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组深入乡村了解情况
常太镇长基村
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常太镇中型水平直压式垃圾转运站
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城乡垃圾排放量日益增长,成为影响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一个突出问题。城乡垃圾整治,不仅是事关民生的大事,更是事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事。
根据2018年市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安排,2018年6月份以来,市政协组织开展“构建城乡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助推美丽莆田建设”的专题调研活动。彭丽靖副主席带领课题组深入县区、进乡村、入社区,通过现场察看、听取汇报,召开6场不同类型的座谈会、研讨会,着重就城乡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治理等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集思广益,集中地反映了社会各界的诉求,形成意见和建议。课题组还赴省外考察,学习汲取了外地生活垃圾治理方面的部分经验做法。
2018年9月26日,市政协召开协商议政会,专题协商“构建城乡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助推美丽莆田建设”。彭丽靖代表“构建城乡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助推美丽莆田建设”专题调研组介绍了专题调研情况报告。6位市政协委员结合调研情况,立足我市实际,从农药包装废弃物及农膜回用处置、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机构等方面积极发言。市直有关部门参与协商,并回应相关问题。
副市长郑瑞锦在协商会上指出,抓好城乡垃圾治理是一项服务发展、惠及民生的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工作,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色发展为方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美丽莆田建设。他表示,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将积极采纳调研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新合力;进一步补齐短板,再创新成效;进一步精准治理,再上新台阶。要在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体系,加强保洁与长效管理,分类减量与资源回收利用,社会参与共同推进上再提升,持续推进建成美丽中国示范区。
政协委员与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就统筹推进垃圾治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垃圾分类、进一步加强监管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协商交流,达成共识,形成了建议案,市委林宝金书记对建议案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进一步完善措施,提升城乡垃圾治理水平。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垃圾的整治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开展了一系列组合拳整治行动。2016年10月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共建美丽乡村的实施意见》,成立市共建美丽乡村领导小组。在共建美丽乡村进程中,市委书记林宝金、市长李建辉多次下乡调研,指导推进共建工作。市县两级共建领导小组和共建办,认真部署安排,加强督查考评,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推动共建工作落实。市县两级政协兼任副组长的副主席和部分委员全程参与美丽乡村共建活动,开展民主监督,全力助推共建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两年来的共建活动,我市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社会各界反响良好,多次在全省组织的考评中名列前茅,为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美丽中国示范区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以倡导生态文明理念为先导,不断增进建设美丽家园的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建设宜居环境的意识日益强烈,要求不断提高。进一步地认识到推进农村以生活垃圾为重点的垃圾治理,是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也是补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清理垃圾共建清洁家园、美丽家园,逐渐形成社会共识,并逐步形成全社会重视生态文明、参与生活垃圾治理的良好工作氛围。
以开展专项行动为抓手,农村垃圾整治工作成效显著。2011年,我市开始实施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拉开了农村垃圾大规模整治的序幕。2015年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三年提升专项行动”,并提前于2016年完成全市919个村居治理任务。2016年10月开始,提升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共建美丽乡村活动。目前,我市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县区处理”的四级联动模式,坚持考评与暗访结合的督查态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得到有效整治。全市52个镇(街)(不含涵东、涵西街道)909个村(居)基本按“五有标准”要求开展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村参与率达9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了日产日清,乡村主次干道基本实现常态化的保洁要求。陈年垃圾已基本清理完成,仅2017年清理农村陈年垃圾3.79万吨。
以垃圾无害化处理为目标,实现城乡垃圾全过程治理。近年来,我市在积极尝试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已在城区开展22个试点,并在湄洲岛11个村全域开展农村有机垃圾机械化处理的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离的经验与做法;各乡镇(街道)普遍建有压缩式垃圾转运站1座,建立健全了垃圾中转站操作、运行、安全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垃圾日产日清日运;同时建成日处理设计能力为285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2017年日均处理生活垃圾2600吨,实现全市日产的生活垃圾都能得到及时有效地焚烧发电无害化处理。
以加大资金投入为支撑,为城乡垃圾治理提供了坚实保障。各级财政投入逐年增加,2015年至今,全市共投入资金7.7亿元,用于建设40座转运站,建设445座公厕,购买环卫车辆526辆,垃圾箱4206个,垃圾桶7万多个,有效保障了垃圾收集和转运工作。2018年1-8月,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投入约1.66亿元,其中全市260个省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居,已完成投资6109万元;我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收缴已达95%以上。同时建立了一支较为稳定的农村保洁员队伍。全市现有环卫工人1万多人(城区3500多人,农村6700多人)。目前全市农村平均每467人配备1名保洁员,高于省500人配备一名保洁员的要求,基本实现村庄的主次干道有专人保洁作业。(时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