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月3日,参加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承载着全市人民的心声和重托,满怀着参政议政的热忱与激情,先后来到了驻地酒店报到。
上午九点多,记者来到现场,看到不少委员们正在办理报到手续。一条拼接的长桌、一块帷布,构成了简单的报到台。欢迎标语和报到提示牌简洁规范,布置朴素大方。工作人员热情地向委员们介绍报到程序,发放会议材料和安排住宿等,每个步骤都有条不紊,服务工作开展紧张有序。从签到到办理入住手续,节俭的会风和高效的流程,赢得委员们一致“点赞”。
集民智、表民声、为民事,委员们带着一件件关乎莆田市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良方”,把基层的声音、群众的心声带到会上。“大会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来听我们的发言,我要好好准备,把百姓的声音带到大会上。”来自农业界的市政协委员郭友诚完成报到后,满面笑容。办好报到手续后,他顾不上休息,来到房间开始准备完善建议稿。郭友诚是荔城区新度镇港利村村委会主任,他今年关注的重点还是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希望可以巩固好这个成果,多学习其他地方的优秀做法,振兴我们的新农村建设。”
作为莆田市软件行业协会会长的方丽蓉是最早报到的政协委员之一,她去年的提案关注的是人才问题,特别是软件人才,“去年我的提案得到市里的重视,我非常高兴。今年我将继续关注我市软件人才引进培养的力度,希望我们政府部门能主导吸引软件人才,营造舒适的人才就业环境,用事业聚集人才,用感情温暖人才,用待遇留住人才,用文化融合人才。”
尽管寒风凛冽,飘洒着小雨的天气格外寒冷,但委员们随身带来的提案却冒着“热气”,充满了浓浓的民生情怀。“我今年带来的提案是有关保护莆田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方面的。”来自经济界的政协委员李智星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外来文化的传播,我市一些民俗文化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很多小孩子听不懂方言,一些本地特色的民俗文化几乎要消失了。建议要保护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应该从小抓起,开设专门的民俗文化课,这样才能把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永久的保存下来。
有些委员刚办完报到手续,还未坐下来歇息,就开始认真翻阅大会有关资料,“早点了解大会情况,为听取和审议各项议程、积极建言献策做准备。”来自莆田学院的黄黎红委员今年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加强社会公德、个人品德教育方面的问题,她说,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的文化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然而诸如不孝之风的日渐蔓延、伦理失范行为多有发生。建议要净化不良社会风气,营造农村和谐社会新风尚,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要加强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从学生、从社会两方面抓起,这样才能把社会建设的更美好。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认真履职尽责,建言献策,委员们纷纷深入到基层,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搜集第一手详实资料。在接下来的三天内,政协委员们将携带着考察撰写的提案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共议改革良策。
云帆扬起致千里,人心思进向未来。委员们倍感使命光荣,纷纷表示将广泛凝聚各方力量,积极开拓进取创新,为莆田市实现跨越发展、转型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生动范本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共同谱写莆田未来发展的新篇章。 (时报记者 吴芹芹)
许月珠: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电脑
本报讯 陆续赶来参加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的委员们一进入人们的视线,立刻就成了媒体记者“围追堵截”的重要目标。记者们一路追、一路问,代表们从容镇定、侃侃而谈,他们说,虽然每年带来的提案都不一样,但不变的是那一份兴奋和激动,是那一份为民服务的心愿和责任。
“两会是我们履行职责的一个窗口,今年再一次参加政协会议,我非常开心,我想,在这里我们可以传民情、达民意。”昨日上午,早早赶到报到处的市政协委员、莆田十中老师许月珠面露喜色。她已连续3年参会,每次心情都十分激动,同时也感到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政协委员,她长期关注家庭教育问题,“如今的科技发展迅速,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了。如何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是个尤为重要的问题。我呼吁家长们可以恪尽父母责任做好表率和示范作用,与学校共筑防范之堤,正确引导青少年使用网络。” (时报记者 吴芹芹)
郭大卫:关注传统文化传承建设
本报讯 1月3日,整洁的莆田城,寒意扑面,但来参加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的委员们怀揣着饱满的热情,带着莆田各界人民的心声,带着精心采写的提案,走进会议报到现场。
郭大卫委员今年带来了五份提案,这五份提案有关于农村文化、民生的,有关于古迹重建的,也有关于非遗文化的。如《关于巩固与建设“农家书屋”的提案》,关注农村文化建设,对农家书屋的建立、现状以及管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如《关于旮旯山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案》,关注山区贫困村涵江区庄边镇松岭村的民生问题,他两次进村调查了解,该村的8个村民小组之间的路灯尚未设置,给村民带来出行困难。在初步测量估算后,提出大概设立120支电杆路灯,满足全村照明,接着提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如《关于恢复历史名胜古迹朱熹“半亩方塘”之提案》,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建设。他根据我市文化学者俞宗建先生的考证资料,提出在黄石镇七境村青山西北麓建设“半亩方塘”,即宋代大理学家朱熹的著名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中的半亩方塘所在地。关于非遗莆仙戏,他提出《关于编纂“莆仙戏志”的提案》。 (时报记者 刘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