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别样的“廿五日头”善举
【发布日期:2019-02-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腊月十六“尾牙”一过,外出的游子陆续返乡,大街上、乡村里骤然热闹起来。循着年的味道,我徜徉于古府新市的大街小巷,细细品味着节的气氛,亲身感受着年的气息。沿街的店铺摆满琳琅满目的年货,精明的商家使出各种促销手段,叫卖着年货。门店前的人行道上依稀还能看到烧尽的贡银等纸灰的影子,地面上仍然烙下一斑焦黑的印记,这是人们祈求玉皇赐福,保佑丰衣足食。此时,我恍然记起这日正是腊月二十五,也是莆仙人公认的大日子,俗称“廿五日头”。

穿行在大路街上,恍若在岁月中穿梭,两侧精美的古厝屋瓦,悠扬的弹棉花声,古韵十足的古玩字画店,门面窄小而精致的钟表修理店,现代钓具俱全的渔具店,还有一家接着一家的时装店……这是一条明清之后发展起来的传统商业街。这里没有闹市的喧嚣和紧张的节奏,随处可见沧桑的古屋和幽静的慢生活,一群老人围坐在一起或喝茶或打牌。要是有缘的话,你还能听到老街上的老人说述着最原滋原味的莆田坊间故事……在很多老莆田人的记忆中,大路街与毗邻的县巷就像两朵平行的古街“姐妹花”穿过整个“莆田的宋城”。这是两条十分热闹、显眼的繁华古街,以往来莆田城的乡下人几乎都会来这里购物、观光、品小吃,古街的盛况与伫立在这里的明清建筑以及代表莆田古建筑的古谯楼相得益彰。

大路街的尽头是一座“庙前”大牌坊,大牌坊对面街道就是兴化府城隍庙。当日,庙里庙外人山人海,现场被许多爱心人士的温暖和感动包裹着,许多爱心人士抱着一袋袋大米前来,真诚地捐给庙里,也有一些爱心人士会在此捐钱(以钱代米),由庙里的管理人员组织那些穿着红马甲的义工按照标准分发给有需要帮助的人。

在莆仙,“廿五日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相传腊月廿四灶王爷会带着万民的嘱托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凡间工作,而次日就是玉皇大帝下界巡游人间的日子,上天诸神在这一天会特别关注人间凡人的善恶之行,故此日忌吵架、骂人、讨债、与人发生争执等,每个人都要一团和气,趋利避害,期盼来年好运,此日也是发善心积公德的好日子。凡因种种原因向神明许愿的金钱、谷物,都要主动送到城隍庙或村里宫庙去。此日,在城隍庙举办“赈济施舍”活动,为穷人施舍钱米,俗叫“放米”,此举已经沿袭600多年。

城隍庙赈济的习俗要追溯到南宋末年,当时朝廷黑暗,蒙古军队长驱直入,大举南侵。兴化府腹背受敌,阔口玉湖人陈文龙时任兴化府知军的状元,他奋起抗敌,誓死坚守兴化府,最后不幸被俘,但他绝食反抗,为国殉节,被誉为“福建的岳飞”,与文天祥隆名并峙。陈文龙的叔叔陈瓒也倾尽家产,组织义军,指挥家丁,巷战杀敌,惨遭元兵车裂,以身殉国。

明代时,太祖皇帝为弘扬陈氏叔侄护国庇民的赤胆忠心,诏令褒封陈文龙为福州府城隍爷,陈瓒为兴化府城隍爷。城隍爷,最初并不是神,而是指城郊外的护城壕。古人最早信奉的护城沟渠神是“水庸神”,之后逐渐演变为城郊的守护神,即是城隍神。城隍是神鬼世界的一城之主。道教把城隍当成剪凶除恶、护国保邦之神,能应人所请,旱时降雨,涝时放晴,保谷丰民足。陈瓒信仰习俗以“扬善止恶”为核心,现已成为莆田一种特定习俗。每逢元宵佳节和陈瓒诞辰日,民众均要举行祭祀活动,成群结队到庙中摆设贡品,焚香礼拜,鼓乐喧天,鞭炮齐鸣,戏班演戏,娱神娱人,热闹非凡。

洪武三年(1370),兴化府知府盖天麟在梅园东路兴建兴化府城隍庙,这是福建省目前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城隍庙之一,20011月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11月,《陈瓒信仰习俗》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习俗活动主要由庙会、祭孤、赈济、调解等形式组成,其中赈济为救助贫困户的慈善活动,包含送米、钱、药等。

据一位老者说述,位于城隍庙东侧约30多米处,原有一座“二忠祠”大门坦,大门朝南,向庙前路。门楣肚板上书“二忠祠”三字,现走进大门坦见到的却是自南至北的几幢民宅,已见不到“二忠祠”原来建筑规模。更可惜的是“二忠祠”大门坦于2001年旧城改造时被拆毁。城隍庙西侧,原有一座陈氏“节孝祠”,20世纪50年代末拆除,祠堂大门前外埕西边的一棵古榕,如今被圈进医院门诊大楼前埕东侧。

每年“廿五日头”,兴化府城隍庙都会举行赈济活动,此时很多贫苦的人都会来城隍庙领取救济物资。

走进庙门口,众多虔诚的信众正举着香对着神明进行参拜。再往庙里走,许多身着红马甲的义工正在忙碌着,他们把一袋袋大米垒叠得似“小山丘”,颇为壮观。有的在登记捐款,并给爱心人士回赠桔子。在堆积如山的大米上,挂着许多红纸条,登记着爱心人士捐米数量。据说,以前有些贫困户就是靠领取城隍庙的米和善款改善家中生活的,现在一家人赶上了新时代,过上了好日子,但不忘初心,每年仍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买米或拿钱捐赠到城隍庙里,去帮助其他人,这既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知恩图报的善举。

莆仙这种独有的“廿五日头”赈济壮举,彰显着爱国精神的主旨,以赈济救助为内容,凝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寓教于俗”鲜活生动的文化形式和广阔的文化艺术空间,承载于节日庙会中,何尝不是一件幸事?这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积淀。我们不但要继承这种习俗,还要传承这种“一人有难众帮”的传统做法,让它成为兴化大地上一张济世扶贫的新名片。(刘青华)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