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六十载生死两茫茫 山东汉莆田寻亲诉悲欢
【发布日期:2019-05-1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夕阳西下,莆田壶公山生命纪念公园内苍松翠柏,曲径通幽,小桥流水与禅房钟声共响,风声林涛共蝉鸣蛙鼓齐鸣。

接待我们的是一位成熟干练、阅历丰富的郭秋莎。“没有走进地下的那些人,就没有站着的我们这些人;没有我们站着的这些人,也不会有将来的那些人……”她语言简洁、吐字清晰。满怀深情地,她缓缓地向我们讲述一个被莆田人民遗忘的关于郭恩光烈士的真实故事,我们这些听众感动得唏嘘不已,有几同事甚至在慨叹之余用纸巾不停地擦泪。

郭恩光烈士,是山东省胶州人,1930年出生于山东省胶州市胶北镇柏兰村,1947年参军入伍,1955年在厦门作战时负伤,伤后在解放军第九十五医院(莆田野战医院)救治,因伤势严重,不幸牺牲,195912月追认为烈士,年仅25岁。据当时部队的回函,郭恩光烈士就地安葬在莆田,并立了墓碑,一直未往山东他老家回迁。时隔六十多年,不知烈士安葬的墓地是否安在?家人急切盼望祭扫烈士墓。

郭恩光安葬何方?山东的亲人一直无法知晓,母亲临终前,还拉着大儿子的手,念念不忘地嘱托道:“妈可以放心去了,唯一一个牵挂就是你的弟弟,你和恩光都是我的心头肉,你们兄弟情深,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一定要找到他,让他回家。”

一向沉闷的老父亲蹲在门槛上,“吧嗒吧嗒”地抽着劣质的香烟,闷声闷气地只说了一句:“去接他回来!”

那晚,郭恩政失眠了,望着窗外寒冷的月光,手里紧紧地拽着似乎还带着弟弟体温的信。

“敬爱的恩政兄:

希望您返队后,安心工作不要顾虑一切,咱俩永远为社会主义而奋斗到底吧!

195516

(福建莆田县会面)

弟恩光敬赠言”

那是一封他珍藏了几十年的信,那是当年他弟弟在去看望他后给他的,望着信中的内容,兄长恩政在心里想,这都几十年啦,弟弟肯定是没了,但活要见人,即便是死那也要见尸啊!于是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唯一的弟弟的坟墓,为了告慰泉下的亲生父母,也为了自己的兄弟情深,还为了以前几次找不到遗骨的遗憾,更为了对得起参加保家卫国的英灵。

就这样,他踏上漫漫寻亲路。当初,也知道可能是牺牲了,也风闻骨灰葬在莆田,但没办法,家里经济拮据,恨不得一分钱当两分钱用,想去也去不了。近些年,家庭经济好转,每两年来一次莆田,每次都抱着希望而来,揣着失望而归,一直找不到,也许命运就是喜欢开玩笑。但他靠着坚定的信念,从未有过灰心气馁。他和他的家人,甚至包括烈士的整个家族的情感,莆田的一草一木可以见证,兴化的一山一水有目共睹。

后来,烈士墓从西天尾镇后卓村烈士陵园以及散藏在山间乡野的烈士坟集体迁移“安家”。壶公山生命公园特地为这些烈士劈出一块宝地,为这些烈士无偿提供用地和承诺拨款立项为园内烈士陵园提供专业化服务。

去年,莆田驻地部队领导发动大家来回忆烈士,并且在电视上开设寻找“心中的英雄”栏目。也许是机缘巧合,远在山东的恩政家的材料对上了。

恩政带着万分激动的心情,连夜从山东赶到莆田请求帮助。当地部队领导带领两个士兵陪同他来到莆田壶公山生命公园,绿水青山环抱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牌永垂不朽”烫金大字格外醒目。墓碑材质选用山西黑花岗岩,碑文用烫金镌刻,厚重庄严,简朴大气。

恩政见到墓碑上的弟弟名字,趋前跪下,摘下老花镜,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墓碑,六十年来未相见的弟弟啊,心中的情感汹涌澎湃,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任凭泪水无声地滑过脸颊,口里喃喃地念着:“弟弟啊,弟弟啊……”他泣不成声,但他也是穿过枪林弹雨,见过大风大浪的男人,他懂得节制悲伤,马上抚平自己的情绪,一会儿站起来,握着部队领导的手,说:“谢谢,谢谢!”此情此景,语言已经显得苍白。

领导摘下帽子,心情沉重地说:“六十年来,我们感到很惭愧,虽然说每年都有例行清明扫墓,我们感到很对不起逝去的战友。当年部队处理情况是这样的,我们按规定买新的衣服,鞋袜,被子以及新的棺材,给予安葬,并竖有碑文,但由于多年前条件所限,烈士墓很不规范,导致有些家属很难找到,对此我们深感不安。至于遗体能否运回家的问题,因按标准规定,军队不能报销烈士运费,得由家属向地方政府申请,由地方政府给予办理,希望你们亲属能够理解。这次你们来,也算是团聚了,我们也感到很欣慰,我们作为军人,一定要继承烈士的遗志,发扬优良传统,牢记革命军人的使命,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应有贡献来告慰烈士英灵……”

郭恩政望着大家,动情地说:“部队领导如此关心,当地政府这么爱护,感谢政府,感谢莆田人民,父母一直交代骨灰送回家,落叶归根,让英雄回家!希望部队领导能够理解!”同来的士兵也紧紧地握着拳头,表情肃穆,可以想见他们的心里已经把烈士当成自己学习的榜样,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已毕生追求的目标。陵园的几位工作人员的情绪更是随着整个祭祀过程澎湃起伏,但她们的工作热情却是始终如一,应对得体。

郭总讲完故事,大家的情绪仍不平静。我们为郭恩政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兄弟情感能够天随人愿而欣慰,更为如今这里能为为国捐躯的普通战士提供安息地而唏嘘。民营企业,却有家国情怀。也正因如此,郭恩政这位山东汉子有了些许安慰,少了遗怨。(陈秋钦)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