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金冷
最近,我在拿笔记本记事的时候,翻到了夹在封皮内页里的粮票,这里有十来张“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用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军用价购粮票”和“福建省地方粮票”。几十年前只是顺手将没有用的粮票夹在笔记本内,现在反倒成了稀有之物了,我便更加珍惜它,也随之打开了思绪的闸门……
在计划经济时代,市场商品供应严重不足,为保证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国家决定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票证成了城乡居民吃饱穿暖的一种保障。从1955年到1992年,中国百姓历经了近40年之久的“票证时代”。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我,立即从粮票想到了布票、油票、肉票、糖票、豆制品票,甚至想到了整个“票证时代”。
据一位老者回忆小时候凭票买肉的情景:在农村,许多家庭大都生活拮据,买肉还要凭票,就连乡镇的国营食品店售肉职工,也会耍起“小特权”,比如,售肉时给一些干部、熟人留着肉,他们不用排队就能买到肉,而且是好肉,而面对陌生人或小孩去买肉的,就有“歧视”行为,人家好不容易排到队快轮到了,要么给些较差的肉块,要么说:“肉已卖完了,回去吧。”有些小孩直言不讳地说:“你那桌子底下篮子里不是装有好几份肉,怎么能说没有了呢?”“阿毜(莆田人称呼小孩的口头语)呀,那些早已‘名花有主’了。”过了几天再去买肉的时候,好不容易又排到队的时候,售肉职工却说:“阿毜呀,你的肉票已过期了,不能用。”只能悻悻而归。因此,平时吃肉吃鱼的机会很少,更不要说那些有名堂的炒菜,有花样的面食了。
那时候,票证就是“通行证”,就是“命根子”,皆因有时没有票证,有钱也寸步难行。与那个时代结伴而行的我,对此有着很深的记忆。读中学时,每每看到“吃商品粮”(即城镇户口)的同学,我都颇为羡慕。
后来,我参军到部队。当时,我分配在团机关司令部从事文书工作,虽然身为士兵,但在团机关食堂与军官享受一样待遇,先是领到了粮票和津贴费,后用粮票买饭票,用津贴费买菜票,再凭票买饭菜。当时,团机关食堂司务长是莆田人,每个月月底都会按时足额发放粮票和津贴费,然后再根据我的需要换成饭菜票。每次拿到粮票,我都爱不释手,因为,这既是生活的需要,也是一种待遇,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这在农村,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只有城镇户口的人才能享受到“吃商品粮”。第二年,我考上军校,作为学员,只要开一张供给介绍信,就有饭吃,有衣穿,不用拿粮票、津贴费换饭菜票,毕业分配到基层连队工作也是如此。再后来,因工作需要,又调到机关工作,还是凭粮票、工资买饭菜票,也可以这么说,我与粮票结下了不解之缘。
绝迹的票证背后是喜人的变化。今日之莆阳,这种变化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大到买房买车买家电,小到买米买菜买水果,都可以看到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富起来的莆田人,吃、穿、用都在讲究“品牌”“品位”,这不,肉要吃“放心肉”,鸡鸭要吃“土鸡土鸭”,蔬菜要吃无污染、原生态的,买食品要看是否打上了“绿色”标记,等等,不一而足。
回忆起“票证时代”的故事,恰似忆苦思甜,它折射的是一个时代的深刻变迁。
粮票,令人回味无穷,也值得回想,正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