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北沟与南沟的由来
【发布日期:2019-04-1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在莆田南北洋平原各个自然村,初开始以“塘”命名者多,而且历史悠久,可以一直追溯到唐初。1083年木兰陂建成后,南洋平原也用陂水灌溉。于是,原来遍布莆田各地的诸塘因完成历史任务而先后成为陈迹,例如,今天的大小横塘不是碧波荡漾的大水库,而是两个财丁兴旺的村落;涵江塘头村也找不到当年颉洋塘水清如镜的踪迹。通过水陆变迁,我们不但看到陂水灌溉的优越性,而且还展示了历史上莆田人民艰苦创业精神。他们与时俱进,变废为宝,让众水塘献出一片片良田。

以“沟”命名的村庄,同样富有时代气息。例如西天尾镇北大村北沟与拱辰办事处南沟本来共有一条沟,北沟自然村在北,南沟自然村在南。去年年底,我曾经顺着北沟石桥往南走,想了解该村清沟进展情况。走着走着,却进入了南沟境,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北沟的水流向南沟。

但是,现在这里不叫做南沟,却叫做“南郊”,令人不可思议,可能与我们莆田方言息息相关。方言里,“沟”与“郊”音相同意不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南沟被人误认或者有意写成是“南郊”。

余学范先生在《延寿陂保存完整依然灌溉北洋》中说:“综上所述,延寿陂工程包括遏流长堤、长生港(分水河)、儿戏陂(分洪排沙工程)、沟渠和泄,是一个完整的无坝引水水利工程,1300年来一直都在使用,造福莆田人民。”

又说,“‘长生港’就是命名为‘长生’的分流,就是引溪流进入灌区的分水河。今延寿桥东边,下游约200米,北岸,浦头村西边荔枝林与绶溪公园交界的沟渠,正是分水沟渠,也就是长生港。理由是:1、该分水沟渠上通延寿溪,下经企溪、大坝(古作泮)、北大、吴江,进入北洋灌区,灌溉北洋,是北洋沟渠的总源头……”(《莆田侨乡时报》2019-1-14

我的家乡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北大村刚好是延寿陂河道的第三站,她和北洋整个灌区的关系恰好是“食道”与“胃肠”的关系,是延寿陂直至今天还健在的见证者。这是因为这里临近延寿陂,远离木兰陂。延寿陂一旦报废,那就意味着延寿溪改道,不再经过北大村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北洋平原得不到延寿溪水,各村各户势必惊慌失措。过去,无论是生产用水,还是生活用水,这里的人祖祖辈辈依靠延寿陂运作。

我村有七个自然村,延寿溪横穿我村而过,南面有北沟、后炉、上黄、沟下四个自然村,北面有顶墩、西郑、大沟三个自然村。各个自然村都有自己的小沟,用于引水灌溉,过去是南北洋平原各个村之间水上往来要道。初始,这些小沟是延寿陂水的通道,北沟和南沟共同有一条沟,并不奇怪。那里的人先后以“沟”命村名,一是为了历史性的纪念,让祖祖辈辈珍惜共同开发北洋平原的岁月;二是宣布自己的自然村名字。所以,北沟和南沟,是延寿陂建成以后,各地引水灌溉,踊跃开发北洋平原的历史见证者。

而且南沟村落在南面,地理位置优越,地盘广大,决非北沟相比,后来还分为上南沟和下南沟。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了莆田市的医疗、文化教育的中心,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和省重点中学莆田四中建在这里。

按史籍推算,历史地名北沟和南沟的历史几乎和莆田置县的历史一样久长。

唐武德五年(622)莆田重新立县。唐代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授田于民,有口分田,有永业田。莆田再次置县后,在父母官的带领下,莆田沿海掀起了围海造田挖池塘的热潮。据朱维幹先生《福建史稿》第六章第一节介绍,唐代重视水利,就闽南来说,先筑塘,后筑陂。“筑塘最多的是莆田。兴化湾港汊深入把莆田划分为南北二洋(莆语平原曰洋)。北洋有五塘,南洋有六塘。

“北洋五塘,颉洋塘最大,在县城东北四十里。贞观五年(631年)置,周十里,溉田二百顷。

“南洋六塘,国清塘最大,亦贞观五年置,在县城东南二十里,周三十里,溉田三百顷。次则横塘,贞观二年置,在县城南二十里。周二十里,溉田面积与颉洋塘等。”

统计大小各塘溉田总面积一千二百顷,均贞观中置。建成了这些水库,有利于农业发展。

写唐代莆田历史,离不开“塘”和“沟”。有些地方村名挂上这两个字,很有可能是唐代莆田水利兴的活化石。如北沟、南沟、大沟、沟下、沟东、沟西、上沟、下沟等地名。就北大村来说,七个自然村就有三个挂上“沟”的,即北沟、大沟、沟下这三个自然村。要是写村史,首先那就要在“沟”字上做文章。

南沟和北沟早已经载入史册。据弘治《兴化府志》卷之九《里图考》记载,在明代,南沟属于孝义里。该里“村一十有六:下戴、畅山、南沟、徐桥、沟北、下吴塘、三步、陈桥、西湖、官泄口、宫后、桥南、镇前、洋尾、上俞、大西埕。”

另,南沟地名夹注说:“隔沟曰北沟。”即上南沟位于北沟西面。这就是说,南沟村才开始时不是位于北沟自然村西面,而是位于北沟南面,所以才有南沟这个村名。到了后来,又向北发展,与北沟自然村隔沟相望。弘治志之所以加了这个说明,是因为北沟是延寿陂水通道第三站,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且这么一注释,“沟北”就不会被人误认为是北沟了。(林劲松)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