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提升站位凝聚合力保护好湄洲岛(五)
【发布日期:2018-12-1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时报记者 郑育俊

 

李健英:借鉴香港经验 保护生态环境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素有‘南国拼蓬莱’美称的湄洲岛,是莆田市的一张靓丽名片,保护好湄洲岛既是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更是每一名莆田人民的神圣职责。”市政协常委、香港佳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健英十分关注湄洲岛的环境保护问题。

李健英说,湄洲岛自1988被辟为福建省对外开放旅游经济区的30年以来,在生态保护方面,湄洲岛上下主动作为,奋力赶超,取得了绿化覆盖率显著提高、水环境治理有效改善,但也存在资源环境超载、规划滞后、治理能力不足等不容忽视的问题。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保护好湄洲岛”的重要指示精神,科学施策,走出一条有效保护的路子。为此,她提出借鉴香港环境保护治理的经验,做好湄洲岛环境保护。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李健英说,香港政府在生态环境方面也曾面临空气污染、污水、噪音、废物及人口增长等方面巨大压力。但经过数十年的努力,香港已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自然与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1990年,香港正式实施《环境影响评估条例》,让公众参与评论,市民可就项目的环评程序抒发己见。至今香港已完成500多宗环评项目,依靠这个程序,落实了许多改善环境的措施。公众是环境污染的产生者,也是受害者,更是环境改善的执行者和受益者,环境保护的工作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首先要有针对性对公众进行不同层次的环境教育。可借鉴香港的做法,采取以家庭为单位的环境公益活动,使家长与孩子在活动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通过报刊、杂志、网络、微信公众号、社区宣传栏等途径举办公众环境时事讨论、环境公益宣传广告比赛、环境知识有奖调查等方式,提高公众对自身周围环境的关注,从而引发公众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其次在环境教育中增加现场参与活动和现场考察。在环境教育活动中,不仅要为公众提供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还要使公众获得在环境中参与和体验的机会。在参与的过程中,让公众认识到自身对于周围环境的改善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而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再次要持续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宣传加强生态保护对湄洲岛发展的重要性,把习总书记的嘱托传达到每家每户,使全市人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营造浓厚的生态环境保护氛围,全力打造阳光海岸、花园海岛、清新海空的自然生态。

实施策略性规划。香港环保署推行“策略性环境评估”的主要目的,是要确保主要策略在初步规划阶段便纳入环评环节,深入考虑环境影响,以免造成污染问题。此举可避免在政策推行后期才亡羊补牢,而作出欠缺功效和成本效益的舒缓措施。在建设湄洲岛时,要切实做到所有项目策划需围绕保护生态,所有项目的推进要突出保护生态。在做规划时要始终坚持“生态立岛”,坚决推进“一控三减”,即控制人口、减少建筑、减少耕地、减少排放。要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岛民到岛外居住、生活和就业,严格控制常住人口总量,恢复到合理的人口规模。要努力减少房屋密度,对违法建筑和占用集体农用地的住房分期分批予以拆除,严格控制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场所、培训机构,腾出生态空间和旅游业发展空间。要加快退耕还林、退耕还湿、退耕还草步伐,坚决守住生态底线。

完善湄洲岛保护相关政策。推行《关于切实保护好湄洲岛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要把市委书记林宝金贯彻习总书记“保护好湄洲岛”的嘱托,学习好落实好。湄洲岛管委会一定要完善细化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政策,不遗余力的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以此强化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政府的环保措施,切实把习总书记的嘱托落到实处,落地生根。

积极打造环保政府。香港政府部门所有提交行政局的议案文件,均需设有“环保”章节,并充分说明工程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所有政府部门和决策局均委派环保经理监察本身的环保措施和环保表现。为此,建议政府部门要始终把湄洲岛的生态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职责,以牢不可破的政治担当大力支持生态保护,同时要强化自我管理、自我制约,尽量避免其本身活动损害环境。

 

孙曙红:不断优化环境 提升文化品位

 

 

 

“当时乘船没有固定的时间,大家买好船票验好就到船上等候,等船上人满了,才能开船。人与物同船,包括家禽牲口,气味可想而知。当时的船体较小,又是木制结构,摇摆得厉害,除了一些岛上居民,大多数人吐得一塌糊涂。如今,忠湄码头的建设,从轮渡大厅到客船快艇车渡,以及多样化的购票方式,等等,这些都在不断的更新,改善,为香客游客提供便捷舒适平安整洁的乘船环境,环境的不断美化,服务的不断优化,人文建设的不断强化,可见这三十年的轮渡变化之大。”市政协委员、湄洲第一中心小学副教导主任孙曙红一直在岛上从教,对岛上变化感受很深,特别是交通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她说:“轮渡码头是入岛体验和感受妈祖文化的第一窗口。它展示的不仅仅是一个运输部门,而是向世人见证中国改革开放这三十年发展的巨大成就的一个缩影。”

孙曙红说,有“海上布达拉宫”美称的湄洲妈祖祖庙南轴线,建后的最初几年,从天后广场拾级而上,站在最高处,可用肉眼清晰地看见编钟戏楼琉璃瓦下海天一色美景,特别是八月十五夜晚,一轮明月当空照,仿佛能够听到戏楼里的歌声、乐声,夹杂着些许的海浪声,好一个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潮声。可惜的是,之后的违建行为曾一度破坏这首美景。所以,保护好湄洲岛真的很重要。

孙曙红还就妈祖文化走向世界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说,湄洲岛是一个生态岛、朝圣岛、旅游岛,特别是作为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岛上的文化品位一定要高,不能让一些低俗的表演影响湄洲岛的形象。建议岛上文化配套活动项目,要精心打造,凡举办与妈祖有关的活动,要有严格的审核。

“为更好地把妈祖文化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湄洲岛举办了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和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绕境平安游活动等,有力地推动打造妈祖文化的世界性。”孙曙红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妈祖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使者,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她建议,今后举办重大活动,可以进行电视或网络直播,以及利用播放车进行滚动放映活动盛况,让海丝沿线的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的发展,感受博大精深的妈祖文化。

 

郭大卫:加强生态建设  打造文化基地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湄洲岛已经成了人们的神往之地,吸引了中外的香客、游客及专家学者前来朝圣、观光、研究。”市政协委员郭大卫说。

为了进一步把妈祖文化做强做大做精,把湄洲岛建设成为举世无双的大爱无疆的殿堂,让更多的人前来朝拜、休闲、海洋文化研究,郭大卫提出建议:栽植适合海洋气候、湄洲岛地理生长的乔木、灌木植物,力图把湄洲岛打扮得更绿更靓。

要加强湄洲岛文化生态建设,想尽办法在岛内建立让文艺家向往的艺术创作基地,比如建立国家级、世界级的文学创作基地、音乐制作基地、戏曲舞蹈创作基地、影视创作基地,也可以开辟为体育训练基地、海钓基地、海洋娱乐场地等,用诸多文化元素来装点湄洲岛,打造旅游品牌,丰富妈祖文化内涵与外延。郭大卫认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提升湄洲岛的文化品位,以文化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