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记者
●部门回应
市国土局:严格国土保护管理
“为推进世界妈祖文化核心区和朝圣岛、旅游岛、生态岛建设,为建设美丽莆田发挥更大作用,市国土资源局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保护好湄洲岛’的指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切实保护好湄洲岛的若干意见》精神,依据自身工作职能,主动靠前服务,严格遵循规划,积极盘活土地资源。”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陈景新介绍了该局支持湄洲岛建设的情况,并对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作了回应。
科学编制总体规划,从严保护管理。充分利用全国统一部署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和修编契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按照保护优先、优化为本、调控为要的原则,以节约集约用地总量和强度,把握发展机遇,整合产业布局,加快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开发格局。规划编制过程中注重与相关规划衔接,特别是与各类自然保护区衔接,将保护区确定的限制建设范围划为限制建设区或有条件建设区,科学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统筹各类建设用地。严格落实规划管理,实施用途管制制度。全岛土地利用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用途进行,新增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各类保护区规划和城乡规划,农转用审批要先征得各类保护区管理部门和城乡规划部门同意才可以上报审批。
开展权籍调查登记,主动靠前服务。为充分摸清湄洲岛土地家底,该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已在湄洲岛开展不动产权籍调查与登记“一张图”建设试点工作,建立统一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为激活沉淀土地资产及管委会制定发展决策奠定基础。湄洲岛存在人多地少、用地形势紧张的情况,该局对农村住房审批严格把控,并对危房户、受灾户、无房户等实行建房实行集中安置报批,开辟绿色通道。同时主动深入靠前,强化对重点项目提供优质便捷行政服务。湄洲妈祖论坛拟办理不动产权证,该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了解情况后立即主动与项目业主联系,并开通了办理“绿色通道”,简化行政审批手续,获得项目业主的好评。
分类处置未供土地,节约集约用地。认真梳理出的历年的湄洲岛批而未供土地,分析原因并进行分门别类,把已批的建设用地转化为可供可用的土地,拓展建设用地空间提高供地能力,促进项目落地。对征迁未完成的加大征迁力度,及时完成征迁;对于项目流产的加大招商力度重新招商;需要修改规划用途的指派专人跟踪协调落实。由于城市规划调整、生态红线划定等原因,部分农转用审批后的建设用地实际无法开发利用,对于这类建设用地进行排查认定,上报省厅进行指标置换。对用地量大的项目进行一次性规划管控,按照项目建设投产进度分期报批农转用、分期供地,提高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利用率。严格依据产业政策严控投资强度,达不到投资强度的项目不予供地,严控用地规模,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同时,对岛上的存量土地实行集约化管理,优先保障教育、医疗、城镇基础设施用地和必要旅游等产业用地。
陈景新指出,湄洲岛保护和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岛上规划滞后、建筑布局不尽合理,仍有批而未建或建设未达到投资强度要求,或是因产业结构调整厂房利用效率不高,或是旧城、城中村等土地使用效益低下的低效用地。下一步,市国土局将不断加大对湄洲岛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早谋划,早行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突出规划引领,严格国土保护管理。发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品牌效应,注重规划引领,明晰全岛朝圣、生态、旅游等区域功能定位,加快推进湄洲岛总体规划提升。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机制,严厉打击“两违”、非法采砂等违法行为,做好退“两违”还林、退宅基地还田工作,切实保护好岛上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
明晰房屋产权,坚持管控疏导并举。继续推进不动产权登记管理,严格控制岛内新建、翻建、扩建个人房屋审批,推动岛外集中居住组团(社区)建设用地保障,引导岛内居民岛外安置。全市统筹解决岛上土地占补平衡和增减挂钩指标,分类处置存量建设用地,腾出绿化、生态等用地空间。
加大整治力度,实现减量规划目标。加大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力度,拆旧建新、严格建房标准,整治空心村。对不符合城市规划的废弃厂房、废弃盐田进行复垦,对低效建设用地要采取收回重新供地、督促建设利用、对接二次招商、改造、收储等方式促进增效,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减量规划目标,确保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能够使用。
市财政局: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市财政局副局长林爱华说,市财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湄洲岛”这一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强化对湄洲岛的政策要素扶持力度,全力支持湄洲岛打造世界妈祖文化中心的核心区、美丽中国示范区的对外窗口和两岸合作前沿平台以及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朝圣岛、旅游岛、生态岛的总体目标。
财政体制全面倾斜。一是为支持湄洲岛发展,市财政对湄洲岛实行特殊的财政体制。即:从1998年起,对湄洲岛地方级收入全留,市级不参与分成;且以1997年收入为基数,每年增量部分按50%给予奖励,仅2014年-2016年三年间奖励额就达2亿元。通过各种渠道直接拨付湄洲岛管委会7.41亿元。除此之外,市财政还从市级地方政府债券中暂借1亿元用于湄洲岛建设。二是根据《关于进一步把湄洲岛保护好的若干意见》精神,市政府对湄洲岛的财政体制,从原来的地方级收入定比增量50%奖励改为按地方所得财力全额的100%奖励。同时,设立湄洲岛保护专项资金,从2018-2020年,每年统筹安排补助湄洲岛5亿元。三是出台了《关于印发莆田市市对区土地出让金管理体制调整方案的通知》文件,对经营性用地出让金管理体制政策倾斜,湄洲岛管委会经营性用地出让金收入扣除成本和计提相关费金后,全额拨付给管委会按规定安排使用。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市财政安排下达1.7亿元用于全岛基础设施建设,文甲旅游集散中心、轮渡提升等工程建成投用,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舒适的过渡环境。湄洲岛集散广场、环岛路等建成后将完善“一环一贯四横”的全岛交通体系,将全岛景点串联起来,更加便利游客通行。
社会民生进一步改善。一是加大“教育兴岛”力度。投资5000多万元用于全岛薄弱校改造,目前,第一中心小学科技楼、妈祖中学宿舍楼等已竣工投用,西亭、莲池、东蔡、高朱等小学教学楼抓紧主体框架施工,北埭小学进行基础开挖。二是提升医疗卫生保障水平。补助600万元用于湄洲岛门诊病房和新门诊大楼建设,150万元用于湄洲岛分院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购置,目前已基本完成主体框架结构施工。安排40.81万元,用于海岛卫生院卫计人员专项津贴,补助乡村医生参加养老保险,补助村卫生所医疗风险责任保险等计生卫生项目。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转154.22万元,统筹用于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三是支持农村养老事业。拨付农村幸福院项目补助10万元。补助400多万元用于公墓区及福寿堂建设。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市财政安排下达5000多万元的湖石淉及周边水系生态综合整治工程一期“三渠一塘”、上下湖扩挖等已完工,补助4000多万元用于全岛绿化美化、岸线修复、污水收集管网全覆盖及三格化粪池等建设。目前各项目均取得较大进展,湖石淉水系环境和全岛生态环境得到了质的提升。
旅游业态不断丰富。一是2017年市财政补助湄洲岛财政资金共计223万元,用于旅游、第三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二是积极筹措并下达湄洲岛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性会址建设资金2亿元,已建成投用,成为湄洲岛新的地标性建筑。三是补助4000万元用于创建5A级旅游景区、旅游业态培育等工作,建成闽台风情文化旅游街,出台文创扶持政策。四是设立1000万元文创基金,补助全岛规模酒店改造提升,吸引海钓平台、沙滩娱乐、咖啡屋、音乐餐吧、文创礼品等旅游业态入驻,形成集食、宿、游、购、娱等于一体的滨海休闲街。
妈祖文化进一步弘扬。一是补助祖庙董事会3500万元,用于总投资1亿元的祖庙海丝申遗点改造提升建设。二是补助“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暨中马、中新妈祖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拓展妈祖文化影响力。
人员经费有力保障。为了激发湄洲岛上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全面推动和确保湄洲岛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维护好市场秩序,构建湄洲岛和谐消费秩序,2018年初预算安排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分局工商业务经费及消费维权经费29.5万元、“海岛补助”10.8万元。
针对湄洲岛项目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等问题,林爱华建议,要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根据发展和项目安排需求,采用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优化项目资金构成,从而促进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用好、用足政策,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积极向中央、省上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快发展,尽早实现“一地三岛”的目标,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