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老街·童年·琐忆(上)
【发布日期:2019-07-0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李福生


灵川镇东进村北面有一座状如雄狮的山,名曰汾山,雅称紫璜山。汾山是壶公山南向的余脉,高218米,满山松树茂密,野草旺盛。解放前,村民经常上山砍柴割草,以作煮饭燃料之用,维持贫穷生活。不幸的是,1947年初,从壶公山流窜来一只成年华南虎,时常出没汾山,弄得人心惶惶。一天上午古镇老街承载着不尽的乡愁。五十多年前,我和小伙伴们玩耍游戏的情景历历在目。

我的童年是在老街度过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孩子们的作业负担很轻,没有现在这么多科目作业,家长们也不太重视学业。早早放了学,帮家里干些必要的家务后,小伙伴们迅速按照早就约好的时间地点聚在一起,街头巷尾便成了孩子们的天下。

那时候,物质生活极度匮乏,没有电影,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丰富多彩的图书,更没有手机,有一场露天的老电影都会让小孩子们兴奋好多天,也会让小孩子们走上几十里路赶去观看。那些年,也没有几个家长舍得给孩子买玩具,基本上都是家长或孩子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做的,有瓦片磨的、泥捏的、纸叠的、木板锯的,花样倒是很多。能有钱买上一本小人书,非常奢侈。那些年,孩子们的玩物、玩法也真是五花八门。

那时,一放学,我就会和老街上的小朋友一起玩老鹰抓小鸡、滚铁圈、抽陀螺等游戏。其中,我们最爱玩的是打纸牌,就是用烟盒纸叠成四方的纸牌,每人放地下一个,再拿一个轮流打翻对方的纸牌,就属你的了。斗青蛙是一种文静的玩耍,孩子们用废纸,折成一只青蛙,平放桌子上,用嘴去吹,青蛙在气流的震动下会抖动前进。斗青蛙时双方青蛙相对,抖动着碰动,谁的青蛙被碰翻了身就输了,这只青蛙就归赢方。滚铁圈,一个圆圈直径三四十公分左右,一把用粗铁丝折成三面的方形扶柄,上方放空一面,第三面折成90度插入小竹子(长约有半米)。玩的时候,用扶柄护着圆圈滚动前进。技术过硬的话,这圆圈能沿坡和崎岖小路不断前进,而动力就是人在走或小跑。当时,铁圈大多取自废旧的桶箍。上学放学的路上,我们一路滚铁圈,你追我赶,十分得意。

还有弹老虎珠(莆田方言),那时候,老虎珠就是玻璃珠,小小的玻璃球就像孩子们的宝石,每一颗看起来都是那么漂亮,那么晶莹剔透,放在地上弹来弹去。玩的时候先在地上挖一个小小的洞,离洞二三米处划一条线,要两三个小孩一起玩,先后从线外用手指朝目标洞口弹出玻璃珠子,谁能进洞算一分,再弹打别人的玻璃珠子算一分。除第一次外,每弹打玻璃珠子时用手掌量出“一碟”进前弹玻璃珠子,打不进洞或打不上别人的玻璃珠子就要让别人打。谁积分满19分,再弹中别人的玻璃珠子就算赢了。这个游戏讲究“准”字,瞄准时要心静手稳。

在我家不远处有一条河,叫宫口河。河上沟船、溪船、汽船等船只日夜穿梭。盛夏之时,老街上小伙伴们经常到河里洗澡。那时的河水非常清,站在河边就能看到河里的鱼,小伙伴们边洗澡边抓鱼摸虾,一个小时就能捞一二斤小鱼虾,作业都忘做了。第二天,上课免不了挨老师一顿批评。

到了周末,街坊四邻的孩子们几乎都会在刚铺设的水泥街面上游戏,女孩子抓“砖只”、踢“铁路”(莆田方言)、翻绳子、跳格子、丢手绢、跳皮筋、踢毽子。踢“铁路”大多是女孩们玩,用瓦片在街面上画几个空格,一般两排,四或六格,每格约一平方米。因地上画空格像铁路的轨道,故取名。比赛时双方拿一片瓦片,依次向空格中投去,如果顺序不对或投在划线上就失去一次机会,投中空格就单脚跳去,一格一格按顺序跳,到了自己瓦片投中的空格要用着地的单脚踢瓦片前进,不能停在划线上。瓦片踢出全部空格,单脚跳出空格就升一格并继续向第二格跳踢,先完成全部空格者就赢了。抓“砖只”大多是女孩子玩的一种游戏,男孩子也偶有玩。“砖只”是用瓦片或砖片,先敲成比围棋子大的圆片,然后拿来水磨,耐心的孩子会磨得十分整齐漂亮。玩的时候取五个砖只,拿一为母只,一只手五只全抓手上,母只向上抛起,其他只放在桌上(椅上或地上),很快接住母只。这个动作要连贯准确,一气呵成。

男孩子们喜欢滚“金钱”,莆田方言叫“滚钱车”。几个小伙伴找来两块砖,一块垫底,一块斜放,成一个有角度的斜面。两人玩,各持一枚铜钱。拿铜钱的手要高过肩部,一放手,铜钱就竖滚向前,谁滚得远,就可以站在自己铜钱的位置上掷投对方的铜钱,如果打中就赢了对方的那枚铜钱。男孩子们更喜欢玩战斗游戏,撞拐子、闯关、跑捉等。丢沙包、捉迷藏则可以男女混合玩。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