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育儿“杂谈”
【发布日期:2018-11-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沈晓彬

 

 

我的儿子是个调皮机灵的小男孩,作为他的母亲,我一直觉得他的情感需求特别丰富,所以他对我特别黏糊。我知道他特别爱我,因为这个小家伙每天在睡前都要和我说:“妈妈,我爱你,晚安。”但在昨晚,我对小孩子的内心世界又有不一样的认识和体会,那种对母亲的依恋和不舍原来是这么强烈。

昨晚的睡前夜聊,我们不知不觉地聊到了人类的“死亡”问题,其实我也没做好怎么跟他解释人类都会“死亡”问题的准备,但是聊到了这个“点”上,又不得不进行下去。对于“死亡”的概念,我给予他的解释是想尽量美化这个概念,所以我对他说:“我们人类的生命差不多是100岁,100岁以后就会自然成为灰尘,然后将灰尘搜集起来埋在土地里,这就是一个死亡的过程。”他说:“那就是我再也看不见你了吗?”我说是的,他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完了,没有妈妈给我们讲故事和讲作业了!”之后他沉默了,我以为他是困意来了,没想到却听到了抽噎声,我轻声问他:“你怎么了,是觉得将来妈妈变为灰尘,你会很难过对吗?”他点点头,然后转过身来一下抱紧我一发不可收地越哭越难过了。我抱住他柔声说:“你放心,妈妈还会陪你很久很久,会陪你慢慢长大,变为灰尘那是要很久以后的事情,所以你不用这么难过。”他又问我:“妈妈,那我怎么才能知道哪些灰尘是你呢?”我说灰尘会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然后埋在土里,最后在土地上立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名字,是可以知道妈妈的灰尘在哪里的,也可以在思念妈妈的时候来到这块石头边看看。他还是继续哭……突然我心里五味杂陈,觉得是不是不应该跟一个5岁的孩子提前说这么多。他又问:“那是要埋在很深的土里吗?”我说:“是的。”他马上说:“那我要见到你,你又埋得那么深,我弄个机器人,一直不停地挖你,一直把你挖出来见到你为止……”他用奶声奶气的声音这样形容对妈妈的想见之情,我忽然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接着他又问我:“埋你灰尘的那个地方,会长出小草和小树吗?会有青菜吗?”我说也许会的,我们每年清明节回去扫墓,不都是去看看土地上有没有很多的青草吗?他应该是对扫墓还没有很直观的概念,因为每次清明回乡祭扫我从没有对他解释过原因。他也没有再追问,只是哭着说:“妈妈,明天早上我想你送我去幼儿园,可以吗?”在得到我同意的回答后,他又抽噎了许久,应该是沉浸在变为灰尘这件事的情绪里一时半会出不来。后来,他终于睡着了。我心里还有隐隐担忧,不知会不会影响他明天早上的情绪,结果在早餐时听见他欢快的说话声,恶搞改编了他姐姐教他的《江南》:江南可采屁,莲叶何屁屁,鱼戏莲叶屁……念完自己哈哈大笑,我松了一口气,知道“死亡”这一课上完翻篇了。

很多父母会回避甚至忌讳和孩子谈论有关死亡的话题,无法从容地和孩子聊所爱的家人不在人世的事情,在孩子面前刻意隐藏自己的感情。我也曾经想这样跟孩子解释亲人的离去:

他睡着了。

他离开了。

他去天堂了。

他去旅行了。

……

但我觉得这样解释长远来看未必是好的,我觉得以后,当我们有需要给孩子描述“死亡”时,可以不要用隐晦的比喻跟孩子解释了,这不仅没有解释清楚还会让孩子更困惑,会对死亡产生幻想。

他为什么会睡着醒不来?我睡着了会死吗?

他离开了还会回来吗?他离开了去哪里呢?

天堂在哪里,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

没有说再见的远行,孩子不知道亲人为何远行,是否回来,何时回来,对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冲击不亚于说“我不要你了”。

如果亲人去世,作为家长不要隐藏悲伤,让他们看到悲伤没关系。坦率地谈论生命垂危的人,鼓励孩子探望临终者,给予临终关怀。

儿童教育学家罗夫斯在《与孩子谈死亡》中曾说过:“如果孩子能在开诚布公谈论死亡的环境下长大,那么他对死亡会有较好的理解,不至于太害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更高阶的意义在于,死亡教育也是一场生命教育,学会珍爱生命,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