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文献名邦 多彩非遗
【发布日期:2019-06-1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西天尾畲族竹竿舞

 


“荧光意蕴”文创作品




踩在感应点上,小朋友感受锦墩砂花瞬间绽放的神奇




小朋友踩在感应点上,延宁宫蔗塔立马显现





度尾鼓吹乐



 当端午邂逅高考,当高考邂逅非遗,这个端午假期,成了话题王。68日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市政府主办,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莆田市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莆田市群众艺术馆华丽上演。一场视听盛宴,一场民俗市集,一场戏棚记忆,一场文创展演,一条民俗长廊……非遗唤醒的,不仅仅是儿时的吃喝玩闹体验,更是莆阳丰厚的千年历史遗存。非遗传递的,不仅是展示的舞台、传承的现场、互动的桥梁,更是当代与历史的对话,坚守与时光的抗衡,新生与传统的衔接。

莆田史称“兴安”“兴化”“莆阳”,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誉,千年历史孕育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世遗项目妈祖信俗,有国家级项目莆仙戏、十音八乐、九鲤灯舞、枫亭元宵游灯习俗等,有省级项目春节做大岁习俗、南少林武术、九鲤湖祈梦习俗、闽台送王船习俗、江梅妃传说、钱四娘信俗等,有市级项目莆田方言、文枕琴、新县方糕、木偶戏、三一教信仰、陈靖姑信仰习俗、大洋麦芽糖制作技艺等200多个。

现场观者如堵,各种非遗民俗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粗犷高亢,气势昂扬的度尾鼓吹乐吹起来了,将人们引入活动现场。度尾鼓吹乐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古老的乐种之一,原为北狄军乐,起源于北宋,传入中原后,与大曲相结合,成为黄门鼓乐。经历代不断入闽的中原移民,把中原音乐文化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而形成。

西天尾畲族竹竿舞舞起来了,畲族女同胞身着漂亮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欢快的舞步伴随着清脆的有节律的竹竿敲击声,畲族女同胞们轻盈地跳过了一关又一关。

形意咏春拳据传系宋朝抗金名将岳飞所创。与太极拳、八卦掌齐名,同属三大内家拳。打法多直行直进,与八卦之横走,太极之中定有显著之差别。形意拳之短打直进用于战阵中最为适合,直行直进,走亦打,打亦走,如黄河之决堤。

在莆阳非遗民俗市集,火热出锅的各类地道莆田特色小吃,阵阵香气诱人,唤醒了人们儿时的戏棚记忆,人们纷纷试吃,购买。有麦煎、煎包、煎粿,龙花担泗粉,车丸、炸春卷、豆丸,海蛎饼、鸡卷、赤饼……

手工类民俗市集,各种艺术品也是琳琅满目,有草编艺术、活字印刷、竹编艺术、玉绳编织、皱纸艺术、钩针艺术、丝网艺术、皮作艺术、陈氏泥塑、黄氏面塑、糖画艺术,人们纷纷参观、购买、体验。

工艺美术大师林光旭先生“大漆之光 精品之美”传统漆艺作品展览,将非遗传统技艺融入当代生活,表现其卓越的工艺艺术造诣。

“匠心芳华”工艺美术作品展览包含了木雕、玉石雕、家具等类别。既有传承与创新,又有探索和思考。

非遗展示厅是小型的民俗、生活用具博物馆,有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如蒸笼、红团印、盘担、石磨……在这里,科技与非遗还实现了完美融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互动地投和姓氏板灯。互动地投,以地面互动投影的科技手段,依次展示延宁宫蔗塔、枫亭元宵菜头灯、锦墩砂花三个民俗非遗项目。踩在合适的感应点上,身临其境,感受民俗魅力。姓氏板灯,以传统的板灯形式,展示莆田的主要姓氏,参照莆田姓氏分布人口的多寡,依次排列。内置旋转片条带动火束摇曳,幻如烛动,下附姓氏木牌和简要文字记述。 (雪泥 文/图)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