒虫叮咬爬过,用灯芯花枝煎水洗,很快就好了。

3、用于驱蚊子、蚯蚓。

蓼草味苦,俗称苦蓼。与一种油料作物榨油后剩下的渣子压成的饼状物(俗称鱼枯。大概是茶籽油饼)配合,掺水,可用于驱蚯蚓。把这种水灌在地上,蚯蚓受不了,爬出来,就被抓了。

蚊草(不知道学名是什么。不是艾草),顾名思义,可用于驱蚊子。旧时农村,傍晚人们吃饭时,蚊子纷纷出动,轮番轰炸。为了对付蚊子,人们想出种种办法。其中有一种就是用蚊草起烟熏赶。先用稻草生火,然后将刚拔下的蚊草放在上面,由于生草较湿,火烧不起来,只会冒烟,烟气中有刺激的味道,把蚊子赶跑。由于是在地上起烟,风向变了,蚊子又来了。这样不方便。于是就将蚊草放在烘炉(一种浅红色小陶炉)中生烟,可以提着走,就成了移动驱蚊器。

4、用作日常生活用品。

咸草,学名茳芏(jiāngdù),又称席草,莎草科莎草属植物。生长在湿地、水边。茎叶晒干后有许多用途。以前商家用于包装小件零售商品的捆扎带,就是咸草。用咸草编成盛饭的用具,称“茭(音歌)置”。俗话说“做乞食也着有茭置”,意为做什么事情都要准备必需的用具器具,也比喻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与“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异曲同工。俗语说明旧时乞丐用茭置盛饭。如果吃饭时有人问你:“汝茭置放底落”,表面上是问你碗具放哪里,但话里有陷阱,如果你直接回答,那你就默认自己是乞丐了。咸草最大宗的用途是编席子,俗称咸草席。可以编草帽,俗称咸草笠。还可以编扇子、烟袋等。

凤仙花,旧时女子用于染指甲,所以又称“指甲花”。

5、当儿童玩具。

斗草是莆仙民间儿童游戏之一。用一种俗称“无数”(紫酢浆草,叶柄长)的野草,选取叶柄较粗壮的,两个人面对面,各捏住一根的叶柄,去勾取对方的叶子。勾住相拽,断者为输,再换一叶相斗。这种草还可用于擦拭铜器,使光亮。

6、用于辟邪。

午时草。据说五月初五这一天的午时,百草尽吐芬香。在莆仙地区,端午节那天,人们纷纷到野外采集青草、树叶、黄豆植株等。一般不拘泥于某几种草,但其中要有香草,如菖蒲、艳山姜、牡荆(俗称埔姜)等。可知“午时草”代表香草。洗干净煎汤后,有一股香气,加入热水中,称“午时水”,午后人人都用这种水洗澡。用午时水沐浴,不仅可以洗去污垢,搞好卫生,更重要的是为了涤除秽气、驱邪,使身体洁净。除了端午节,在其它几个重要仪式之前也要用午时草沐浴,然后才能去参拜菩萨神灵,以示尊重。婴儿出生满月那天要用午时草沐浴。洗洁净了才可以抱去拜神灵、祖宗。新郎新娘在结婚的前一天要沐浴,因为结婚典礼上他们要拜天地呢。人死后在穿衣入殓之前要给予沐浴。民间认为,即使被允许进天堂,如果不洗,也会被挡在门外。所以不知道是好人坏人,先洗洗再说,万一由于身体不洁净被挡,那吃的亏可大了。由于午时草在莆仙民俗中的重要用途,每年端午节,人们总要留下一些,晒干备用。俗语“春花午时草”比喻存在时间短暂、容易过时的事物。

在莆仙地区,每年端午节五月初三,人们都会将采来的艾草插在大门两边,以辟邪。

芦荟。泻火;解毒;化瘀。女子用于抹头发,能使头发保持湿润光滑。也用于辟邪。乔迁时,人们把芦荟和其它东西一起,挂在新房大门门楣上方。婚礼上,新房门楣上也挂。

农历年底除夕之前莆仙人总要“扫尘”,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新年。他们用几根芒(俗称菅稿,音gua2o3)和一把稻草扎成扫把,打扫屋内的墙壁、天花板和屋顶。芒的叶子两边有锋利的齿,使人联想到宝剑,用芒扫除就象征辟邪。旧时扫地的扫把也是用芒制作的,人们常在门后放扫把以辟邪。虽然现在做扫把大都不用芒了,但这种风俗仍然留存。

还有一些与草有关的民俗,如民间医学,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积累所得,已被证明是有效的,其中有以草本植物为中药材,也属于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特别是民间土方偏方。(余学范)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