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林光旭在他的“亨泰工艺收藏馆”与仙游县档案局(馆)正式签订“实物档案捐赠协议”,双方商定在年底县档案馆新馆投用后正式移交他的“代表作”。该县档案局长曾朝霞对这位72岁大师慷慨无私的馈赠表示感谢和敬意,她说:“作为仙游工艺美术行业顶尖的巨匠,他的竹编、漆器等艺术珍品将极大提升档案馆的实物馆藏和文化内涵,还可让广大群众能够近距离接触大师的巅峰之作,感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德艺双馨的家国情怀!”
千年古邑仙游县人杰地灵、文化深厚,全县工艺美术产业蓬勃发展,先后荣膺“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中国古典家具收藏文化名城”“世界中式古典家具之都”等称号,共有“仙作”技艺等10多个民间传统工艺列入国家级、省级“非遗”,涌现了能工巧匠10多万人,名师辈出,国家级、省级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多名,其中林光旭、方志舜、吴玉伯等跻身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
为更好地发挥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作用,丰富实物馆藏资源,传承保护仙游传统艺术,助推乡村振兴,仙游县档案馆近两年以“打造诗意历史,留住美丽乡情”为主题,不仅完成对省级以上非遗传承人和部分国家级传统工艺美术大师的口述档案,还发布档案征集信息,希望有识之士捐赠档案,得到了社会各界关注。如仙游籍书画家作品及雕塑等征集活动目前征集到林光旭、陈光池等52位知名书画家捐献的52幅书画作品,现已按“十防”要求在旧馆进行妥善保管。
此次签订捐赠协议的大师林光旭系仙游县第一代民营企业家,1947年出生于游洋镇龙山村,3岁时失怙。但他自幼便发奋读书,考入仙游一中,“文化大革命”爆发,升学无望后迫于生计,先后做过理发匠、泥水工、裁缝工、漆工、竹工、木匠、挑夫……1971年,从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跟随工艺大师李硕卿学了成套漆艺,回乡成立了专门研发漆木碗等系列产品的实用漆具工艺品厂;1975年他办起了全县第一家竹编厂后,又先后在6个乡办起13家竹编厂,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欧美等20多个国家,先后被选为市、县政协委员和仙游县工商联副主委等。1984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福建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深度报道其探索仙游工艺美术发展的创业事迹,莆仙戏现代剧《遗珠记》里的主人翁就是以他为原型塑造的。
创业有成、带领乡亲走上脱贫致富路的艺人林光旭不忘初心,行善桑榆。上世纪70年代初,在他资金并不充裕的时候,他就将年利润额60多万元的一半捐献出来,在家乡建了一座水电站,使全龙村山400多户山民都用上了电灯,还捐资修建了一条村道,并为村里捐建了一座可容纳1300位观众的农民俱乐部、兴办农民文化活动基地,同时资助全村农家子弟实行免费小学教育,使村中400多个适龄儿童都能上得了学。此外,林光旭能文善诗,还是一位画家,其作品传承李耕仙游画派特点,笔墨酣畅,色彩富丽,工写俱佳,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农家情趣,《冰梅》《荷塘情趣》入选西柏坡希望工程拍卖会,出版《林光旭画册》和长篇自传体励志书《晨光迎旭:林光旭创业人生路》,此书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5册,且其国画作品《兰溪春晓》已被仙游档案馆收藏。
目前,林光旭已被聘任为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被评为福建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作品与艺术生平也被编入《世界人物辞海》。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对传统工艺美术情有独钟的他还在县城开设一个“亨泰工艺收藏馆”,向外展示3000多种实用漆器等创新产品。其个人收藏的这些书画、漆木碗、漆花瓶、漆盘、漆筷、漆篮、竹编等代表作,内容珍贵丰富,作品构思精巧、韵意无穷,凝聚着大国工匠的心血智慧,每一件都精雕细琢,独具匠心,展现了当代仙游工艺美术大师精湛的技艺,呈现出仙游文化的别样精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将大大丰富该县档案馆的实物馆藏。“林光旭捐赠的不仅是作品的捐赠,更展现了大师的人格魅力,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情厚意,既可见证仙游改革开放以来民企的发展历史,留住传统工艺的辉煌成就,又可让后代人更好传承!”该县档案馆长曾朝霞介绍说,曾有个台商出价50万欲全部收购林光旭个人收藏的这些工艺品,死磨硬泡多次,但他都一口坚拒了,令人钦佩他浓厚的爱国爱乡之情和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痴爱执着。
正是感动于林光旭为仙游档案事业奉献热情的无私善举,该县档案馆将在正在加紧内外装修、总投资9309万元的档案馆新馆年底竣工投用后,将正式接收他的个人捐赠实物档案,妥善保管在工艺美术特展厅,以向社会公开展示,使艺术品得到妥善和长久的保存,让它们为考证仙游工艺美术的历史发挥更多的“活资料”作用,做到让老人放心,让后人铭记。(陈国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