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布匠
染布,现代人听起来是一个非常陌生的词语。但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是一个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又人人皆知的名词。就是将白布染上颜色。染布匠,顾名思义就是专业从事布匹浆染的人。老街有一坎“丰记”染布店,十里八乡的人把织好的白布或半新不旧的衣物都送这里染。
每天,染布店里柜台里站着一个三十开外的染布匠,矮小精明,满脸堆笑,天生一副大嗓门,人们都尊称他为“郑延宁宫”。他生于染布世家,从小对染布技艺耳濡目染,又跟随父母从事染布,十几岁的他便学会染布工艺。公私合营后,他成为染布店职工,在长期的染布生产实践中,他潜心研究染布技艺,熟练掌握染布、漂洗、印花全过程。
“郑延宁宫”并不是每天都去染布坊染布,一般是在店里的柜台上收布或衣物,等到布衣收到一定数量后,送到染布坊去染布。平时,人们把布衣送来时,他都会在布角上写上姓名,记上尺码,把布角扎死,给人家一个刻上标记的小竹牌当记号。做着这一切的同时,他会告诉客人,一匹白布能缩水多少,免得你到时候和他发生争执。
在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里,老街上的人家很少去买布店里那些花花绿绿的布料,一般都去买老镇纺织厂或农村妇女手织的白布,把它拿到染布店染成自己需要的颜色。染布店的生意一直很红火。
由于颜料单一,人们多穿蓝色衣服,土法染蓝布特别流行。土靛染布的步骤是:抽靛脚子,用抽水葫芦抽出沉在染缸底的“靛脚子”,下靛,置土靛于箩中,在缸水中淘洗,使细靛漏下,再把碱和石灰加入水中;疏缸,下靛后用缸棍子搅动缸水,用缸碗看颜色深浅;染布,在缸中间悬挂一个用铁丝编成的网状“缸罩子”,把缸水分成上、下两层,把布浸在上层,以手操作,染20分钟,取出,叠起来放在缸口上的“担缸板”上轻轻压出水分,摊开晾干,布就由黄变绿、由绿变蓝了。第一次染出的是浅蓝色,晾干后再染一次就深一层,愈染愈深,由浅而深的颜色依次是月白色、二蓝、深蓝、缸青,最深的蓝色近于黑色,称为“青”。染布师傅配料时一般不让外人在场,明矾和颜料,要根据水和布匹的多少来投放。染布师傅在投放明矾和颜料时根本没用什么工具,仿佛他的眼、鼻子、手就是工具。
染色这行当,运用之妙,全在一个悟性,染料的分量、水的温度,种种因素最终决定了染出的颜色。在整个染布行当中,最能展示染布匠技艺的就是“回染布”,衣被褪色后要再染色就是回染,有原色的,也有要求染成其他颜色的。如果将蓝色的染成咖啡色的,那就需要染布匠的超强技术。
那时候,人们一般都是穿着染色后土布做成的衣服。困难时期,还有不少人夏天穿的是蚊帐布或麻布染色后做成的上衣,或用尿素袋染色后的做成的衣裤。进入八十年代后,老街上的染布店关门歇业了。(李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