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议政建言] 提升工业园区建设水平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日期:2019-03-0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编者按】 工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我市的工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但在快速的发展同时,园区要素供给不畅矛盾逐渐凸现。在今年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市政协常委、民建莆田市委会副主委、涵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方国民代表民建市委会作《提升工业园区建设水平,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发言,建议要把我市工业园区建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产业承载能力较强的产业集聚区。

 

 

 

 

 

 

“近年来,我市以发展产业为主线,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做大园区平台、夯实园区基础、抓好园区产业、打造园区品牌,提出了促进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我市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市政协常委、民建莆田市委会副主委、涵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方国民代表民建市委会发言。他认为,我市工业园区主要体现在:

园区规模不断扩大,未来承载能力大。目前我市现有经济开发区和园区共15个,其中国家级工业园区1个(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工业园区5个(分别为荔城经济开发区、华林经济开发区、仙游经济开发区、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省级以下工业园区9个。数据显示,我市园区规划总面积达170平方公里,已开发利用面积74平方公里,可利用土地面积接近100平方公里,发展空间条件和资源条件良好。

主导产业逐步良性集聚。政府引导各工业园区推进特色块状经济集群化发展,着力构建多元支撑、链条完整、协作紧密、绿色低碳的特色产业体系。坚持重大项目带动,大力培育重点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了化工新材料、工艺美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医疗健康、木材加工等特色专业园区。  

经济指标稳步增长。从经济规模上来看,2017年全市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22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56.6%,实现规模工业产值2022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63.1%

方国民说,我市的工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但在快速的发展同时,园区要素供给不畅矛盾逐渐凸现,主要存在四个问题:园区配套建设不够完善,园区规划不够严谨,园区服务不够到位,园区亩均税收不高等。

方国民说,提升工业园区建设水平,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建设,是园区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建议要把我市工业园区建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产业承载能力较强的产业集聚区,并提出具体举措:

全面推进园区提升专项行动。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未来工业新城来打造,加快从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转变,打造宜居宜业宜创的投资环境,大力实施园区六大提升行动,合理确定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和配置标准,注重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园区和城镇资源共享、设施配套、功能互补。支持工业园区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加快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科研、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适当建设商业综合体、教育、医疗、交通出行等公共设施,增强园区服务功能,补齐企业员工生活需求短板,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科学规划布局,打造特色园区,实现错位发展。进一步完善全市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科学确定全市工业园区的区域布局、产业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加强园区发展与产业、土地、城乡、生态环境等规划“多规合一”对接,形成一个区域、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二是突出“一园一主业、一业一特色”,指导工业园区合理确定首位产业和主攻产业。综合考虑各县区(管委会)区位条件、产业基础、资源承载力等因素,打造一批产业链条完整、分工合理、布局优化、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集群。一个园区突出一个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避免同质竞争,实现错位发展、竞合共赢。

加强园区管理,提升服务企业水平。一是园区管理去行政化,做到放手、放权,把园区推向社会,凡是能够交给园区管委会的经济管理权限和行政管理权限交结管委会,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二是创新观念。加强园区管理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发展”的准则审视园区的管理;用“特区”的思想研究园区的管理;用“改革实验田”的观念创新园区的管理。三是加强部门配合。各部门要自觉地转变和改进工作方式及工作作风,工作中多支持,多配合,多服务,为园区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强化效益评价,提高亩均税收。实行工业企业效益评价制度。促进企业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多下工夫,鼓励企业加大“零增地”技改投入,引导企业利用现有土地、厂房或通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腾出空间开展技术改造;加强工业用地管控。注重分类管理与引导鼓励。深化企业评价结果运用,根据企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度实施差别化的减免方式,对亩均效益高的工业项目优先提供用地空间;深入开展“僵尸企业”和闲置低效用地企业处置盘活,通过回购、兼并重组等予以分类清退清理。                    (时报记者)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