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仙方言寻根(四)
【发布日期:2019-07-2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1.心、林、燖、挦

莆仙人说细心,听起来像“细三”。心,《说文解字》息林切。“林”字在莆仙方言还有一个读音,乃莴切,阳平。如树林,我们小时候都读近似于“qiù nó”。又,埭头东林村,当地人都说“东nó”。燖xún,古文作寻。徐心切,音寻。《玉篇》本作燂。又《集韵》或作燅。1.把肉放在水里煮到半熟。莆仙音同“燥”字阳平。2.古代祭祀用的煮得半熟的肉:“祭礼有腥(莆仙音cā)、燖、熟三献。”

燖,莆仙方言还有一个读音近似qió。杀鸡鸭时用开水烫,然后“燖鸡(鸭)毛”,更经常用“撏(挦)”字,拔取的意思。心、林、燖、挦这些字都在平水韵下平十二侵。平水韵只是中古音韵。再查阅专家们给心和林二字的上古拟音,分别近似于siomliom。三,上古拟音近似于som。鼻音脱落之后,三个字都是莴韵。所以莆仙方言里“细心”读似“细三”不足为奇。

2.科、坑、坎

科,《广雅·释水》:“科,坑也。”又,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随部》:“科,假借为坎。科坎双声。”《孟子·离娄下》:“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意思是说,水昼夜不停地往前流动,但是遇到坑坑洼洼,一定要先把坑洼充满,然后才能够继续前进,直到四海。科,莆仙读似kō。莆仙童谣有“圆圆一科lō,弥(读mo)补弥塌科。”意思是越补破洞越多越大,情况越糟糕。坑,与彭、平、庚、更等字同在平水韵上平八庚。莆仙坑读kā;庚、更读gā,如三更半夜;姓彭的彭读pá。“坎”字莆仙读如砍,上声,如一坎店面;又读似küo5声,与胆、敢、榄等字押韵,如溪边或河边供洗衣洗菜的台阶,称之为“坎喙(音küo5 cui4)”。科、坑、坎三字同声母又同义,但是不同韵。

3.笋、尹、忍、蚯蚓

笋,《广韵》思尹切。可以倒推出伊尹的“尹”字莆仙正确读音应为稳。但是莆仙习惯上都读尹同引。吞忍,莆仙读如“吞nuon3”。莆仙称蚯蚓(地龙),音近“九稳”。蚯蚓,古称丘蚓。《孟子·滕文公下》:“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赵岐注:“蚓,丘蚓之虫也。”按:丘,又叶苦高切,音尻(kāo)。又,引和蚓在平水韵上声十一轸,与尹、忍、准、隼、笋、盾等字同韵。所以,莆仙称蚯蚓音近“九稳”。

4.胡须的须读音同修

须,音同需,本义是胡须,象形字。后来写成鬚,现在又简化为“须”。明代陈第说:“今人所说叶音,原是古人本音。”须,叶音修。《康熙字典》:“须,又叶心秋切,音修。《息夫躬辞》嗟若是兮欲何留,抚神龙兮揽其须。”多位当代古音韵学家给先秦和南北朝的“须”字拟音都是siu。莆仙人将胡须说成“喙(嘴)须(音修)”,用的正是古人本音。

5.部娄

部娄(bù lóu),小山丘。莆仙读音似普通话的“布露”。《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部娄无松柏。”杨伯峻注:“部娄,《说文》引作‘附娄’,云,‘小土山也。’”清·黄遵宪《罢美国留学生感赋》:“部娄难为高,混沌强书眉。”娄,莆仙读音buIu4,或bala1,或似“浮娄”或“浮一娄”,则指身体表面突起或肿起的“部娄”。

6.蜥蜴,壁蜴

蜥蜴,在屋内墙壁或天花板上活动者,体小,莆仙呼曰壁蜴,音变如“ba4 üo5”。蜴音易,易在莆仙读üo5。换衣服,莆仙曰“易衫”,易,音如“üo5”;衫,莆仙音如三。又,莆仙旧时习俗,用女儿换取儿媳妇,曰“姑易嫂”。古代贸易里的物物交换,即“以物易物”。这样理解壁蜴的读音就比较容易了。

7.宜,鱼羁切,作适宜,莆仙音如仪;作“当然,可以肯定”,则音似硬阳平。东汉·王充《论衡》:“养由基从军,射晋侯,中其目。……如洞达于项,晋侯宜死(莆仙音听起来似硬死)。”

8.“过”读为“挂”和“瓜”

过,繁体字是過,古卧切,歌去声,文读音,如将功补过。又,莆仙读音同郭第4声:过江过水,过钱,过户,过日子,过房,过门,过滤,过豆腐。《水经注·江水二》:“余尝往返十许过(次也),正可再见远峰耳。”又,罪过,莆仙读音如“助挂”。又,“过”读音同瓜,过某人(家门),探望,拜访也。《诗经·召南·江有汜》:“子之归,不我过。”《明史·忠义传·许琰》:“端午日过(音瓜)友人,出酒饮之。”女娲(wā,繁体字媧)的娲,《广韵》古蛙切《集韵》公蛙切,音蝸。过(過)作探望,莆仙与娲同音,读瓜。相过,互相往来。唐·韩愈《长安交游者赠孟郊》诗:“亲朋相过时,亦各有以娱。”莆仙人说:“有闲过(音瓜)我这吃茶。”

9.晴天

晴是夝的俗字,现在通行“晴”字,中古文读音同情。莆仙读如姓阳平(sa2),用于雨停。《玉篇》:“雨止也,晴明也,无云也。”玄应《一切经音义》:“晴,雨止也。”晴天,读似“sa2天”,莆仙老一代说的听起来又像“正天”,其实是“晴”字莆仙读如人情、亲情的情,略似ziá,与专家们夝(晴)的上古拟音大体相同。

10.斟酒与倾酒

斟酌的斟,中古文读音同针。上古拟音为kijum,国际音标j音近似极短促的i。莆仙读斟为king2,极为接近上古拟音。《吕氏春秋·任数》:“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灰菜做的羹汤)不斟,七日不尝粒。”高诱注:“无藜羹可斟,无粒可食,故曰不斟不尝。”六朝《搜神记》:“颜依言而往,果见二人围碁(棋),频置脯(肉干),斟酒于前。”唐·韩愈《县斋读书》:“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

倾(qīng),《说文解字》去营切。《集韵》《洪武正韵》音卿。唐·崔颢《赠王威古》:“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新杀禽兽)。”唐·李白《赠崔秋浦》:“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白居易《琵琶行》诗:“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莆仙斟酒、倾酒,都读阳平音king2。(朱祖厚)

分享至:
打印】  【关闭