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小学时,母亲带我去医院看病,母亲称白衣护士为“阿姐”。那护士长相,明显年轻于我母亲。应该我称她为“阿姐”。疑惑不解,问母亲,你比她大为何叫“阿姐”?母亲说:比我大的都得叫护士为“阿姐”,祖祖辈辈都这么叫。
念初中时,我到医院看病,见到许多白发苍苍的爷爷们,也称年轻护士为“阿姐”,而她们毫不脸红,愉快回答。便上前搭话问老爷爷,你是男的为何也叫她们为“阿姐”?老爷爷哈哈大笑说:从我爷爷起都这么叫啊!
念高中时,到莆田九五医院去抽血化验,我称那位护士为“阿姐”,她却不高兴地对我说:要叫“护士”,叫“阿姐”那是你们莆田当地人的叫法,我们部队不叫“阿姐”。我迷糊了,遐思许多,别的行业是什么称呼呢?便走向大街,进行社会观察。当年正值文化大革命,人与人之间的称呼无论男女老少统称“同志”的多,只有医院才出现称呼女护士、女医生的为“阿姐”的多。
读大学时,在黑龙江省立医院住院,称呼那小护士为“阿姐”,人家不高兴,不答应,反而被骂:你比我大,叫我小的为“阿姐”,脑子有病啊?我便解释,莆田人称护士几百年来都这样叫呵!是对你们的尊称!看来叫护士为“阿姐”不是全国通行的。
参加工作后,一次在南平医院住院,和一位年长老护士,聊起莆田的医院叫你们为“阿姐”,南平医院为什么不叫“阿姐”呢?她说了莆田护士叫“阿姐”这与“陈奶夫人”传说有关,也不是全省的医院护士都叫“阿姐”。就在莆田医院里准确说应是妇产科的医生、护士被人们尊称“阿姐”。
退休后回莆田,再到医院称那小护士为“阿姐”。当地的护士自如应答,外地的回答很不习惯,而反问道,为何你们莆田人都这么叫我们,怪不好意思的?为什么我那时也答不上来。于是,开始查找资料。
历史资料显示有这么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很早以前,莆田民间老百姓对医院的护理人员,统称“阿姐”,这是因为解放前的医院大都是由教会办的,教会医院规定护理人员不能结婚,要结婚则不能在医院工作。为了就业和对所属教派的信仰(教会医院医护人员一般都信教),很多人都选择了终身不嫁。故莆仙民间老百姓对没有结婚的护理人员尊称“阿姐”。
第二种说法:在1914年以前,“护士”这一名称还没有正式出现时,官方文字对医院护理人员称“看护”。如,护士学校早先称“看护学校”,1914年以后改称“护士学校”。由于“看护”一词在莆仙方言中叫不顺口,所以民间习惯以“阿姐”替代。如此,“阿姐”这个称呼流行了百余年。
第三种说法:在莆田民间里称接生婆为“阿姐”有千年的历史了,后延续到莆田各地医院里,患者称女医生、女护士为“阿姐”。
来源于莆田的这种民间习俗,与陈靖姑信仰文化有关。传说陈靖姑生前在莆仙一带拯救了众多的难产孕妇,治愈幼儿之病苦,其医术高明,得到民众普遍认可;又培养带出许多学徒,活跃流传在民间义诊之举,被民众所敬重尊称“婆姐”,后称为“阿姐”,一直被后人广为流传至今。
前不久,秀屿区作协组织部分作家,到东庄镇象山的陈靖姑祖庙考察。研究陈靖姑的信仰文化与现实的意义。其中之一就是“莆田阿姐”的称呼来历。走进祖庙主殿屋面三层檐,殿内石柱36根;后有父母殿,两厢有36宫婆、婆姐、谢七爷和范八爷、十二宫娥等,分别以各种姿态表现,对妇女怀孕、婴儿的出生直到18岁成年,每个阶段的哺育教养或抱、或搂、或牵、或教学着孩子,分两列排开。有文字,有雕像,有史话,有人解说,栩栩如生。随着陈靖姑信仰的发展,被莆田民间供奉为各类专护神。陈靖姑及其手下众神主要职能是保护妇女和儿童。民间俗称“婆奶”“婆姐”。“婆奶”是哺养育教孩子,“婆姐”是接生婴儿和为妇女儿童治病之职责区分。随着千年时间飞逝,朝代变迁,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巫婆极少见了,民间神医、游医、接生婆也被现代的医院代替了。“婆姐”的称呼也带入医院。莆田人代代口口相传,称婆姐是一种专业称呼,在民众心中就是治病救人的女神,受人爱戴和敬重。清朝末西方医学开始流入莆田办医院,使用年轻漂亮的女“看护”人员。这时称她们为“婆姐”,显得不搭配,莆田的土话用“阿姐”,“阿”字也是对人的一种尊称。叫“阿姐”很顺口,又好听,又敬重。在民间就传开了,但无法考证是哪位高人改的称呼。
后来“看护”改为“护士”这一名词,就是在1914年的中国护士协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上,由第一位出国接受护士培训的中国护士钟茂芳(北洋女医学堂看护教习)提出后,并经大会一致通过,取代当时的“看护”名称。
莆田人称护士为“阿姐”,是流传陈靖姑文化的根源;是象征陈靖姑保护妇女儿童平安神;是莆田人民心中漂亮女神;莆田的“阿姐”们,为你们点赞!(黄永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