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揭开柳宗元来莆游智泉并改名之谜(一)
【发布日期:2018-12-1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明曹学佺《兴化名胜志》对梅花漈的记载

 

 

 

《闽书》对智泉的记载

 

笔者考查玉涧的历史文化时,见有数种资料称,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智泉瀑布,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尝“到此一遊”,又命名之“愚溪”,云云。①

众所周知,历史上,柳宗元是以文章名世的。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韩愈、苏东坡等被譽为“唐宋八大家”。若不远千里来莆游智泉,不能不是吾莆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当年玉涧地区奇异自然景观的引人入胜,否则是不足以吸引柳氏到此一游的,何况其人又是大名鼎鼎的柳宗元!

与此同时,心中亦难免为之疑惑。昔日诵文读史,只知柳宗元曾经贬官湖南永州与广西柳州,未闻有去其他地方,尤其是到闽莆来游智泉之说,更是闻所未闻矣。然而,柳大师游智泉及命名之事,报刊有文,书籍见载,网上广传,言之凿凿,三人成虎,令人将信而将疑,成为莆阳又一个历史文化之谜。

近来发兴探寻城北玉涧北岩的历史文化,对柳宗元来游智泉及命名之事,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是则极大地提高智泉的人文品位,非则亦排除捕风捉影的无稽之谈,清除智泉尝名“愚溪”的附会之说。几经考证,柳宗元来游智泉之谜,业已揭晓,特以此文抛砖引玉也。

一、柳宗元来游智泉于史无据

对柳宗元是否来莆游智泉之事的确认,以史为据是唯一遵循的原则。一是查阅《唐书·柳宗元传》是否有相关记载;二是查看其故友韩愈所撰写的《柳子厚墓志铭》;三是查阅后人作的年谱(鉴于诸家年谱系考据大量柳宗元本人撰写的文章,包括墓志神道表,书信和序文诗等,事出有据,多有佐证,又经过必要的辨析,故可信度是较高的)。二、三两项可弥补史传记载简略之失;四是查阅本人的传世文字资料,包括诗文、游记、书信等;五是查阅其友人、家人的有关文字;六是有关文物等等。同时须对上列六方面的资料须作综合考辨,尤其要注意有无反证。如此这般,则基本上可作出判断。

笔者尚未能完全查阅上列各方面所有的资料,但仅就部分见阅的史传、年谱、墓志、书信和诗文,基本上可窥其一斑。

据新、旧《唐书·柳宗元传》,②韩愈《柳子厚墓志铭》,③与宋绍兴柳州知军文安礼《柳先生年谱》④及今人施子榆《柳宗元年谱》⑤等,柳宗元的主要经历如下:

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长安,幼年居长安。德宗兴元元年(784),12岁。父为鄂岳都团练判官,随父至湖北夏口、湖南长沙及江西一带游历。贞元五年(789),17岁,为举人;21岁中进士,后丁父忧。常住邠州省侍其叔,至24岁回长安。贞元十四年(798),26岁,第博学宏词科,为集贤殿书院正字。贞元十七年(801),29岁,调蓝田县尉。贞元十九年(803),31岁回京任监察御史里行。永贞元年(801),33岁,为尚书礼部员外郎。因参与宰相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活动失败,贬为邵州剌史,未至改贬永州司马。十年始返京,贬为柳州刺史,四年后卒于任上。

由上可见,柳宗元一生的足迹,主要在长安(出生与读书出仕地,前后有二十多年)、永州(十年)、柳州(四年,直至病逝)。早年曾随父任官到湖北夏口,湖南长沙和江西等地游历,仅二三年时间。出仕前后在邠州、蓝田(今属陕西省)亦仅数年而已。除此之外,未见有去其他地方的记载,尤其是没有到福建莆田游观智泉的记载。

还要特别指出,根据笔者的读史所见,地方史志对于一方之胜,及其历史名人行踪的记载,一般是比较重视的,多数作为佳事加以记载。即便非要人要事,亦往往不忍割舍之。如莆郡史志中,对壶公山、九华山、凤凰山、延寿溪、九鲤湖等名山异水,乃至于不是很有名的一些山川胜景,诸如鸡足峰(北岩)、上溪等,凡是名人所至并有唱咏者,总是不惜篇幅加以记载。黄仲昭《八闽通志·地理》“壶公山”条,引入唐翁承赞、黄滔,宋朱文公、刘克庄等名人唱咏的诗。⑥周瑛《山川考》“上溪”条,引入蔡襄的《游兴化西门上溪(即下磨溪)》诗,⑦等等。此类实例旧志可谓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据此,作为唐代文学大家的柳宗元,倘若来莆游智泉,又名之愚溪,肯定会有唱咏之作,必为史家所青睐而大书特书的。 

考莆郡史志,集莆阳宋志之大略的李俊甫《莆阳比事》,涉及莆仙山川名胜者为数不少,包括壶山、龟山、烏石山、西岩、九仙山、囊山、城山、陈岩、碧濑溪、金钟潭、九鲤湖、瑞泉、蟹井等等,⑧唯独未尝提及智泉瀑布。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对莆田众多山川的记载,仅有西淙瀑布泉的条目,而无智泉瀑布。⑨表明智泉的名气尚不如西淙。因此,从当时福建范围看,智泉瀑布泉毕竟是缺少名气的。

明周瑛的《兴化府志·山川考》,仅莆田、兴化两县山川名胜就记载了170多条,包括西淙瀑布泉,但亦未载智泉瀑布。⑩表明至明孝宗弘治时,智泉瀑布的名气,依然不及西淙瀑布泉。由此可以推测,智泉在唐宋时,更是藏身深闺人未识的无名之泉,缺少其应有的名气。

只是到了明万历间,智泉才始见于诸莆郡载籍。明“闽中十子”、学者曹学佺《一统名胜志》之《兴化名胜志》,特以“梅花漈”为条目,谓“正德间,学宪陈伯献隐此,名之曰智泉。”万历四十四年〔1616〕成书的何乔远《闽书·山川志》,记载莆田的溪、泉,并无“智泉”条目,但在“石室山”条目中,则对智泉记述颇详,曰:“(石室)山后有弥陀岩,智泉之水出焉。智泉水,旧名梅花漈。相传鸡峰道人陈清牧此,有白衣老人叱之曰:‘此仙人圃也,勿牛饮污水。’皇朝邑人提学陈伯献,筑室是山,因名之曰智泉,伯献自为记。”并全文引录了陈伯献的智泉题记。

邑人林登名《莆舆纪胜》在《近郭纪胜》中专设条目详加记载。记述其源流与县令何南金构建“智泉来苏亭”并作记,以及与正德间督学陈伯献隐居并易名之事,并无所谓柳宗元到莆游观智泉的记载。清廖必琦乾隆《兴化府莆田县志》、《舆地志》均作专题记载,并全文转录了何南金的《来苏亭记》,依然没有柳宗元尝到莆游观智泉的记载。林扬祖县志、张琴县志沿袭之。

因此,就闽莆史志而言,自宋至明弘治时未见对智泉瀑布的文字记载,更无柳宗元尝到莆游观智泉的记载;明正德间陈伯献的《智泉题记》与何南金的《来苏亭记》,是现存最早的两篇专题记载智泉的文献。万历间智泉虽始见于莆郡载籍,但都没有关于柳宗元到莆游观智泉的记载。这个严酷的事实,既并非史家的粗心遗漏,亦非其刻意回避什么。只因实无其事而不可书而已,这才是唯一合乎情理的解释。

总而言之,不论是柳宗元史传、年谱、墓志、书信和诗文,还是闽莆史志,未见有柳宗元尝到莆游观智泉的记载。换言之,所谓柳宗元到莆游观智泉之说,是完全缺乏历史依据的子虚乌有之事,因而亦是不能成立的。

--------------------

①许志挺《智泉珠瀑》《湄洲日报》2010317日;陈文麟《智泉珠瀑》(载《壶兰小叙》,中国楹联出版社,201110);黄秀峰、陈金瑞《莆田二十四景智泉珠瀑》(《莆阳风情录》中国楹联出版社,20114)

②《旧唐书》一〇六卷,《新唐书》一六八卷。

③④《柳河东集·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2月。

⑤《武汉大学学报》,1957年笫一期。

⑥⑨〔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地理》,卷十一。

⑦⑩〔明〕周瑛《兴化府志·山川考》,卷七“上溪”条。

⑧〔宋〕李俊甫《莆阳比事》卷七等。

〔明〕曹学佺《一统名胜志》之《兴化名胜志》。

〔明〕何乔远《闽书·山川志》卷二十三。

〔明〕林登名《莆舆纪胜》,卷八,《近郭纪胜》。

〔清〕廖必琦《兴化府莆田县志》,卷一,《舆地志》(阮其山)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